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炼钢流程中,座砖作为安装于钢包与中间包底部的关键耐火功能部件,其核心使命是保护其内含的上水口和透气砖,确保冶炼过程的安全、稳定与高效。尽管其体积不大,但座砖的工作环境极为苛刻,必须承受高温钢水的持续冲刷、化学侵蚀以及剧烈的温度波动。因此,其材质的选择与性能表现,直接决定了钢包的整体使用寿命和生产节奏。那么,在严苛的服役环境下,座砖的材质演进遵循了怎样的技术逻辑?
目前,行业内主流的座砖材质主要围绕三大体系构建:铝-铬系、镁系以及铝-碳系。每一种体系都代表了针对特定性能短板的优化思路。
传统的高铝质座砖,尽管成本较低,但其抗热剥落性能(即抗热震性)和耐冲刷能力已难以满足现代炼钢对长寿、高效的要求。为此,以刚玉为主要骨料,通过在基质中引入尖晶石、氧化铬(Cr₂O₃)等改性组分,开发出的Al₂O₃-Cr₂O₃质座砖应运而生。
这种材质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利用Cr₂O₃固溶于氧化铝或与氧化铝形成复合尖晶石,显著提升材料的抗侵蚀能力和抗热剥落性。其性能优势在于获得了优异的综合服役表现,尤其是其使用寿命能够与钢包大修周期实现同步,避免了因座砖的局部损坏而导致的中途停炉更换,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当前,Al₂O₃-Cr₂O₃材质已成为座砖应用中的主流方案。
镁质座砖的开发,是追求更高性能极限的一次尝试。它通常是在高纯氧化铝基料中,引入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的电熔刚玉微粉和高活性氧化镁(MgO),制备成低水泥或无水泥的预制浇注料。
相较于传统材质,这种含有氧化镁的氧化铝质材料在寿命上实现了约40%的显著提升,其背后的微观机理值得深入探讨:
要精准评估这类材料因原位反应和微观结构优化带来的性能提升,离不开精细的物相分析(如XRD)和显微结构观察(如SEM)。如果您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类似的耐火材料性能失效分析、新材料研发验证等挑战,我们非常乐意与您一同探讨解决方案。
铝碳座砖则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径。它以刚玉为骨料,但在基质中引入了碳(如石墨)和一系列抗氧化剂(如金属Al、金属Si、SiC、B₄C等),并采用酚醛树脂或煤沥青作为结合剂,经压制成型制得。
碳的存在赋予了材料优良的抗熔渣润湿性,而抗氧化剂则旨在减缓碳在高温下的氧化损耗。然而,尽管有抗氧化措施,碳在高温有氧气氛下的氧化问题仍难以完全根除。这导致铝碳座砖的整体使用寿命相对不高,通常无法与钢包的寿命同步,需要在冶炼周期中途进行更换,因此其应用场景受到一定限制。
精确掌握不同材质座砖的理化性能,是进行材料选型和质量控制的基石。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座砖在实际工况下的最终行为。准确评估材料的化学成分、显气孔率、体积密度、以及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强度变化,对预测其服役寿命至关重要。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理化性能,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表1为国内某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座砖的性能数据,可供研发和品控人员参考。
表1 国内某企业生产座砖的典型理化指标
项目 | 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 % | WB-1 | WB-2 | WB-3 | WB-4 | WB-5 | WB-6 | WB-7 | WB-8 |
---|---|---|---|---|---|---|---|---|---|
Al₂O₃ | 80.0 | 85.0 | 88.0 | 84.0 | 82.0 | 97.0 | 93.0 | ||
Cr₂O₃ | 3.0 | ||||||||
MgO | 79.0 | ||||||||
C | 8.0 | 7.50 | 15.0 | 4.50 | 4.5 | ||||
显气孔率 / % | 方法一 (油浸) | 1.50 | 1.60 | 1.0 | 0.8 | ||||
方法二 | 9.20 | 10.0 | 3.50 | 15.5 | |||||
常温耐压强度 / MPa | 条件一 | 20 | 20 | ||||||
条件二 | 95 | 90 | |||||||
抗折强度 / MPa | 条件一 | 15 | 13 | ||||||
条件二 | 35 | 30 | |||||||
重烧线变化 (1550℃×2h) / % | -0.05 | -0.07 |
注:原数据表格中部分强度与密度项目存在标签与数值错位,上表已尽力根据行业惯例进行整理,但部分数据点仍存在缺失,仅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