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超声波(Acousto-Ultrasonic, AU)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它通过分析材料中传播的应力波来评估其内部结构、力学性能及损伤状态。要实现可靠的检测,一套设计精良的硬件系统是基础。一个典型的声-超声波检测装置,其核心工作流围绕着信号的生成、传播、捕获与分析展开。
图1 声-超声波检测系统的典型功能框图
图1展示了一套通用声-超声波检测装置的功能框图。尽管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模态声发射(Modal Acoustic Emission, MAE)系统的发展,具体实现方式可能有所演进,但其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具有共通性。
系统的工作始于激励信号的生成。一台超声波仪器(通常以插件形式集成)充当信号源,产生初始的电脉冲。该脉冲信号经过重复次数计数器与时间控制器的精确调度,用以激励一个宽带发送换能器。
这个发送换能器的性能至关重要。它通常具有较宽的频率响应范围,例如在0.1-2 MHz的带宽内工作,并以0.5 MHz为标称中心频率。这种宽带特性确保了发射的应力波包含丰富的频率成分,能够更全面地与材料的微观结构相互作用。
当激励应力波在被测材料中传播一段固定距离后,由一个声发射(AE)接收换能器进行捕获。为了能灵敏地响应材料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模式的波形,接收换能器需要具备更宽的频率响应范围,典型的参数为0.02-5.0 MHz。
由于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接收到的应力波信号非常微弱,必须进行放大处理。信号首先进入一个前置放大器,该放大器通常配备了与接收换能器频带相匹配的带通滤波器(例如0.02-5.0 MHz),以滤除带外噪声。信号在此被放大40dB,显著提高了信噪比,为后续处理奠定了基础。
经过放大的模拟信号被送入一台标准的声发射分析仪器。该仪器能够对波形进行实时处理,快速计算并显示一系列关键的信号特征参数,例如:
这些计算出的特征参数会即时存储在计算机中,用于初步的评估和状态监测。
为了进行更精细的分析,例如探究波形在时间域的形态或在频率域的成分,必须将模拟波形转化为数字数据。在传统系统中,这通常由一台通用的波形分析器完成,例如配置了双通道、36 MHz采样率插件的设备。
然而,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环节大为简化。许多先进的模态声发射仪器本身就集成了高速数字化功能,无需再外接独立的波形分析器。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数字化后的波形数据都会被存入计算机,以供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的时间域或频率域分析,从而揭示更多关于材料状态的深层信息。
整个流程从精确的信号生成到多层次的数据分析,环环相扣,对设备参数的配置、操作人员的经验都有着不低的要求。要从复杂的应力波信号中提取出准确、可重复的材料性能数据,往往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实践积累。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无损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