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高炉生命线上的守护者:深度解析炮泥、出铁沟及撇渣器用耐火材料

日期:2025-08-04 浏览:2

高炉生命线上的守护者:深度解析炮泥、出铁沟及撇渣器用耐火材料

高炉的稳定运行与长寿,不仅取决于炉身炉底的宏伟结构,更系于炉前区域这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耐火材料。在高炉大型化、冶炼强度不断提升的今天,出铁口、出铁沟等“咽喉”部位的工作条件变得空前苛刻。每一次出铁,都是对这些材料的一次极限考验。本文将深入剖析高炉炉前三大关键耐材——炮泥、出铁沟料和撇渣器,揭示其技术演进、损毁机理与未来发展方向。

炮泥:封堵铁口的“心脏瓣膜”

高炉出铁口是排出铁水和炉渣的唯一通道。出铁结束后,必须立即用一种特殊的泥料将其封堵,以防高压煤气喷出。这种通过泥炮挤入的材料,便是“炮泥”。可以说,炮泥的性能直接控制着高炉的安全运行节奏和寿命。


图1:高炉炮泥使用示意图

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增大,出铁次数增加,渣铁量巨大,对炮泥的性能要求也水涨船高。理想的炮泥必须具备以下特质:

  1. 卓越的耐火性:能承受1500°C以上高温渣铁的持续作用。
  2. 强大的抗冲刷性:抵抗高速渣铁流的物理磨损。
  3. 适度的可塑性:既要便于泥炮操作,又能形成稳定致密的“泥包”封堵铁口。
  4. 优良的体积稳定性:高温下不因收缩而产生缝隙,杜绝铁水渗漏风险。
  5. 快速烧结与强度:打入后能迅速形成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烧结体。
  6. 良好的开口性能:在下次出铁时,能被开口机轻易钻透,形成规整的孔道。

若炮泥质量不佳,将导致潮铁口、断铁口、铁口变浅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炮泥的技术演进之路

  • 有水炮泥时代:早期中小型高炉普遍使用以焦粉、黏土和焦油沥青为原料,加水混合而成的“有水炮泥”。其成本低廉,但体积密度小,抗侵蚀性差,难以满足现代大型高炉的需求,吨铁消耗量通常在1.2 kg/t以上。

  • 无水炮泥的革命:为应对大型高炉的挑战,以刚玉、碳化硅、焦粉为主要原料,以焦油为结合剂的“无水炮泥”应运而生。其耐渣铁侵蚀性大幅提升,使得出铁时间得以延长,出铁次数减少。宝钢TA-4炮泥就曾实现单次出铁时间超过120分钟,炮泥单耗降至0.35 kg/t。然而,无水炮泥强度高,开口困难,催生了“插棒法”等新的开孔工艺。


图2:铁口埋入铁棒开孔法示意图

  • 环保与高性能并行:为解决焦油结合剂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德国等率先开发出以树脂为结合剂的无水炮泥。这类炮泥不仅环保,而且硬化速度快,性能更加优越。同时,通过引入Si₃N₄、SiC等非氧化物原料,炮泥的材质向高铝、高纯、碱性化方向发展,性能得到质的飞跃。

表1:无水炮泥理化指标(YB/T 4196—2009)

项 目 指 标
PN-1 PN-2 PN-3
w(Al2O3)(不小于)/% 20 25 30
w(SiC+C)(不小于)/% 30 30 30
体积密度/g·cm3 ≥1.65 ≥1.70 ≥1.80
加热永久线变化(1300°C×3h, 埋炭烧后)/% -1.5~+1.5 -1.5~+1.5 -1.5~+1.5
常温耐压强度/MPa ≥8.0 ≥10.0 ≥15.0
推荐适用高炉类型 1000m3以下 1000~2500m3 2500m3以上

