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生产线的预热器系统中,三次风管扮演着关键的高温热风输送角色。其内部工况极为严苛:风速快、温度高,并携带大量高温粉料。尤其是在进入分解炉的弯管(弯头)部位,高速含尘气流的直接、持续冲刷与磨损,使其成为整个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一旦三次风管内发生积料,磨损与侵蚀将愈发剧烈。因此,制定一套可靠、耐久的弯管耐火结构施工方案,对于保障窑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述一种行之有效的砖混结构施工方案,涵盖其结构设计、耐材配置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要点。
为应对复杂的热-力耦合作用,推荐采用耐火砖与耐火浇注料相结合的砖混复合结构。这种设计能够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耐火砖提供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与抗压强度,而浇注料则保证了衬里的整体性与气密性,特别适用于处理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具体的结构形态,可参考下图所示的示意方案。
图1 三次风管弯管砖混结构示意图 1 (mm)
图2 三次风管弯头砖混结构示意图 2 (mm)
合理的材料选配是衬里长寿的基础。各部分材料的功能定位清晰,协同工作,才能构筑起可靠的热工屏障。
图3 锚固件结构示意图 (mm)
精密的施工是实现设计意图的保障。在三次风管弯管的砌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以下十个技术要点:
遵循规范: 无论是耐火砖的砌筑还是浇注料的浇注,都必须严格遵守各自对应的施工技术规范,这是质量的基石。
结构整体性: 作为砖混结构,耐火砖与浇注料之间的结合必须紧密无隙。特别需要关注顶部的浇注料施工,必须确保其完全覆盖并封堵工作面,严禁任何部位的钢壳体直接暴露于高温气流中,否则极易因热气和飞砂的冲刷、挤压导致墙体整体坍塌。
膨胀缝预留: 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精确留设膨胀缝,为材料在高温下的热胀冷缩提供必要空间。
砖环锁紧: 耐火砖砌筑完成后,需使用刀口铁板将砖环楔紧、锁固,增强砌体的机械稳定性和整体性。
隔热层施工: 若设计中包含隔热层,其铺贴应平整光滑。隔热层本身不留设膨胀缝。
砌筑方法: 耐火砖的砌筑应采用纵向交错排列的砌法(错缝砌筑),以杜绝重缝、通缝和张口现象,确保砌体强度。
灰缝质量: 砌筑时必须使用配套的火泥,确保灰缝均匀、饱满。灰缝厚度应控制在 ≤ 2.5 mm。
顶部浇注工艺: 顶部浇注料的施工是一个难点。标准做法是从侧面支设模板,在顶部预留开孔,将浇注料从开孔倒入,并使用机械振捣器进行振捣,以确保密实。绝对禁止从侧面进行手工捣打,以免造成内部空洞和密度不均。
无缝贴合: 耐火砖、隔热层(如有)与钢壳体三者之间应紧密贴合,不得存在任何空隙。当遇到壳体变形不平时,可通过打磨或加工隔热层的方式进行找平,而不是在砌体和壳体间留下空腔。
错缝原则: 隔热层和耐火砖层之间的砖缝必须相互错开,以阻断热桥,提升整体隔热效果和结构稳定性。
以上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到三次风管弯管内衬的使用寿命。从材料的选型验证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确保所用耐材符合设计标准,是整个工程成功的前提。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物理性能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