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连铸塞棒技术剖析:从结构演进到核心材质选型

日期:2025-08-04 浏览:2

连铸塞棒技术剖析:从结构演进到核心材质选型

在现代钢铁生产的连续铸造环节,中间包扮演着钢水“缓冲区”与“净化器”的双重角色,而精确控制钢水从中间包注入结晶器的流量,则是确保铸坯质量与生产稳定的命脉所在。塞棒(Stopper),正是执行这一精密操控的核心功能部件。它不仅是中间包的“阀门”,更通过吹氩等功能,深度参与钢水的净化过程。

塞棒的双重使命:控流与净化

塞棒的功能远不止于开浇与停浇时的启闭。在实际生产中,它肩负着两大核心任务:

  1. 精确控流:在连铸的启动阶段,为避免滑动水口因高温等因素无法顺利打开,通常会预先将其置于开启状态,此时钢水的初始流量完全由塞棒的升降来精准调控。浇铸接近尾声时,通过精准操控塞棒,可以有效阻挡因液面下降而形成的涡流,防止中间包内的顶渣被卷入结晶器,从而保障钢水的纯净度。
  2. 冶金净化:许多现代塞棒设计有中空的吹氩通道或透气塞。通过向钢水中吹入氩气等惰性气体,可以去除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和有害气体,实现对钢水的进一步净化,提升最终产品的内在质量。

简言之,塞棒兼具了流体控制和冶金净化的功能,是连铸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耐火材料。

结构演进:从组合式到整体式

塞棒技术的发展,遵循着一条从分段组合到一体成型的清晰路径,其核心驱动力是对更高可靠性和更长使用寿命的追求。

  • 传统组合塞棒:早期塞棒多为组合式结构,由上部的数节袖砖和下端的塞头(塞头砖)构成,通过一根内部钢管串联而成。这种设计的弊端显而易见——接缝过多。在高温钢水和熔渣的长期冲刷侵蚀下,这些连接缝成为整个系统的薄弱环节,极易导致断棒或塞头脱落,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

  • 整体塞棒:为解决组合塞棒的固有缺陷,整体塞棒应运而生。其棒身与棒头一次成型,完全消除了结构连接缝,从根本上提升了产品的整体强度和抗侵蚀能力,成为当前市场的主流选择。整体塞棒通常采用等静压成型工艺,其具体形状和尺寸需根据中间包的容量、钢水液面高度以及水口的喇叭口几何形状等参数进行精密定制。根据功能需求,塞棒头可设计为实心、空心吹氩或集成透气塞等多种形式,并通过金属销或螺纹与提升机构连接。

材质的博弈:功能分区的定制化选材

一支高性能的整体塞棒,其不同部位面临的工况截然不同,因此材质上也采用了“因地制宜”的复合设计策略,主要分为棒身、渣线和棒头三个关键区域。

  • 棒身:作为主体部分,主要承受高温和钢水冲刷,通常选用综合性能优良的Al2O3-C(刚玉-石墨质)材质。根据钢厂的具体使用条件和成本考量,其主耐火原料可在高档电熔刚玉和特级矾土熟料之间进行选择。

  • 渣线:这是塞棒与中间包内覆盖剂(熔渣)和钢液的交界面,承受着最为剧烈的化学侵蚀。因此,渣线部位通常采用抗侵蚀性更强的材料。多数情况下,使用以高档电熔刚玉为原料的Al2O3-C材质即可满足要求;但在侵蚀性极强的冶炼环境下,则需要升级为更为耐蚀的ZrO2-C(氧化锆-石墨质)材质。

  • 棒头:棒头是塞棒的“心脏”,其与水口碗部的曲面配合,直接决定了控流的精度和关闭的密封性,是决定塞棒功能和寿命的重中之重。棒头的材质选择,必须基于所浇铸钢种的化学特性进行权衡。

    • Al2O3-C棒头:这是应用最广的材质之一,尤其适合于铝镇静钢的浇铸。
    • MgO-C棒头:对于钙处理钢,情况则有所不同。钢液中较高的钙含量会与Al2O3发生反应,生成低熔点化合物,从而加速Al2O3-C棒头的侵蚀损坏,影响长时间连铸。此时,化学性质更为稳定的MgO-C棒头便成为更优选。不过,在真空脱气等高真空度环境下,MgO-C中的MgO也可能与C发生反应,导致棒头损耗加快,这一点在选材时需要综合考量。

因此,不存在万能的塞棒材料,其选型本质上是钢种特性与耐材性能之间的动态博弈。要确保塞棒的可靠性,对不同部位材料的化学成分、强度、气孔率、抗热震性等指标进行精确的检测和评估至关重要。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提供耐火材料性能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下表详细列出了不同类型塞棒关键部位的典型理化性能指标,为材料工程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表1. 不同类型塞棒关键部位的典型理化性能指标

类型 部位/规格 Al2O3 (%) C (%) ZrO2 (%) SiO2 (%) MgO (%) 常温耐压强度 (MPa) 气孔率 (%) 高温抗折强度 (MPa) 抗热震性 (水冷/次)
均质整体塞棒 ≥60/≥55 ≥25/≥23 ≥16/≥15 ≤19 ≥5/≥4 ≥5
组合塞棒 袖砖 ≥60/≥42 ≤30/≤52 ≥40 ≤18 ≥20
塞头 ≥80/≥75 ≥10 6-9/— ≥40 ≤6 ≥12
复合整体塞棒 本体 ≥60 ≥25 ≥16 ≤19 ≥5 ≥5
渣线 (ZrO2-C) ≥10 ≥10 ~80 ≥30 ≤5 ≥10
渣线 (Al2O3-C) ≥75 ≥10 6-9 ≥25 ≤10 ≥8
头部 (MgO-C) ≥5 ≥5 ≥90
头部 (Al2O3-C) ≥85 ≥5

技术前沿:超越含碳材料的未来

塞棒技术的发展,最终聚焦于棒头材质的持续革新。目前,传统的含碳耐火材料在应对某些高侵蚀性特殊钢种(如高氧钢)时,其使用寿命已接近性能极限。碳在高温下的氧化损耗,成为制约塞棒及水口寿命提升的主要瓶颈。

为了突破这一局限,非氧化物复合材料被寄予厚望。研究表明,在塞棒头部材质中引入AlN(氮化铝)等非氧化物成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技术路径。在浇铸高氧钢等苛刻条件下,AlN在使用过程中其表层会优先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Al2O3保护膜。这层“自愈合”的致密层能有效阻止后续的氧化和侵蚀,从而显著延长塞棒的使用寿命。这一技术方向,为应对未来更严苛的冶金环境,开发超长寿、高可靠性塞棒产品开辟了新的道路。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