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工业射线检测核心技术:射线源原理与应用详解

日期:2025-07-26 浏览:5

工业射线检测核心技术:射线源原理与应用详解

在工业无损检测(NDT)领域,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 RT)是揭示材料与构件内部结构、发现隐藏缺陷的关键技术。其核心在于利用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源,如同拥有一双能够“透视”物体的眼睛。本文将系统性地剖析工业应用中三大主流射线源——X射线机、γ射线设备和高能X射线源(加速器)的技术原理、结构特性与应用考量。

X射线机:精准可控的穿透之眼

工业射线检测中,低能X射线机因其能量、强度可调,使用灵活,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设备。其系统通常由四个基本单元协同工作:X射线管、高压发生器、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


图1 X射线机工作原理示意图(1—灯丝变压器 2—高压变压器 3—X射线管 4—X射线)

  • X射线管:作为射线产生的心脏,它是一个高真空电子器件,内部真空度需维持在 1.33 × (10⁻³ ~ 10⁻⁵) Pa 的严苛水平。
  • 高压发生器:它为X射线管提供两个关键电参数:一是驱动电子高速运动的加速电压(阳极与阴极间电位差),二是用于发射电子的灯丝加热电压。其内部集成高压变压器、整流管等,并填充有高绝缘强度的介质(如变压器油,抗电强度不低于 30~50 kV / 2.5 mm)。
  • 冷却系统:X射线的产生效率极低,约99%的电子能量会转化为热量集聚在阳极靶上。若不及时散热,阳极会迅速升温甚至损坏。因此,高效的冷却系统至关重要,常见冷却方式包括油循环、水循环和辐射散热。
  • 控制系统:负责整机的操作、参数调节与安全保护,现代设备常集成曝光参数的自动控制与存储功能。

X射线机的分类与性能

根据结构和应用场景,X射线机主要分为便携式、移动式和固定式三类。


图2 便携式X射线机


图3 移动式X射线机


图4 固定式X射线机

不同类型的设备在结构、功率和适用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见表1。

表1 X射线机的类型与特点

类型 结构特点 最高管电压/kV 管电流
便携式 X射线管与高压发生器集成于一体,构成射线发生器(机头)。整机由发生器和控制箱组成,通过低压电缆连接。轻便、小巧,适合现场检测。 ≤320 通常固定为5mA
移动式 X射线管、高压发生器、冷却系统、控制箱等部件分离,通过高压电缆连接。各部分集成在小车上,便于在车间内移动。 ≤160 可调节,随焦点尺寸变化
固定式 部件分离,通过高压电缆连接。高压发生器和冷却系统功能强大,能保证长时间稳定工作。设备笨重,不宜移动,功率和穿透能力最强。 600 可调,随焦点尺寸变化,可达几十毫安

各类设备的性能参数决定了其应用范围,例如穿透能力、成像质量等。表2和表3分别列举了典型的便携式和固定式X射线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表2 典型便携式X射线机的主要性能

主要性能项目 160kV系列 200kV系列 225kV系列 300kV系列
管电压/kV 10~160 60~200 70~225 50~320
管电流/mA 2.0~6.0 0.5~4.5 0.5~4.0 0.5~3.0
最大功率/W 640 900 900 900
焦点尺寸/mm 1.0 3.0 3.0 3.0
辐射锥束角/(°) 40×40 40×40 40×55 40×55
管头重量/kg 21.5 26.5 27.8 33.0
管头漏泄辐射/(mSv/h) <2.5 <10 <10 <10
标准电缆长度/m 25 25 25 25
阳极冷却方式 空气 空气 空气
最大穿透厚度(钢)/mm ① 18 30 36 54
① 条件:最高管电压,C5胶片,焦距700mm,曝光量20mA·min,铅增感屏0.02mm,黑度=2.0,按EN12543标准测定。

