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材料燃烧过程的核心原理与阻燃机制解析

日期:2025-07-25 浏览:3

材料燃烧过程的核心原理与阻燃机制解析

要深入理解火灾科学与材料工程,燃烧 (Combustion) 是一个无法绕开的核心议题。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蜡烛燃烧——入手,来窥探燃烧过程的普遍规律。烛火的热量使烛芯上的蜡油(燃料)蒸发,蒸发的燃料通过分子扩散作用进入周围的空气中与氧气相遇。反应发生在发光发热的火焰区域。由于密度较小,炽热的燃烧产物会向上升腾。在火焰的内部包裹层,充满了燃料蒸汽但缺乏氧气;而在其外部,则恰恰相反,是充足的空气而没有燃料。蜡烛火焰,便是一个由分子扩散主导的典型层流扩散火焰 (Laminar Diffusion Flame)。

火焰可以分为扩散火焰 (Diffusion Flames) 和预混火焰 (Premixed Flames) 两大类。在扩散火焰中,燃料气体和氧气因浓度差被输运至反应区并在此混合。对于层流火焰,这种输运依赖于分子扩散。然而,当火焰尺寸超过约30厘米,层流就会失稳,分解为涡流,从而形成湍流扩散火焰 (Turbulent Diffusion Flame)。尽管层流火焰在火灾的初始引燃阶段可能扮演重要角色,但在真实的火灾场景中,湍流扩散火焰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

燃烧动力学的关键参数

燃烧速率

燃烧速率 (Burning Rate) 被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固体或液体燃料因燃烧而损失的质量。其质量燃烧速率的通用计算公式可以写作:

ṁ" = q̇" / L

在此公式中,q̇" 代表到达燃料表面的净热通量 (Net Heat Flux),而 L 则代表材料的气化热 (Heat of Gasification),后者是一项材料固有的物理属性。一些常见材料的典型值见表1。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表面会受到来自邻近火焰和高温气体的辐射与对流加热。辐射热源也可能来自远处的火焰、燃烧气体层或高温表面。对于热塑性塑料和液体燃料,其表面温度理论上会达到沸点。而对于木材和热固性塑料这类成炭材料 (Charring Materials),它们在燃烧时会形成一层绝热的炭层,这层炭会阻碍热流向材料内部传递,从而有效降低燃烧速率。

热释放速率 (HRR)

热释放速率 (Heat Release Rate, HRR),或称能量释放速率,是表征火灾猛烈程度的最重要物理量。它直接决定了火灾的规模,并与火焰高度、烟气及有毒气体等燃烧产物的生成速率密切相关。

热释放速率 Q̇ 是燃烧速率与有效燃烧热 (Effective Heat of Combustion) 的乘积:

Q̇ = ṁ"AΔHc

其中,A 是指燃烧涉及的燃料表面积。有效燃烧热 ΔHc 同样是一项材料属性,具体数值可参考下表。

表1:常见燃料的气化热与有效燃烧热数值

燃料 L (kJ/kg) ΔHc (kJ/kg)
液体燃料:
汽油 330 43 700
庚烷 500 43 200
煤油 670 43 200
乙醇 1000 26 800
甲醇 1230 19 800
热塑性塑料:
聚乙烯 (PE) 1800–3600 43 300
聚丙烯 (PP) 2000–3100 43 30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1600–2800 24 900
尼龙 6/6 2400–3800 29 600
聚苯乙烯泡沫 1300–1900 39 800
成炭材料:
聚氯乙烯 (PVC) 1700–2500 16 400
木材 4000–6500 13 000–15 000

燃烧产物及其危害

火灾中产生的燃烧产物性质,不仅取决于燃料本身,也与整个燃烧过程的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燃料分解和与氧气反应的化学过程,受到温度、气流条件、以及燃料与空气比例的深刻影响。

当空气供给量超过完全燃烧所需时,我们称之为通风良好贫燃料 (Fuel-Lean) 条件。反之,若空气不足,则称为通风不畅富燃料 (Fuel-Rich) 条件。当燃料与空气的比例恰好满足化学计量比时,即为化学当量燃烧 (Stoichiometric)。为了定量描述这一状态,我们引入了当量比 (Equivalence Ratio) φ 的概念:

φ = (燃料质量 / 空气质量) / (燃料质量 / 空气质量)化学当量

因此,当 φ < 1 时,火灾为贫燃料型;当 φ > 1 时,则为富燃料型。

与燃烧热定义能量释放类似,产额 (Yield) 定义了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特定产物的质量。以一氧化碳 (CO) 为例,其生成质量 m<sub>CO</sub> 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mCO = mYCO

其中,m 是燃烧的燃料总质量,YCO 则为 CO 的产额。在通风良好 (φ < 1) 的条件下,各种产物的产额相对稳定。然而,一旦进入富燃料 (φ > 1) 状态,产额会发生显著变化,许多有毒物质的生成速率将急剧增加。

