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真空精炼炉内衬耐火材料的选材策略与机理分析

日期:2025-08-05 浏览:2

真空精炼炉内衬耐火材料的选材策略与机理分析

真空精炼工艺的复杂性,尤其是熔渣碱度(CaO/SiO2比值)的大幅波动,对炉衬耐火材料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可以说,没有高性能的耐火材料,现代真空精炼技术就无从谈起。本文将深入探讨不同真空精炼装置对内衬材料的特定需求,并剖析其背后的作用机理与选材逻辑。

一、真空吹氧脱碳装置:一场关于性能与纯净度的权衡

在处理低碳、超低碳钢及不锈钢的真空吹氧脱碳(VOD)类装置中,炉衬不仅要经受高温真空的考验,还要直面吹氧脱碳带来的剧烈化学侵蚀和物理冲刷,工作环境异常严酷。

最初,业界曾寄希望于具有优良抗渣性的含碳耐火材料。然而,实践很快暴露出其致命短板:在真空高温条件下,MgO-C反应会加剧,导致耐火材料因氧化脱碳而过快损耗;同时,碳的引入还会污染钢液,对于追求极致纯净度的特殊钢种而言,这是无法接受的。在炉衬寿命与金属质量的博弈中,后者显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到了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研究者们将目光投向了高性能的镁尖晶石(MgO-Spinel)砖。但实验表明,即便是这类高性能材料,也只能在RH真空室等负荷最小的区域替代不超过50%的传统内衬。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镁铝尖晶石(Spinel, MgO·Al2O3)和镁铬尖晶石(Cpinel, MgO·Cr2O3)在应对某些熔渣时表现相近,但面对富含CaO的强碱性熔渣,后者的抗渣性明显更胜一筹。因此,时至今日,镁铬砖(MgO-Cr2O3)依然是这类装置内衬的主力军。

深入探究:直接结合镁铬砖的性能奥秘

日本新日铁的实炉试验曾对比了不同类型的MgO-Cr2O3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再结合镁铬砖的寿命竟比直接结合镁铬砖高出0.5至0.8倍,且寿命与Cr2O3含量并无直接的线性关系。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微观结构差异?

答案在于“结合方式”。传统的镁铬砖中,杂质硅酸盐相会在方镁石和尖晶石晶粒间形成一层“硅酸盐结合”的薄膜(如图1所示),这层低熔点相削弱了晶粒间MgO-MgO、MgO-Cpinel以及Cpinel-Cpinel的直接接触和结合。

图1 镁铬质耐火材料直接结合发展程度与硅酸盐相含量的关系

而高性能的“直接结合”镁铬砖,通过优化原料纯度与烧成工艺,极大减少了硅酸盐相的存在(如图2、图3),实现了主晶相的直接键合。这种微观结构的优化,显著提升了材料的抗渣性、热震稳定性和高温强度。

图2 在镁铬砖中熔剂含量对损毁的影响

图3 在镁铬砖中Al2O3含量对砖损毁的影响

这种卓越性能的核心,源于“二次尖晶石”的生成。这些在烧成和冷却过程中从方镁石固溶体中析出的细小尖晶石,如钉扎般强化了晶界,有效提升了材料的抗侵蚀能力(图4)和高温抗折强度(图5)。

图4 镁铬砖二次尖晶石量与耐蚀性间的关系

图5 在1400°C高温烧成镁铬砖的高温抗折强度与二次尖晶石量之间的关系

二次尖晶石的含量主要受两大因素调控:配料中的Cr2O3含量(图6)和烧成温度(图7)。提高Cr2O3含量和烧成温度(通常在1800°C以上),能促进更多尖晶石固溶于方镁石中,并在后续冷却过程中析出,形成理想的微观结构。

图6 镁铬砖内二次尖晶石量与Cr2O3含量间关系

图7 烧成温度对镁铬砖相组成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镁铬砖中,二次尖晶石的含量差异显著(图8)。对于再结合砖,其二次尖晶石含量还受到电熔MgO-Cr2O3砂料中Cr2O3含量的影响(图9,表1)。

