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中间包工作衬材料技术选型:绝热板、涂料与干式振动料的深度比较

日期:2025-08-04 浏览:2

中间包工作衬材料技术选型:绝热板、涂料与干式振动料的深度比较

在连续铸钢工艺中,中间包不仅仅是钢液的暂存与分配容器,它更是稳定浇注、提升钢水洁净度的关键冶金反应器。其工作衬耐火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吨钢成本以及最终铸坯的质量。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技术路径主要有三种:中间包绝热板、喷涂料/涂抹料,以及干式振动料。那么,这三种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各自的“脾气”究竟如何?它们的技术优劣与适用场景又有哪些差异?

一、中间包绝热板:便捷施工背后的性能权衡

中间包绝热板以其预制成型、安装便捷的特点,在许多钢厂得到了应用。它主要分为硅质、镁质和镁橄榄石质三大类,服务于不同的钢种需求。

1. 材料特性与应用场景

  • 硅质绝热板:主要面向普碳钢、碳结构钢等普通钢种。其核心工作原理在于,材料中的石英在高温下发生相变,产生体积膨胀,使接触熔渣的反应层变得致密。同时,表面会形成一层高粘度玻璃相,双重作用下有效阻止熔渣的渗透。
  • 镁质绝热板:适用于对洁净度要求更高的钢种,如铝镇静钢和低合金钢。其优势在于化学性质稳定,能有效抵抗碱性熔渣的侵蚀。更有趣的是,它能吸收熔渣中的FeO,形成镁方铁矿(magnesioferrite)并引发体积膨胀,同样能在表面构筑起致密的防护层。若采用无机结合剂,其中的磷酸盐还能与杂质CaO反应生成高温稳定相,增强对钢液的抗冲刷能力。
  • 镁橄榄石质绝热板:定位于高质量合金钢的浇注。它综合了良好的高温性能和较低的温度波动,通过采用无机结合剂,从源头上规避了钢液“增硅增氢”的风险。

2. 核心优势与局限

绝热板的最大优势在于实现了“冷包开浇”,省去了冗长的预热烘烤环节,显著节约了燃料成本。其良好的保温效果能支持炼钢炉出钢温度降低5 ~ 10°C,并减少冷钢的形成。拆砌方便,相比传统砖砌方式可节省高达70%的人工,还能改善作业环境。对钢水洁净度亦有贡献,能减少铸坯中大于50μm的夹杂物。

然而,其局限性也相当突出:

  • 化学兼容性问题:硅质绝热板中的SiO₂会与铝镇静钢液中的Al、Mn等活泼元素反应,生成Al₂O₃、2MnO·SiO₂等夹杂物,反而污染钢水。
  • 结构与性能短板:镁质绝热板在多炉连铸条件下强度不足。若使用有机结合剂,高温下会分解出氢气,导致钢水“氢脆”。其较高的热导率也使得包内钢液温降较大,往往需要额外铺设其他绝热材料,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
  • 高温化学稳定性不足:镁质绝热板中某些结合相(如M₂₀S类物相)以及镁橄榄石绝热板的主晶相(镁橄榄石),都容易与熔渣中的CaO反应生成低熔点物相(如钙镁橄榄石CMS),这会破坏材料结构,加速熔渣渗透,最终缩短使用寿命。

二、中间包喷涂料/涂抹料:“湿法”工艺的固有矛盾

喷涂料和涂抹料作为一种不定形耐火材料,通过现场施工形成整体工作层。它提供了另一种技术选择,尤其在修补和异形构造方面显示出灵活性。

1. 应用优势

这类材料通常具备较高的耐火度,对钢水和熔渣有良好的抗侵蚀性。施工性能和烘烤适应性良好,附着力强,不易开裂剥落。更关键的是,其热导率较低,能满足中间包的保温需求。特定组分(如镁钙质涂料)还能吸收钢液中的杂质,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浇注结束后,残衬易于解体脱落,理论上提高了周转效率。