表2:不同通风条件下部分材料的CO产额与质量光学密度

燃料 通风良好 (贫燃料) 条件
YCO (kg/kg)
Dm (m2/kg) 通风不畅 (富燃料) 条件
YCO (kg/kg)
丙烷 0.005 160 0.23
木材 0.004 37 0.1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0.01 109 0.19
聚苯乙烯 0.06 340 NA
聚氨酯软泡 0.03 330 NA
聚氯乙烯 (PVC) 0.06 400 0.36

烟气与光衰减

烟气对光线的衰减主要由烟尘颗粒 (Soot) 引起。在许多火灾事故中,烟气是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材料的发烟性是其一项至关重要的火灾安全性能指标。光线强度 I 经过烟气衰减后,可以通过以下关系式表达:

I = I0exp(-κsl)

其中,I0 是原始光强,l 是光程,κs 是消光系数 (Extinction Coefficient),单位为 m-1。对于在密闭空间 V 中燃烧质量为 m 的材料,其消光系数 κs 可由下式获得:

κs = mDm / V

这里的 Dm 是质量光学密度 (Mass Optical Density),单位为 m2/kg,它是在通风良好条件下的一项材料属性。一些常见材料的 Dm 值可见于上表2。

准确评估材料在不同燃烧条件下的产物生成率和发烟特性,对于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这通常需要借助精密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的分析方法。如果您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类似的材料燃烧性能检测挑战,我们非常乐意与您一同探讨解决方案。

有毒产物

木材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有机燃料主要由碳和氢元素构成。在氧气充足(贫燃料)的条件下,燃烧过程趋于完全,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然而,在富燃料条件下,或当燃烧过程因冷却(淬熄)而中断时,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多种可能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其中,一氧化碳 (CO) 是最主要的“杀手”,造成了绝大多数的火灾伤亡。此外,含氮聚合物(如聚氨酯)燃烧时可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 (HCN)异氰酸酯。烟尘颗粒本身也构成毒理学威胁,因为它们能将附着在其表面的有毒物质携带至肺部深处。

腐蚀性产物

某些材料,如聚氯乙烯 (PVC),在燃烧时会产生氯化氢 (HCl) 等酸性气体。尽管吸入这类气体不一定直接致命,但它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会严重阻碍火场人员的疏散。HCl 还会溶解在水滴中形成盐酸,具有高度腐蚀性,会沉积在金属表面造成损害。这种腐蚀性损害可能在火灾发生很久之后才显现出来,对电子设备构成巨大威胁——即使设备未被火焰或高温直接波及,看似完好无损,也往往必须报废处理。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材料燃烧性能,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阻燃技术:从源头抑制燃烧

阻燃剂是用于抑制材料(主要是塑料)燃烧过程的化学添加剂。它们可以通过化学或物理方式,或两者结合的方式,来干预燃烧过程。所有阻燃剂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在燃烧过程的早期——即加热或引燃阶段——就介入并发挥作用。

物理作用机制

  • 屏障效应:阻燃剂受热后形成一层炭层,这层炭层能保护下层材料免受热量侵袭,从而阻止其降解并产生可燃性气体。这层屏障也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料的直接接触。
  • 冷却效应:添加剂发生吸热分解,从而冷却材料,并通过产生水蒸气等不燃气体来稀释可燃混合气。
  • 稀释效应:使用惰性填料(如填料)来稀释材料。这通常会降低单位质量材料的总热释放,但对材料本身的可燃性影响不大。

化学作用机制

  • 凝聚相作用:阻燃剂可以加速材料的初始分解,促使其熔融滴落、远离火源,或促进炭层的生成。
  • 气相作用:通过清除作为放热燃烧过程“引擎”的自由基来发挥作用。例如,含卤阻燃剂释放的卤化氢(HX)可以捕获高活性的氢自由基(H•)和羟基自由基(HO•): HX + H• → H2 + X• HX + HO• → H2O + X• 其中 X 代表卤素原子。这个过程消耗了维持燃烧链式反应所必需的高能自由基,从而中断了燃烧。

阻燃剂的现状与展望

阻燃剂的主要家族包括卤系(含氯或溴)、磷系、氮系、无机物以及其他类型(如三氧化二锑和纳米复合材料)。这些体系中许多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在某些体系中协同作用,产生“1+1>2”的效果。

从市场格局看,溴系阻燃剂的销售额占比最高,而三水合氧化铝则在用量上占据最大份额。阻燃剂行业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约3%的全球增长,其中无机阻燃剂(如三水合氧化铝)的预计增长率最高。

随着塑料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处不在,阻燃剂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尽管某些塑料本身具有不可接受的着火和火焰蔓延特性,但它们也展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可塑性。因此,塑料的安全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使用阻燃添加剂来改善其不良的燃烧特性。

近年来,对许多阻燃剂添加剂的环境担忧引发了对其广泛使用的适宜性质疑。欧洲和其他地区正在立法控制这些化学品的使用。然而,旨在量化评估使用阻燃剂以获得高水平消防安全的真实环境影响的研究也清楚地表明,必须从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问题,权衡利弊。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