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钢铁冶金中,炉外精炼承担着脱气、脱氧、脱硫、成分微调及温度控制等核心使命,是生产高品质洁净钢的关键环节。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承载和接触高温钢水的“容器”,耐火材料并非一个惰性的存在。它与钢水之间发生着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钢水中氧、硫、磷、碳、氢、氮等元素的最终含量,从而深刻地左右着钢水的洁净度。
耐火材料对钢水的二次氧化是学术界与工业界长期关注的焦点。其核心原则在于,要避免耐火材料向钢水供氧,耐火材料自身的氧势必须低于钢水的氧势。
实践表明,炉衬的酸碱性对钢水氧含量有显著影响。使用酸性(如硅质)或中性(如黏土质)钢包衬时,脱氧剂(如铝)的烧损远比使用碱性(如白云石质、镁质)钢包衬严重。这意味着在同等铝含量下,碱性炉衬能帮助钢水维持更低的溶解氧水平和再氧化速率,而酸性炉衬则相反。
根据热力学数据计算,常见耐火氧化物对钢水的增氧能力(即自身分解向钢水供氧的倾向)由大到小排序如下:
因此,冶炼低氧及超低氧钢种时,应优先选择热力学稳定性更高的氧化钙质、氧化锆质、氧化镁质或尖晶石质等碱性耐火材料。
图1 耐火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在钢水中的含量与钢水中平衡氧的活度及 lg(pO₂ / pθ) 的关系(1600°C)
图2 复合耐火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Si、Al、Cr在钢水中的含量与钢水中平衡氧的活度及 lg(pO₂ / pθ) 的关系(1600°C)
硫在钢中偏聚于晶界,是导致“热脆”的罪魁祸首。钢水脱硫主要是一个渣-金反应,其理想条件是高碱度渣和极低的钢水氧含量。 $$[/mathrm{S}] + (/mathrm{CaO}) = (/mathrm{CaS}) + [/mathrm{O}]$$ 要实现深度脱硫,一方面需要强力脱氧剂来降低钢中[O]的活度,另一方面,则需要耐火材料的协同。选择低氧势的耐火材料,如CaO、MgO、ZrO2等,能够有效抑制炉衬对钢水的二次氧化,为脱硫反应创造有利的热力学环境。
因此,精炼设备及钢包浇铸系统选用钙质、锆质、镁钙质或镁铝尖晶石质等材料,不仅有利于深度脱硫,还能有效抵抗高碱度炉渣的侵蚀。对比实验清晰地表明,在相同的喷吹CaSi粉工艺下,白云石质钢包(碱性)的脱硫率可达80%以上,远高于黏土质(中性)的60%~70%和硅质(酸性)的50%~60%。
磷会显著增加钢的低温脆性,对一些高韧性钢,其含量要求苛刻到0.005%甚至更低。钢水脱磷($2[/mathrm{P}] + 5[/mathrm{O}] + 3(/mathrm{CaO}) = /mathrm{Ca}{3}(/mathrm{PO}{4})_{2}$)是一个放热反应,但在精炼过程中的高温(1550~1700°C)和低氧环境下,热力学上反而有利于磷从炉渣或耐火材料向钢水回归,导致增磷。
耐火原料本身的含磷量通常很低,但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增磷来源是含磷结合剂。例如,许多中间包涂料为追求施工性能而使用磷酸盐作为结合剂。当其加入量为2.5%~4%时,足以使钢水增磷0.001%~0.003%。对于目标磷含量仅为几个ppm的钢种而言,这种污染是致命的。因此,冶炼对低温韧性有严苛要求的钢种时,必须采用无磷结合的耐火制品。
氢在钢中会导致“白点”和氢脆。经真空处理后,钢水氢含量已极低(约1 ppm),后续的增氢主要发生在浇铸过程。其来源除了空气中的水汽,主要与耐火材料有关:
有效的应对措施是确保对钢包、中间包进行充分、彻底的预热烘烤。对于浸入式水口等部件,使用前的充分加热和重复使用(有机物已烧尽)都能显著降低钢水的吸氢量,甚至将增氢量降至接近于零。
随着超低碳钢(ULC,C含量 < 20 ppm)用量的增加,控制钢水增碳成为一大挑战。碳在1600°C铁液中的溶解度高达5.41%,因此任何含碳耐火材料都可能成为污染源。
对于IF钢等要求N含量低于0.0015%的钢种,真空脱氮是主要工艺。脱氮反应的顺利进行依赖于钢液中极低的氧含量,因为氧会阻碍氮原子结合成氮气分子。在这种极端低氧条件下,耐火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再次成为焦点。若耐火材料发生分解向钢中供氧,哪怕是微量的,也会显著抑制脱氮效率,导致钢水氮含量无法达标。
在高温真空精炼过程中,耐火材料不仅与钢水反应,其自身也会因蒸气压而挥发。其中,SiO2、Fe2O3、Cr2O3和MgO相对容易蒸发,而CaO和Al2O3则较为稳定。
这种挥发不仅会造成耐火材料性能劣化(密度降低、气孔率增高、强度下降),挥发物更会直接污染钢液。研究表明,复合耐火材料如MgO-CaO、MgO-Al2O3、MgO-ZrO2的抗真空挥发性优于纯MgO。特别是在镁铬质材料中添加更稳定的Al2O3,能有效抑制挥发,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对耐火材料在高温、真空及化学侵蚀等多重耦合作用下的性能进行精确评估,是优化冶金工艺、保障最终产品质量的前提。这涉及到复杂的材料表征和性能分析。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性能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