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炉外精炼技术纲要:核心功能与工艺演进

日期:2025-08-05 浏览:15

炉外精炼技术纲要:核心功能与工艺演进

炉外精炼,或称二次精炼,是现代钢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核心使命已不再是单纯的冶炼,而是针对特定的钢种需求,对初炼炉(如转炉、电炉)产出的钢水进行一系列深度处理。这个过程好比对一块璞玉进行精雕细琢,旨在将“合格”的钢水提升为“高性能”的钢材。其基本作用可归结为四大功能模块:温度补偿、熔体搅拌、净化提纯和成分微调。

升温:为精炼过程提供能量补偿

精炼过程往往耗时较长,钢水的热量会持续散失。为了维持理想的反应温度,必须对钢水进行精确的温度控制与补偿。目前,工业中主要采用两种升温路径。

  • 物理加热法:这是一种直接的能量输入方式。以电弧炉(LF)或 ASEA-SKF 法为代表,利用强大的电弧放电产生的高温,直接对钢水进行加热。其优点是升温效率高,温度控制精准。
  • 化学加热法:此方法利用特定金属元素(如铝、硅)的氧化反应,释放大量化学热,从而提升钢水温度。这是一种“内生热”模式,常见于 RH、CAS-OB、VOD、VAD 等工艺中,它们在真空或特定气氛下,通过吹氧或添加强发热剂实现升温,兼顾了升温与成分调整的双重目标。

搅拌:加速反应与实现均匀化的核心动力

静止的钢水就如同一个迟缓的化学反应器。为了打破熔体内部的传质瓶颈,加速冶金反应,并确保温度与成分的宏观均匀性,强有力的搅拌是必须的。

  • 机械搅拌:最直观的方式,通过机械装置(如搅拌桨)或简单的倒包操作,实现钢水的物理混合。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在现代大规模、高洁净度生产中应用较少。
  • 吹氩搅拌:这是当前应用最广的搅拌方式。通过安装在钢包底部的透气砖,将惰性气体(通常是氩气)吹入钢水深处。上浮的气泡流能够有效地搅动整个熔池,广泛应用于 LF、VOD、VAD 乃至于简单的钢包吹氩站。
  • 吸吐搅拌:以 RH 和 DH 真空处理装置为代表,通过真空度变化,将钢水反复吸入真空室再返回钢包,形成剧烈的循环流动,从而实现高效的搅拌和传质。
  • 电磁搅拌 (EMS):一种非接触式的搅拌技术。它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移动磁场在导电的钢液中产生感应电流和电磁力,驱动钢液进行定向流动。ASEA-SKF 精炼炉就是采用该技术的典型代表。

去气去夹杂:追求钢水极致洁净度的关键步骤

氢、氮等气体和各类非金属夹杂物是影响钢材性能的有害元凶,必须在精炼阶段予以最大程度的去除。其技术原理多种多样,但目标一致。

  1. 降低分压法:利用气体在液态金属中的溶解度遵循西韦特定律的原理。通过真空技术(如 RH、DH)显著降低钢液表面的气体分压,迫使溶解在钢水中的气体(如 H₂)析出。
  2. 气泡提升法:向上浮动的气泡是捕获和带出非金属夹杂物的有效载体。无论是吹氩搅拌(LF、VAD、CAS-OB)产生的氩气泡,还是真空脱碳产生的 CO 气泡,都能在上升过程中吸附细小的夹杂物,并将其带到炉渣层。
  3. 界面最大化法:冶金反应发生在界面。通过强制搅拌(如电磁搅拌)或采用特殊工艺(如喷粉处理)来增加钢-渣或钢-气接触的有效面积,可以显著提高脱气和去除夹杂物的效率。
  4. C-O 反应法: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向钢水中吹氧,促使钢中的碳与氧发生反应生成 CO 气体。猛烈的 CO 气泡在逸出时,不仅能去除气体,还能强力搅拌熔池,并带出夹杂物,这是 RH、VAD、VOD 等工艺的核心反应之一。

要精确评估去气和夹杂物去除的效果,需要借助先进的分析手段,对最终产品的纯净度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钢中气体与夹杂物分析、金属材料洁净度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合成渣精炼:去除硫、磷等有害元素的化学手段

通过向钢包内加入预先配制好的、具有高碱度和低熔点的合成渣(如钙系渣),可以高效地吸收钢水中的硫、磷等有害杂质。在 LF 炉、VAD 工艺以及专门的合成渣洗法中,该技术与充分的搅拌相结合,能够将钢中的 [S]、[P] 含量降至极低水平。

工艺集成:现代炉外精炼装置的发展趋势

现代炉外精炼装置已不再是单一功能的简单设备,而是上述各项功能的有机组合。开发者们根据不同的冶炼目标(如生产超低碳钢、不锈钢、轴承钢等),将加热、搅拌、真空、脱气、脱硫等功能进行模块化集成,形成了各种高效的精炼工艺。下表梳理了部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型精炼装置及其技术特点。

表1 典型炉外精炼装置及其技术特征

名称 开发年份 开发者 技术特点
合成渣洗 20世纪30年代 法国 Perrin 利用 60%CaO-40%Al₂O₃ 系液态渣进行冲混精炼
VID 50年代初 德国、苏联 钢包、钢流或出钢过程中的真空脱气
DH 1956 德国 Dortmund-Horder 厂 提升式真空循环脱气
RH 1959 德国 Rheinstahl Heraeus 公司 循环式真空脱气
ASEA-SKF 1965 瑞典 ASEA-SKF 公司 电磁搅拌,大气压电弧加热,钢包脱气
VOD (Vac) 1965 德国 真空环境下顶吹氧脱碳
AOD 1968 美国 氩氧混合气体淹没式喷吹脱碳
VAD 1968 美国 Finkl-Mohr 公司 低压下电弧加热,结合吹氩的钢包脱气
LF 1971 日本大同特殊钢 大气压下埋弧加热,钢包底吹氩搅拌
喷粉 (TN, SL) 70 年代初 德国、瑞典 淹没式喷枪吹入渣粉或合金粉末
喂线 70 年代初 法国 高速向钢水中喂入包芯线(内含合金料或脱氧剂)
RH-OB 1972 日本新日铁 在 RH 真空槽下部增设淹没式吹氧功能
SAB、CAB、CAS 1974 日本 钢包加盖(或罩),吹氩保护并添加合金
SRP 1982 日本住友金属 转炉双联与渣金逆流式铁水预处理技术
CAS-OB 1983 日本新日铁 在 CAS 基础上,利用 Al-O₂ 反应化学增温
ORP 1986 日本新日铁 带浸渍罩的铁水包作为反应器的预处理技术
RH-KTB 1988 日本川崎制铁 在 RH 真空槽内增设顶吹氧枪
H 炉 日本神户制钢 专用于铁水预处理的复吹转炉

这些工艺的组合与演化,最终形成了多样化的现代炉外精炼工作站,如下图所示。

图1 几种典型的炉外精炼装置示意图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