喷煤管,作为水泥回转窑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窑内煅烧工况的控制和整个生产线的效率。其内衬的耐火材料施工质量,更是决定其使用寿命与安全性的根本。一个看似简单的浇筑过程,背后却蕴含着对材料科学、热工学及工程实践的深刻理解。那么,在现场施工中,如何精准把握关键环节,确保喷煤管长期稳定运行?
喷煤管前端处于极高温度和复杂气氛中,对锚固件的材质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在高温区域,通常指定采用 0Cr25Ni20
(常被称为310S不锈钢)材质的锚固件。这并非随意的选择。0Cr25Ni20
是一种高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其优异的高温强度、出色的抗氧化性和抗蠕变性能,使其能够在1000°C以上的环境中依然保持足够的机械支撑力,牢固地将耐火浇注料固定在管壁上,有效防止因高温软化或烧蚀导致的浇注料脱落。
模板的支设是浇注成型的基础。施工方案通常有两种选择:分上、下两半支模或整体支模。分体支模便于安装和拆卸,灵活性高;而整体支模则能更好地保证浇注体的整体性和尺寸精度。
在模板准备过程中,刷涂脱模油是标准操作,用以防止浇注料与模板粘连。然而,这里的关键在于“适量”。过多的油不仅会污染浇注料,更可能在高温下挥发或碳化,在浇注料与金属管壁之间形成隔离层,影响二者的结合强度,甚至降低材料的耐火性能。
现代喷煤管普遍采用低水泥或超低水泥浇注料。这类材料通过优化颗粒级配并大幅降低水泥结合剂的用量,获得了传统浇注料难以企及的高温强度、耐磨性和体积稳定性。但其优越性能的实现,也对施工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水泥含量低,其水化硬化的速度和早期强度建立相对较慢,需要更长的养护时间来形成充分的水化物结合网络。如果养护不足,材料内部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不完全,不仅强度上不去,高温下还可能因大量游离水的快速蒸发而导致结构爆裂。因此,为这类浇注料预留充足的养护时间,绝非可有可无的步骤,而是确保最终性能兑现的必要保障。如果您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类似的耐火材料性能评估挑战,我们非常乐意与您一同探讨解决方案。
热胀冷缩是所有材料的物理本性。对于在剧烈温差梯度下工作的喷煤管而言,预留膨胀缝是防止其因热应力积聚而开裂、损毁的核心技术手段。膨胀缝的设计和施工精度至关重要。
根据设计要求,膨胀缝的宽度一般控制在 3-5 mm。在支设模板时,可以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确保预留的膨胀缝垂直、均匀,避免倾斜,因为一旦倾斜,它便无法有效地起到吸收变形的作用。
膨胀缝的布局主要分为两种:
1. 纵向膨胀缝:通常沿喷煤管圆周方向,每隔 90° 设置一道。这种布局主要是为了补偿管体在径向上的热膨胀,防止浇注料环向受压过大而起鼓或开裂。
图1 纵向膨胀缝留设示意图
2. 环向膨胀缝:沿喷煤管轴向设置,其间距并非一成不变。在热负荷最高、温度变化最剧烈的喷头区域(通常是前端 1 m 范围内),膨胀缝的设置更为密集,一般为 500 mm 一道;而在温度相对较低的后续区域,间距可放宽至 1000 mm 一道。这种差异化的设计,精确地对应了不同部位的热应力大小,实现了最经济有效的应力释放。
图2 环向膨胀缝留设示意图
从锚固件的材质选择,到浇注料的精心养护,再到膨胀缝的毫米级精度控制,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关系到喷煤管的最终服役效果。确保这些施工要点的准确执行,是对材料性能的尊重,也是对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承诺。而精确评估施工前后耐火材料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能,是验证施工质量、进行失效分析和优化工艺的科学依据。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性能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