图8 熔融MgO-Cr2O3颗粒中Cr2O3的数量对析晶的次生尖晶石化学成分的影响

图9 基质内电熔镁铬砂的比例对镁铬砖中二次尖晶石量的影响

表1 电熔镁铬砂的组成
类型 A B
化学组成(质量分数)/% MgO 63.26 70.01
Cr2O3 14.76 17.56
Al2O3 9.36 4.57
Fe2O3 10.91 6.89
SiO2 1.25 0.93
CaO 0.79 0.76
计算后相组成(质量分数)/% 方镁石 51.8 61.1
尖晶石 45.4 37.2
钙镁橄榄石 2.2 2.1
镁橄榄石 0.9 0.3

此外,MgO含量对砖的耐磨性也有影响(图10)。

图10 MgO含量对镁铬砖磨损指数的影响

综合来看,生产用于真空装置易损部位的顶级直接结合MgO-Cr2O3砖,其工艺要点可归结为:

  1. 高纯原料:采用高纯镁砂和铬矿,并添加工业Cr2O3或高纯铬矿超细粉,以确保高抗蚀性(图11)。
  2. 超高温烧成:在1800~1900°C的超高温下烧成,促进晶粒生长和直接结合。
  3. 控制冷却:适当降低冷却速度,以利于二次尖晶石的充分析出和长大(图12)。
  4. 微粉强化:利用超细粉增加接触点,使二次尖晶石生成范围更广,结合更强,从而获得更佳的抗冲刷和耐磨损性能(图13)。

图11 MgO-Cr2O3砖的Cr2O3含量对蚀损率的影响

图12 析出的尖晶石尺寸与冷却速度的关系

图13 镁铬砖的显微结构模拟图

二、钢包精炼装置:走向“无铬化”时代的材料选择

VAD、ASEA-SKF等钢包精炼技术,将钢包从一个简单的“容器”转变为一个复杂的“反应器”。电弧加热、电磁搅拌、真空处理、剧烈的热循环以及高腐蚀性熔渣,都对内衬耐火材料提出了全新的、多维度的性能要求:

  • 高温耐蚀性:耐受高达1750°C的温度和碱度在0.6~4.0间剧烈变化的熔渣。
  • 高抗渗透性:致密的结构以抵御熔渣渗透,防止结构剥落。
  • 高温耐磨性:足够的高温强度以抵抗钢液和熔渣的强制对流冲刷。
  • 高温真空稳定性:在真空下保持化学成分稳定,减少挥发损耗。如表2所示,Al2O3、ZrO2和CaO基材料较为稳定,而MgO、SiO2和Cr2O3基材料在高温下则有明显失重。
  • 抗热震性:适应间歇操作带来的频繁急冷急热。
表2 各种耐火材料在真空中的重量减少速度(1632°C,4h,5μmHg)
品种 砖的材质 重量减少速度 /g·(cm2·min)-1
高铝砖 高纯刚玉 (Al2O3 99%)
高铝质 (Al2O3 90%)
莫来石质 (Al2O3 72%)
高铝质 (Al2O3 70%)
电熔高铝质 (Al2O3 96%, Na2O 3.4%)
碱性砖 高纯镁砖 (MgO 97%)
直接结合镁铬砖 (MgO 73%)
再结合镁铬砖 (MgO 62%)
镁尖晶石 (MgO 89%, Al2O3 9.8%)
氧化钙 (CaO 96%)
高纯白云石 (MgO + CaO 99%)
电熔镁铬 (MgO 57%)
特种砖 高纯氧化钙稳定氧化锆 (ZrO2 96%)
锆质 (ZrO2 66%)
铬质 (Cr2O3 26%)
注:1μmHg = 133.322×10-3 Pa。

早期,高性能的MgO-Cr2O3砖是渣线部位的首选。然而,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推动了钢包内衬的“无铬化”进程。如今,MgO-C砖和MgO-CaO-C砖已成为渣线的主流选择,而低蚀损区则多采用Al2O3-Spinel质浇注料。

那么,渣线部位究竟该选MgO-C还是MgO-CaO-C?这取决于熔渣体系。

  • 对抗MgO-SiO2系(低碱度)渣:MgO-CaO-C砖表现更优。其工作机理相当巧妙:砖中的游离CaO(fCaO)会与熔渣中的SiO2迅速反应,生成高熔点的硅酸二钙(2CaO·SiO2)和硅酸三钙(3CaO·SiO2),在砖体表面形成一层高粘度的致密保护层,有效阻止熔渣的进一步侵蚀(见图14)。
  • 对抗CaO-Al2O3系(高碱度)渣:MgO-C砖则扳回一城。此时,MgO-CaO-C砖中的fCaO反而会溶入熔渣,生成铝酸钙低熔点物(如12CaO·7Al2O3),加速砖体的熔损。相反,MgO-C砖对此类熔渣表现出良好的抗性。

