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材、棒材与丝材,作为基础冶金产品,构成了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下游制造业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并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钢铁工业的综合实力。因此,在这些材料的生产链条中,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与无损检测,是保障最终产品质量的根本前提。
钢坯是液态钢水凝固后的初级形态。其成型工艺主要有两种路径:
根据截面形状,钢坯可分为圆坯、方坯和板坯。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类缺陷,工程上通常将其归纳为三类:
针对这些潜在的质量隐患,无损检测技术提供了关键的“透视”手段。钢坯的表面探伤可选用磁粉法、涡流法或热图法;而对于内部缺陷的探测,则主要依赖超声波法或射线法。
钢坯探伤还可依据检测时温度分为常温探伤与高温探伤。前者在钢坯冷却后进行,而后者则特指在连铸过程中对高温状态的铸坯进行在线检测。高温连铸坯在线探伤技术,自连铸工艺诞生以来便是全球钢铁行业竞相研发的焦点。它不仅能实时发现缺陷,避免不合格铸坯进入后续轧制工序,从而节约大量能源;更重要的是,其检测结果能即时反馈生产环节的问题,为优化调整连铸工艺提供依据,是实现高质量连铸坯稳定生产的核心保障。
棒材是通过轧制或拉拔工艺生产的圆形截面钢材,也存在方形、六角形等形态。在冶金产品分类中,钢棒与钢丝并无绝对的界限,二者常统称为圆钢。行业习惯上,将直径较大、分段交付的产品称为钢棒。
棒材的缺陷类型与其生产工艺密切相关:
对于棒材的质量控制,其表面探伤通常采用漏磁法和涡流法,而内部缺陷的检测则普遍使用超声波法。这些检测方法的精确应用对于确保棒材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安全至关重要。准确识别并评估这些缺陷的性质、尺寸和位置,需要专业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金属材料缺陷分析,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钢丝通常由盘条(一种盘卷状态的棒材)经拉拔加工而成,根据成分和用途可细分为低碳钢丝、高碳钢丝和预应力钢丝等诸多品类。其断面以圆形为主,亦有方、矩、梯形等异形。目前工业生产的圆形钢丝直径可小至0.22mm,大则可达8mm。
近年来,高速线材轧制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丝材生产的变革。该技术在高达1000°C的温度下,以超过100 m/s(甚至高达200 m/s)的速度进行轧制,实现了高效率与高品质的统一。
由于钢丝与钢棒的生产工艺一脉相承,其缺陷类型也颇为相近。然而,检测策略却因其尺寸特点而异。
对于直径较细的钢丝,检测通常聚焦于表面质量,涡流法和超声导波法是主要选择。当钢丝直径较大时,则可以借鉴棒材的检测思路,运用超声波纵波法、横波法乃至表面波法,对其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一个值得关注的前沿领域是针对高温高速线材的在线检测。这项新技术旨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丝材质量,是近年来无损检测领域的重要突破,对提升高端丝材产品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