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些金属、合金、化合物乃至陶瓷材料被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区(通常为若干K)时,它们的电阻会倏然消失。这一奇特的物理现象便是超导电性。其背后的物理机制在于,材料内部自旋与动量均相反的电子会两两配对,形成所谓的“库珀对”。由于这种电子对的总自旋为零,它们能够集体凝聚到能量最低的量子态上。在这个宏观量子态中,电子对的输运不再受到晶格格点的散射,从而实现了电流的无损耗传输,其电阻率在可测量的范围内趋近于零。
材料从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临界温度(Tc)是其固有属性,因材料而异。依据Tc的高低,超导材料通常被划分为两大类:
超导材料凭借其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等独特性质,在多个前沿科技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应用可大致分为直流/低频应用和高频应用。
直流或低频应用主要利用其无损耗输电的特性,例如:
而其他应用则更多地依赖于约瑟夫森效应(一种发生在射频/微波频率下的宏观量子效应):
实现超导态离不开低温环境。低温超导材料(LTS)的应用通常需要在液氦温度 (4.2 K) 下运行,而高温超导材料(HTS)则可在成本更低的液氮温度 (77 K) 下工作。正因如此,HTS在工业应用中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一方面,以YBaCuO为代表的陶瓷基HTS材料已能被制成机械性能稳定的构件;另一方面,液氮的制冷与绝热成本远低于液氦,大大降低了应用门槛。
将超导材料用于强磁场发生器时,必须深入理解其在磁场环境下的响应行为。据此,超导体可被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第一类超导体:当一个处于T < Tc的第一类超导体被置于逐渐增强的磁场中时,存在一个临界磁感应强度Bc。一旦外界磁场超过Bc,材料将瞬间从超导态转变为正常导电态。在磁场低于Bc时,材料表面会感生出屏蔽电流,完全抵消内部的磁场。这意味着第一类超导体表现为一种理想的抗磁体,其相对磁导率 μr = 0。利用这一特性,第一类超导体可以为特定空间提供完美的磁屏蔽。
第二类超导体:它们的相变过程则更为复杂。随着磁感应强度B的增加,其从超导态到正常态的转变是连续的,并涉及两个临界磁场:Bc1和Bc2。
通常,第二类超导体的Bc2值远高于Bc1,也远高于第一类超导体的Bc值,这使得它们在强磁场应用中更具优势。表1列出了一些典型超导材料的Tc和Bc值。
表1 一些典型超导材料的关键参数
金属/合金/材料 | Tc (K) | 4.2 K下的Bc (T) |
---|---|---|
锡 (Sn) | 3.7 | 0.03 |
铅 (Pb) | 7.3 | 0.08 |
铌 (Nb) | 9.2 | 0.2 |
Nb3Sn | 19 | 24 |
Nb3Ge | 23 | 38 |
YBaCuO | 93 | 55 |
BSCCO | 110 | 29 |
精确表征超导材料的Tc、Bc以及临界电流密度等关键参数,对于材料研发和应用至关重要。这些测量通常在一个能够精确控制温度和磁场环境的专用设备中进行,其核心是电压-电流测量法(如图1所示)。
图1 超导材料特性表征的测量装置示意图。通过测量流经超导体的电流与产生的电压降,并结合对温度和磁场的精确控制,可以确定材料的Tc和Bc。
测量过程类似于直流电导率的测定:将直流电流I通过一小段超导线材,并测量其两端的电压降。
通过这些系统性的测量,可以全面地表征一种超导材料的性能。要获得准确可靠的表征数据,不仅需要精密的仪器,更要求对复杂的低温与强磁场环境有深刻的理解和控制能力。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超导材料性能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