表2:国内部分钢厂炮泥的使用情况

钢 厂 炉容/m³ 铁口深度/m 铁口合格率/% 吨铁消耗量/kg
莱钢 1880 2.7~2.8 95 0.8
包钢 2200 2.5~2.7 100 0.5~0.6
宝钢 4063 3.4 >98 0.4~0.5
武钢 3200 3 100 0.68
鞍钢 2580 2.8 95 0.6
马钢 2500 3 >98 0.7~0.8
酒钢 1800 2.3 95 1~1.3
本钢 2600 2.7~2.8 90 1.6

炮泥的损毁机理:一场热与化学的较量

炮泥的失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源于热机械和热化学两大作用。

  • 热机械作用损毁:出铁时,炮泥中心被钻开,承受1400°C以上高温;堵口时,新打入的冷炮泥与炽热的旧炮泥接触,产生巨大的温度梯度。这种反复的热冲击会在旧炮泥中引发微裂纹。同时,新炮泥在干燥烧结过程中,结合剂挥发留下孔隙,与旧炮泥接触面也可能因收缩产生缝隙。这些缺陷为渣铁渗透提供了通道,在下一次出铁时,高速流动的渣铁会冲刷、剥落这些脆弱部分。
  • 热化学侵蚀损毁:炮泥及高炉熔渣中都含有多种氧化物。在高温下,它们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铁橄榄石(2FeO·SiO₂,熔点1178°C)、铁堇青石(2FeO·2Al₂O₃·5SiO₂,熔点1083°C)等低熔点相。这些低熔点物质在高温渣铁流的冲刷下极易流失,导致铁口孔径扩大,引发“跑大流”等事故。

影响炮泥质量的核心因素

炮泥的性能好坏,取决于原料、结合剂、外加剂和生产工艺的综合作用。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最终产品的性能大打折扣。

  1. 原料:化学纯度高、杂质含量低的原料是基础。颗粒级配也至关重要,合理的粗细搭配能确保炮泥的作业性、烧后强度和致密度。原料含水量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强度并带来安全隐患。
  2. 结合剂:从水到焦油再到树脂,结合剂的演进是炮泥技术进步的核心。它不仅影响炮泥的塑性和强度,其在高温下形成的碳化网络更是提升炮泥高温性能的关键。
  3. 外加剂:现代高性能炮泥的秘密武器。通过添加SiC、Si₃N₄、氮化硅铁等非氧化物,可以显著提高炮泥的抗氧化、抗侵蚀能力和高温强度。
  4. 生产工艺:从配料顺序、混炼时间到储存条件,每一个工艺细节都影响着炮泥的最终质量。

炮泥性能的精确评估,对于指导生产、优化配方至关重要。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高炉炮泥性能,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出铁沟:输送万吨铁水的“主动脉”

高炉出铁沟是引导高温铁水和熔渣流向铁水罐的通道,主要由主铁沟、支铁沟和渣沟构成。这里是高炉系统中耐火材料消耗量最大的区域之一,工作条件极其恶劣。


图3:高炉主铁沟剖面图

根据沟内是否存有铁水,铁沟分为贮铁式、半贮铁式和非贮铁式。贮铁式铁沟内始终保有一定深度的铁水,能缓冲新出铁水的冲击,减缓温度波动,有效延长内衬寿命,多用于大型高炉。


图4:主铁沟形式与铁水冲击处断面情况

出铁沟料的技术发展与施工

出铁沟料的发展,是从简单的焦炭-黏土捣打料,演进到如今占据主导地位的Al₂O₃-SiC-C(ASC)质浇注料。ASC浇注料以其优异的抗剥落和耐侵蚀性,显著提高了出铁沟寿命。

施工方式也从人工捣打,发展到机械捣打、振动成型,再到目前大型高炉普遍采用的泵送浇注或自流浇注。浇注施工能形成均匀致密的整体内衬,大幅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表3:高炉出铁沟用耐火浇注料的理化指标(YB/T 4126—2005)