图14 MgO-CaO-C砖抗侵蚀性试验(1750°C,4h回转试验)

因此,精确判断熔渣类型,是做出正确选材决策的前提。这种基于反应机理的材料选择,充分体现了现代耐火材料应用的科学性。

三、VOD钢包渣线:MgO-CaO质材料的复兴与优化

白云石质耐火材料的历史可谓跌宕起伏。它开启了碱性炼钢的时代,后又被镁铬砖和镁砂所取代,直到对洁净钢生产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兼具耐用性与钢液净化功能的材料才重新回到舞台中央。

研究表明,MgO-CaO质材料具有优异的冶金功能:

  • 脱硫:当CaO含量在50%~70%时,脱硫效果最佳(图15)。
  • 脱磷:当CaO含量高于25%时,即表现出显著的脱磷能力(图16)。
  • 脱氧:同样有利于降低钢液中的氧含量。

图15 MgO-CaO材料在1600°C下对钢水脱硫(S)的行为

图16 MgO-CaO材料对钢水脱P的行为

这些特性使其成为不锈钢等高性能钢种精炼过程中的理想选择,无论从技术还是经济角度看,都极具竞争力。

然而,MgO-CaO质材料的应用也面临挑战,主要是易水化和高温下的不可逆收缩。后者会导致砌缝开裂,加速损毁。

要克服这些问题,需要从材料设计和工艺控制两方面入手:

  • 材料改性
    • MgO富化:向白云石中增加MgO含量(制成镁白云石),可以平衡抗剥落性和抗侵蚀性(图17),并改善体积稳定性。根据具体工况调整MgO/CaO比是关键。
    • ZrO2增韧:加入ZrO2,可在基质中反应生成CaO·ZrO2,有效阻止裂纹扩展,并通过相变起到应力分散的作用,从而提高抗剥落性。
    • 提高致密度:采用富镁白云石砂(即MgO-CaO砂)或电熔镁砂颗粒,降低气孔率,减小气孔尺寸,可有效抑制熔渣渗透。

图17 镁白云石砖进行渣蚀试验后蚀损深度与渣蚀深度的关系

  • 工艺控制
    • 温度控制:研究发现,即使是改进后的MgO-CaO砖,当温度超过1750°C时,不可逆收缩问题依然会变得显著。因此,将VOD操作温度控制在1750°C以下,是延长炉衬寿命的重要途径。
    • 熔渣控制:通过主动控制熔渣成分,使其对CaO饱和,在砖体热面形成C2S保护层,可以抑制熔渣侵入,大幅降低MgO的间接熔损。

对材料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的精确表征,是实现上述优化设计和质量控制的基础。这需要借助一系列专业的分析测试手段。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物相分析、显微结构表征、高温性能测试,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总而言之,只要能有效控制操作温度并合理设计材料,高MgO含量的镁白云石砖在VOD钢包渣线部位完全可以获得与传统镁铬砖相近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兼具成本和环保优势,并能提升钢水洁净度。表3展示了几种用于VOD钢包的烧成MgO-CaO砖的性能,可以看到,采用合成MgO-CaO砂生产的高温烧成砖具有更高的抗蚀性,更适合渣线等苛刻部位。

表3 VOD钢包用MgO-CaO砖的性能
类别 普通烧成砖 高温烧成砖
L45N L65N HI65N HS65N HS85N
w(MgO)/% 45.2 57.3 59.1 64.2 85.0
w(CaO)/% 51.5 38.4 38.8 34.6 14.3
w(SiO2)/% 0.8 1.6 0.6 0.2 0.3
w(Fe2O3)/% 1.9 1.5 1.2 0.2 0.1
气孔率/% 10.5 11.5 10.5 11.0 12.5
体积密度/g·cm-3 3.00 3.07 3.05 3.07 3.05
耐压强度/MPa 102 62 88 80 63
抗折强度/MPa 29 20 26 27 17
应用部位 侧壁 渣线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