表3 典型固定式X射线机的主要性能

主要性能项目 160kV系列 225kV系列 320kV系列 450kV系列
管电压/kV 8~160 10~225 15~320 60~450
焦点尺寸/mm 1.0/3.0 1.0/5.5 3.0/5.5 2.5/5.5
最大功率/kW 0.64/1.6 0.64/3.0 1.5/4.2 0.9/4.5
最大管电流/mA 4.0/19.0 2.8/13.0 4.5/13.0 2/10
辐射锥束角/(°) 40 40 40 40
管头重量/kg 8 11 40 95
管头漏泄辐射/(mSv/h) <2.5 <5.0 <10 <10
阳极冷却方式
标准高压电缆长度/m 5 5 5 5
最大穿透厚度(钢)/mm ① 26 43 62 90
① 条件:最高管电压,C5胶片,焦距700mm,曝光量20mA·min,铅增感屏0.02mm,黑度=2.0,按EN12543标准测定。

核心的心脏:X射线管

X射线管的内部结构设计直接决定了射线的质量和设备的性能。


图5 X射线管基本结构示意图(1—壳体 2—聚焦杯 3—阴极灯丝 4—窗口 5—阳极靶 6—阳极)

结构解构

  1. 阳极 (Anode):作为高速电子的“靶子”,阳极负责在撞击下产生X射线。它由高导热性的阳极体(通常为无氧铜)和镶嵌其上的阳极靶(通常为高熔点的钨)构成。阳极罩(常用铜制作)用于吸收二次电子,并设有窗口引导产生的X射线辐射出去。为满足不同检测需求,阳极靶有平面靶、锥形靶、旋转阳极和棒状阳极等多种设计。

  2. 阴极 (Cathode):作为电子的“发射源”,阴极由钨丝制成的灯丝和用于约束电子束形状的聚焦杯组成。灯丝和聚焦杯的几何形状、尺寸及相对位置,共同决定了X射线管的焦点大小。

  3. 壳体 (Housing):用于封装阳极和阴极并维持高真空环境。材料从传统的硅酸硼硬化玻璃,发展到性能更优的波纹陶瓷和金属陶瓷(不锈钢管壳与陶瓷绝缘),以适应更高的功率和更恶劣的工作环境。


图6 部分X射线管结构示意图

  1. 微焦点X射线管:为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微焦点X射线管应运而生。它采用专门的电子聚焦系统,将电子束汇聚成极细的光斑。其工作电压通常不高(一般不超过160kV),管电流也较小(一般不超过数百微安)。


图7 微焦点X射线管结构示意图(1—阳极 2—静磁聚焦 3—准直线圈 4—预加速和静电聚焦 5—阴极)

关键参数:焦点

焦点是射线成像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们通常所说的“焦点”,指的是有效焦点,即阳极靶上实际受电子轰击的区域(实际焦点)在垂直于射线束中心方向上的投影。


图8 实际焦点与有效焦点的关系

有效焦点的尺寸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管电压和管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图9 焦点尺寸随工作参数变化的基本特点

根据尺寸,焦点可分为:

  • 常规焦点:2 ~ 5 mm
  • 小焦点:0.2 ~ 0.8 mm
  • 微焦点:0.005 ~ 0.050 mm

精确测量焦点尺寸对评估和保证成像质量至关重要。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扫描法、针孔法、缝形法、圆柱边界法和丝球边界法。

表4 焦点尺寸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基于EN12543:1999)

方法 适用测量焦点尺寸/mm 适用X射线机电压/kV 应用
扫描法 ≥0.1 ≤500 测量焦点尺寸
针孔法 ≥0.2 ≤500 测量焦点尺寸
缝形法 ≥0.1 ≤500 测量焦点尺寸
圆柱边界法 ≥0.5 ≤500 核查焦点尺寸
丝球边界法 0.005~0.3 ≤225 测量焦点尺寸

在日常检测中,针孔法因其操作相对简便而被广泛采用。该方法利用一个精确制作的针孔板对焦点进行成像,通过测量像的大小来确定焦点尺寸。


图10 针孔板的主要结构

表5 针孔板尺寸的主要规定

焦点尺寸/mm 针孔板孔径φ/mm 针孔板孔高度h/mm
≤1.0 0.030 ± 0.005 0.075 ± 0.010
≥1.1 0.100 ± 0.005 0.500 ± 0.010

针孔法的测量布置和参数设定需遵循标准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图11 针孔法的基本透照布置