项 目 指 标
ASC-1 ASC-2 ASC-3 ASC-4 ASC-5 ASC-6
w(Al2O3)(不小于)/% 70 53 60 48 48 60
w(SiC+C)(不小于)/% 12 25 16 10 17 10
体积密度(不小于)/g·cm-3 110°C×24h 2.90 2.80 2.70 2.40 2.40 2.70
1450°C×3h 2.85 2.75 2.65 2.35 2.35 2.65
加热永久线变化(1450°C×3h)/% ±0.3 ±0.3 ±0.5 ±0.5 ±0.5 ±0.5
常温耐压强度(不小于)/MPa 110°C×24h 20 18 20 15 15 20
1450°C×3h 30 25 40 30 30 40
使用部位 主铁沟线 主沟渣线 主沟 铁沟 渣沟 摆动流槽

ASC浇注料:各组分协同作用的艺术

优质ASC浇注料的卓越性能,源于其各组分的精密配合:

  • Al₂O₃骨料:构成浇注料的骨架,根据等级要求选用电熔刚玉、棕刚玉或高铝矾土。
  • SiC:核心功能组分。能有效提高抗氧化性、抗热震性和抗冲刷性。其加入量(通常10%~25%)需精确控制,以平衡强度与抗侵蚀性。
  • :石墨、炭黑等碳质材料能阻止熔渣渗透,提高抗侵蚀性和抗热震性。
  • 水泥与硅粉:作为结合剂,通常采用低水泥或超低水泥配方,以减少引入的CaO,提高抗侵蚀性。硅粉在高温下能原位生成SiC晶须和网络,显著增强基质。
  • 各类添加剂:金属铝粉(助排气、防爆裂)、有机纤维(防爆裂)、聚磷酸钠(减水、增密)、缓凝/促凝剂(调节施工性能)等,都是现代高性能浇注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出铁沟的损毁与修补

出铁沟的损毁是热冲击、化学侵蚀和机械冲刷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温铁水的直接冲击是首要破坏因素,尤其是在冲击区。熔渣的化学侵蚀和黏附则是另一大元凶。出铁的间歇性作业(温度在500°C-1500°C间循环)导致巨大的热应力,引发裂纹。

为了平衡成本与寿命,对出铁沟进行热喷补维修是现代高炉的常用手段。通过对局部损坏区域进行计划性或响应性的喷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铁沟耐火材料的潜力,实现均衡损耗,降低吨铁耐材成本。


图5:出铁沟喷补流程示意图

表4:宝钢出铁沟所用耐火材料的理化指标

性 能 指 标
ZGTX ZGTX TG ZG BDIK TD2 RG10 TD1
体积密度/g·cm-3 110°C×24h ≥2.80 ≥2.70 ≥2.4 ≥2.4 ≥2.8 ≥2.65 ≥2.3 ≥2.3
1450°C×2h ≥2.70 ≥2.60 ≥2.3 ≥2.3 ≥2.7 ≥2.6 ≥2.2 ≥2.2
耐压强度/MPa 110°C×24h ≥20 ≥15 ≥15 ≥15 ≥20
1450°C×2h ≥30 ≥25 ≥25 ≥25 ≥30
抗折强度/MPa 110°C×24h ≥2.5 ≥2.5 ≥2 ≥2 ≥2.5 ≥3 ≥2 ≥2
1450°C×2h ≥3.5 ≥3.5 ≥3 ≥3 ≥3.5 ≥2.5 ≥3 ≥1.5
线变化率% 1450°C×2h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Al2O3 ≥68 ≥50 ≥50 ≥50 ≥68 ≥70 ≥58 ≥50
SiC ≥8 ≥30 ≥7 ≥12 ≥8 ≥3 ≥12 ≥10
使用部位 主沟铁线 主沟渣线 铁沟 渣沟 摆动槽 接头 渣沟捣打料 铁沟捣打料

撇渣器:精巧的渣铁分离装置

撇渣器是利用渣铁密度差在主铁沟末端实现渣铁分离的关键装置。它的工作条件同样恶劣,既要承受高温铁水的剧烈冲刷,又要抵抗熔渣的化学侵蚀。其结构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分离效率和自身寿命。通过优化结构,扩大通道截面积,可以有效降低铁水流速,减轻冲刷。其使用的耐火材料通常与主铁沟相同,为高性能的ASC浇注料。


图6:高炉出铁厂撇渣器和渣铁分离示意图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