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相变、吸附与混合过程的焓变及其量热法测量原理

日期:2025-07-23 浏览:11

相变、吸附与混合过程的焓变及其量热法测量原理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到焓变

在热力学领域,任何一个系统的内能变化(dU)都遵循能量守恒,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其核心思想是,系统内能的改变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dQ)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dW)之和。若不考虑其他能量形式,功主要表现为体积功(pdV)。

$$ dU = dQ + dW = dQ - pdV /quad (1) $$

然而,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许多实际应用场景中,我们更关心的是在恒定压力下发生的过程,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的化学反应或相变。为了更方便地描述这类过程,我们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热力学状态函数——焓(H),其定义为 H = U + pV。焓变的微分形式为:

$$ dH = dU + pdV + Vdp /quad (2) $$

将公式 (1) 代入 (2),可以清晰地看到焓变(dH)、可测量的热量(dQ)以及压力变化(dp)之间的关系:

$$ dH = dQ + Vdp /quad (3) $$

这个公式是连接材料内在属性(焓变)和实验测量值(热交换)的桥梁。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将热交换 dQ 表示为状态变量——压力(p)、温度(T)和组成(ξ)的函数:

$$ dQ = /left[/left(/frac{/partial H}{/partial p}/right) - V/right]{T,ξ} dp + /left(/frac{/partial H}{/partial T}/right){p,ξ} dT + /left(/frac{/partial H}{/partialξ}/right)_{T,p} dξ /quad (4) $$

在解读这个公式时,每一项都有其明确的物理意义:

  • 第一项代表了压力变化对热量的贡献。在绝大多数实验条件下,压力变化极小,因此该项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 第二项 (∂H/∂T)p,ξ 正是大家所熟知的恒压热容(Cp),描述了在没有相变或化学反应时,系统温度变化所对应的热量吸收或释放。
  • 第三项 (∂H/∂ξ)T,p 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它描述了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由相变、混合或化学反应等过程引起的焓变。

因此,在恒定压力下,且没有其他能量转换(如形变、氧化或表面能变化)时,材料的相变焓(ΔtrsH)在数值上就等于其相变热(Qtrs)。这为我们通过实验测量热量来确定材料的相变焓提供了理论依据。

量热法的基本构成与工作模式

要精确捕捉到上述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就需要借助量热仪。理解量热法的测量原理,不妨先将其解构为三个核心部分: a. 量热容器:包含样品、坩埚、温度计以及用于热量测量的辅助设备,是发生热效应的核心区域。 b. 直接环境:紧邻量热容器的周边部分,通常是控温的液体浴或金属块,用于控制热交换的边界条件。 c. 引发装置:用于启动化学反应、混合、溶解或吸附过程的部件。

根据量热容器与其直接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方式,量热仪通常被划分为三种经典的工作模式:

  • 绝热模式 (Adiabatic):理论上,量热容器与环境之间不存在任何热量交换(dQ = 0)。所有过程产生的热量都用于改变系统自身的温度。
  • 等温模式 (Isothermal):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量热容器的温度保持恒定。过程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某种方式被完全补偿或带走。
  • 恒温环境模式 (Isoperibol):也称为等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环境的温度保持恒定,而量热容器的温度则随热效应的发生而变化。通过监测容器与恒温环境之间的热流来实现测量。

量热仪的系统分类

随着技术的发展,量热仪的种类繁多,形成了多种分类体系。从应用者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对其进行归类,以便选择最适合特定研究目的的设备。

1. 热量测量原理

  • 热补偿式量热仪 (Heat-compensation calorimeters) 这类仪器的核心思想是“抵消”样品产生的热效应。通过焦耳加热、帕尔贴致冷或利用已知相变潜热(如本生冰量热仪)等方式,对样品的热量进行精确补偿,从而使系统维持在等温或准等温状态。测得的热量即为补偿所用的能量。

  • 热累积式量热仪 (Heat-accumulation calorimeters) 其原理基于系统温度的升高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通过精确测量量热仪的温度变化来确定热量。这种方法要求热损失最小化,因此通常在绝热或准绝热条件下进行。其比例因子(即热容)必须通过已知热量的校准过程来确定。

  • 热传导式量热仪 (Heat-conduction calorimeters) 此类量热仪使热量通过一个明确定义的热传导路径在量热容器和其环境之间进行交换。通过热流传感器(如热电堆)测量与时间相关的热流速率(功率),再对热流速率-时间曲线进行积分,即可得到总热量。这类仪器常在恒温环境(Isoperibol)条件下运行。

2. 运行模式

  • 静态模式 (Static mode) 包括前述的绝热、等温或恒温环境操作。系统在测量期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热力学状态。

  • 动态模式 (Dynamic mode) 在此模式下,量热容器或其环境的温度会随时间发生程序性变化。最常见的便是线性扫描模式,即以恒定的升温速率进行测量,这正是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基础。近年来,各种可变升温速率技术也发展迅速,如阶跃式升温或在恒定升温速率上叠加正弦或锯齿波温度调制,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3. 结构原理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体式、双联式或差示量热仪。差示结构通过同时测量样品和惰性参比,能够有效扣除背景信号,显著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4. 过程引发方式

根据样品反应或混合的启动方式,可分为连续式(如流动量热仪)和非连续或增量式仪器(如增量滴定量热仪,ITC的核心原理)。

确保数据可靠性:校准与标准物质

无论采用何种原理和结构的量热仪,其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至关重要。使用具有明确热力学性质的认证参考物质(CRM)或高纯物质,对仪器功能进行检查、对仪器进行校准,并验证测量不确定度预算的可靠性,是研发和质量控制工作中的推荐做法。国际上,主要的量热学校准用认证参考物质提供机构包括美国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德国的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以及英国的政府化学家实验室(LGC)。

准确的焓变测量是理解材料性能、优化工艺和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这不仅要求对量热仪的原理有深入理解,更需要在样品制备、参数设置和数据解读方面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材料热分析与焓变测试,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