表6 针孔法测量焦点尺寸的主要规定

焦点尺寸 /mm 测量的透照布置 测量的透照参数
焦点至针孔板距离/mm 放大倍数
0.3~1.2 >100 ≥3
1.2~2.5 >100 ≥2
>2.5 >100 ≥1

实践中也可以采用简易的小孔板进行日常的焦点尺寸核查。


图12 简易小孔板的基本结构与实际测得的焦点图像

工作特性剖析

X射线管的输出特性由其内部物理过程决定,理解这些特性有助于优化检测参数。

  1. 灯丝发射特性:在管电压一定时,管电流随灯丝电流的增加而增加。但对于同一灯丝电流,较低的管电压会限制管电流的输出,即存在空间电荷效应。


    图13 灯丝发射特性曲线

  2. 阳极特性曲线:在灯丝电流一定时,管电流随管电压的增加而增加,但最终会达到一个饱和值,此时所有从阴极发射的电子都被阳极接收。


    图14 阳极特性曲线

  3. 转换效率与辐射强度:X射线的产生效率与管电压正相关,但即便是高能量下,效率也仅有百分之几。


    图15 X射线转换效率与管电压的关系

    X射线的辐射强度(I)与管电流(i)成正比,与管电压(V)的平方近似成正比,并与靶材料的原子序数(Z)有关。同时,强度随与焦点距离(F)的平方成反比,这就是平方反比定律

    I ≈ (α · Z · i · V²) / F²

    其中α为比例常数。


    图16 管电流、管电压与原子序数对谱强度的影响

    此外,射线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并非均匀,存在所谓的“侧倾效应”(Heel Effect),即阳极侧的射线强度低于阴极侧。


    图17 侧倾效应示意图

  4. 负载特性:该特性曲线定义了X射线管在不同焦点下安全工作的管电压和管电流组合范围,是设定曝光参数的重要依据。


    图18 典型的X射线管负载特性(A—大焦点,B—小焦点)

高压电路与选型考量

X射线机的高压电路主要分为自整流电路非自整流电路。自整流电路结构简单,利用X射线管自身单向导电性整流,常见于便携式设备。非自整流电路则设置了独立的整流器件,能提供更稳定的电压波形,提高输出效率。


图19 典型的自整流高压电路


图20 典型的非自整流高压电路

选用X射线机时,需综合考虑管电压范围、焦点尺寸、辐射角、管电流范围、工作方式(便携/固定)等因素。核心是管电压,它直接决定了射线的穿透能力,从而决定了设备适用的被检材料和厚度范围。

γ射线设备:便携而强大的同位素源

与X射线机不同,γ射线设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自发衰变产生的γ射线进行检测。其能量固定但穿透力强,且设备不需外接电源,尤其适合野外和移动作业。

设备构成

典型的γ射线设备主要由源组件、源容器、驱动机构、输源管和附件构成。


图21 γ射线机结构示意图(1—驱动机构 2、5—输源管 3—源组件 4—源容器 6—照射头)

  • 源组件:包含密封在坚固外壳内的γ射线源、连接用的源辫子和屏蔽杆。
  • 源容器(主机):非工作状态下储存放射源的屏蔽体,是保障安全的核心。其内部填充有高效屏蔽材料(如贫化铀),并设计有安全联锁机构和快速连接口,防止误操作和放射性泄漏。


图22 典型S通道式γ射线源容器结构示意图

  • 驱动机构:用于将放射源从源容器中安全地送出至曝光位置,并能准确收回。
  • 附件:如照射头、定向架等,用于限定照射范围和固定曝光姿态。

常用γ射线源及其特性

工业上常用的γ射线源包括 60Co、192Ir、75Se、170Tm 等。137Cs 源因特定原因已逐渐被淘汰。

表7 常用γ射线源的特性

核素 半衰期 衰变方式 (分支比,%) 辐射能量/MeV Kγ (单位2) 适宜透照厚度 (钢)/mm
60Co 5.26年 β⁻(100) γ: 1.1732; 1.3324 1.32 40~200
192Ir 74天 β⁻(95.22), ε(4.78) γ: 0.2959; 0.3084; 0.3165; 0.4680 0.48或0.55 20~100
75Se 120天 ε(100) γ: 0.2646; 0.1211; 0.1360; 0.2795 0.194 10~40
170Tm 130天 β⁻(>99), ε(<1) γ: 0.0842; X: 0.05239 0.0012 1~12
169Yb 32天 ε(100) γ: 0.1979; 0.0631; 0.1772 0.108
137Cs/137mBa 30.17年 β⁻(100) γ: 0.6616 0.32 (已淘汰)
注:单位2为 R·m²/(h·Ci)。