2. 致命缺陷:“水”带来的连锁反应

尽管优势明显,但“湿法”工艺引入的水分,成为其无法回避的“阿喀琉斯之踵”。

  • 施工与环境制约:冬季施工时,水分不易排出,易导致涂层冻结。
  • 结构缺陷:高气孔率是其固有特性,这不仅为熔渣渗透提供了通道,还增大了附渣层厚度,减少了中间包的有效容积。钢液和熔渣沿气孔渗入后,由于热应力和物相差异,在温度波动下极易导致涂层结构性崩裂和剥落,污染钢液。
  • 水化与烘烤难题:施工中加入的水会使MgO、CaO等活性成分发生水化。烘烤时,脱水过程不当会在表面造成起皱和裂纹。为保证结合强度,必须进行长时间烘烤,否则涂层剥落风险极高。
  • 钢液污染源:烘烤过程中蒸发的水分会对永久层造成水腐蚀。而未完全排出的结合水会在高温下分解,导致钢液二次氧化和吸氢,直接损害钢坯质量。
  • 长时服役困难:在长时间连浇过程中,涂料易发生严重烧结,导致浇注结束后无法自动脱包。

对材料性能的精准把控是避免上述问题的关键。若对材料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物相变化、以及热应力行为缺乏清晰的认知,就可能导致选材失误,引发生产事故。因此,全面的耐火材料理化性能检测变得尤为重要。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理化性能,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表1:中间包用碱性涂料理化指标参考 (YB/T 4121—2004)

项目 MT-1 MT-2 MGT-1 MGT-2 MGT-3
w(MgO)(不小于)/% 80 80 65 45 30
w(CaO)(不小于)/% 8 15 30
体积密度 (110°C×24h)(不大于)/g·cm⁻³ 1.60 2.30 2.30 2.30 2.30
常温耐压强度 (110°C×24h)(不小于)/MPa 3 5 5 5 5
常温抗折强度 (110°C×24h)(不小于)/MPa 0.5 0.5 1 1
烧后永久线变化 (1500°C×3h)/% 0~0.4 0~3.5 0~3.5

三、中间包干式振动料:面向高效连铸的进化路径

干式振动料的出现,可以说是集成了绝热板与涂料的优点,同时精准规避了它们的核心弊病,尤其契合了现代钢铁工业对长寿、高效、洁净的追求。

核心优势在于“无水施工”及其带来的连锁效应:

  1. 卓越的抗侵蚀性与长寿命:干式振动料抗钢水、熔渣侵蚀能力强,使用寿命大幅提升,普遍可达20小时以上,优秀者甚至能达到60-70小时,这直接降低了吨钢耐火材料消耗,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 独特的自烧结机制:在使用中,材料依靠从工作面到永久层的温度梯度进行“梯度烧结”。热面形成致密的抗侵蚀层,而靠近永久层的部分保持较低的致密度,起到了良好的保温作用。这种结构避免了贯穿性裂纹的产生。

  3. 优异的施工与周转性能:无水施工意味着无需漫长的烘烤。通常仅需在200-300°C下烘烤45-90分钟使结合剂固化即可,甚至可以直接使用。这极大地提高了中间包的周转率和利用率。烧结过程中的微量收缩特性,也使得浇注结束后的翻包、脱包异常轻松。

  4. 对钢液的高度友好:由于不含水分,从根本上杜绝了钢液二次氧化和吸氢的风险,为生产高品质洁净钢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性能对决:三种材料的直观比较

将三种工作衬的核心性能指标并列对比,高下立判。干式振动料在烘烤时间、连铸炉数和连铸时间等关键运营指标上,展现出无可争议的优势。

表2:干式工作衬、涂料与绝热板性能比较

理化性能 w(MgO)/% 灼减/% 水分/% 体积密度/g·cm⁻³ 烘烤时间/h 工作衬厚度/mm 最多连铸次数/次 连铸时间/h
干式工作衬 85~92 2.5~3.0 0 2.11~2.21 1.25 25~40 162 >20
涂料工作衬 80~85 1.0~3.0 20~30 1.44~1.52 2~6 25~40 6~16 8~16
镁质绝热板 75~85 0.5~2.5 7~8 1.7~2.0 25~40 6~15 8~14

综合来看,中间包工作衬材料的选择是一项系统工程。绝热板和涂料在特定成本和工况要求下仍有其应用空间,但对于追求高效、长寿、高洁净度连铸生产的钢厂而言,干式振动料凭借其综合性能优势,无疑是当前及未来的主流技术方向。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