图23 部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示意图

选择γ射线源时,主要考虑其能量(决定穿透力)、放射性活度(决定剂量率)、半衰期(决定使用寿命)和源尺寸(影响几何不清晰度)。由于放射性衰变是自发过程,源的活度会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减小,这是在使用中必须计算和修正的。

高能X射线源:探寻厚重工件内部的利器——加速器

当需要检测特厚或高密度工件时,常规X射线机的能量便显得力不从心。此时,需要借助加速器来产生更高能量的X射线。其原理是利用电磁场将带电粒子(主要是电子)加速到极高能量,然后轰击靶材,通过轫致辐射效应产生高能X射线。

根据加速原理和粒子轨迹,工业NDT中常用的加速器主要有以下几类。

表8 加速器简要分类

类型 加速原理 可加速粒子
高压加速器 带电粒子通过高压电势差直接加速 电子、质子、重离子等
直线加速器 带电粒子沿直线在微波电场中分段加速 电子、质子等
涡旋电场回旋加速器 粒子在电磁感应产生的涡旋电场中回旋加速 电子
高频电场回旋加速器 导向磁场使粒子回旋运动,多次通过高频电场加速 电子、质子、重离子等

电子直线加速器 (LINAC)

电子直线加速器利用行波或驻波电磁场对电子进行直线接力加速。电子以一定初速注入加速管,与电磁场同步运动,不断从中获取能量,最终达到所需的高能量。


图24 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结构示意图(1—电子枪 2—加速管 3、5—离子泵 4—吸收负载 6—隔离器 7—磁控管)

表9 典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主要性能

能量 /MeV 焦点 /mm X射线输出 / [C/(kg·min)] ① 1m处的辐照场/cm
2 1~2 0.77~5.16×10⁻² (30~200) 30~80
4 1~2 5.16~10.3×10⁻² (200~400) 30~40
8 1~2 2.03~5.16×10⁻¹ (800~2000) 30~60
12 1~2 0.516~1.548 (2000~6000) 30~40
15 1~2 ≈1.548 (~6000) 30~40
25 ~1 ≈1.548 (~6000) ≈10
① 括号内数值的单位为 R/min。

电子感应加速器 (Betatron)

电子感应加速器利用变化的磁场产生涡旋电场,使电子在环形真空管中边作回旋运动边被加速。当能量达到预定值时,电子被引出撞击靶材。


图25 电子感应加速器主体结构示意图(1—阴极 2—环形加速器管 3—阳极 4—磁化线圈 5、6—磁场 7—辅助线圈)

表10 典型电子感应加速器的主要性能

能量 /MeV 焦点 /mm X射线输出 /[C/(kg·min)] ① (1m处)
15 0.2×0.2 2.58~5.16×10⁻² (100~200)
24 0.2×0.2 2.58~14.9×10⁻² (100~500)
31 0.2×0.2 2.58~5.16×10⁻² (100~200)
45 ≈3.23×10⁻² (≈125)
① 括号内数值的单位为 R/min。

电子回旋加速器 (Cyclotron)

电子回旋加速器利用恒定磁场使电子沿螺旋线轨迹运动,每次经过高频电场间隙时被加速,能量逐步提高,最终引出撞靶。


图26 电子回旋加速器结构示意图(1—真空室 2—磁铁 3—谐振腔 4—波导管 5—铁氧体 6—磁控管 7—电子发射极 8—高真空泵 9—引出管)

从X射线机到加速器,射线源技术的演进极大地拓展了射线检测的应用边界。正确理解并选择合适的射线源,是确保检测质量、效率和安全的前提。这不仅需要对设备性能有深入了解,更要求对检测对象的材料、厚度、结构复杂性以及检测标准有精准的把握。因此,要获得一张信噪比高、结果可靠的图谱,对设备选型、参数配置都有极高要求。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工业射线检测与失效分析,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