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厚板进行无损检测,其核心目标是在不破坏材料的前提下,精准识别其内部可能存在的缺陷。如何选择合适的探伤方法与工艺,是一项需要综合权衡的系统工程。决策依据通常包括钢板的规格与数量、预期的缺陷类型、质量技术要求、现场环境条件乃至检测成本。在众多技术路径中,超声波探伤因其高灵敏度和穿透性,成为主流选择,具体工艺则主要围绕接触法与水浸法展开。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关键工艺参数控制以及结果评定,为一线工程师与品控经理提供一份详实的实践指南。
接触法,顾名思义,是使探头通过一层薄薄的耦合剂与被测钢板表面直接接触,实现声波的传入与接收。
耦合剂的选择并非随意,它需要根据钢板的表面粗糙度来定,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性、操作便捷性和环保要求。水、机油、甘油、水玻璃乃至糊状物都是常见的选项。为了确保声耦合的稳定与高效,扫查过程中需对探头施加一个均衡的压力,通常在1~2 kg左右,以保证声能的有效传递。
接触法探伤普遍采用脉冲反射法,根据具体需求,可选用单晶直探头、双晶直探头或单晶斜探头。
单晶直探头脉冲反射法是中厚板探伤的典型应用,其A扫描显示屏上的波形是判读缺陷的关键。本质上,对波形的解读就是一场对声波在材料内部旅程的追踪与破译。
图1 接触法探伤的典型波形
水浸法通过液体(通常是水)作为耦合介质,探头与钢板并不直接接触。这种非接触式耦合带来了极高的稳定性,尤其适合自动化、高通量的检测场景。局部水浸是钢板探伤中最常用的形式。
此方法利用充水探头,通过调节探头与钢板之间的水层厚度H,使第n次底波(Bn)与第二次界面波(S2)在时间轴上重合。若n=2,即第二次底波B2与S2重合,则称之为“2次重合法”,以此类推。
图2 2次重合法示意图
对于厚度在20~80mm的钢板,常采用2~4次重合法。其设定原则是追求波形清晰、易于观察,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水层厚度的计算是关键,其关系式为:
H = (Cl1 / Cl2) * T * n
式中,H为水层厚度,T为钢板厚度,n为重合次数,Cl1和Cl2分别为声波在水和钢中的纵波声速。这个公式的本质是利用声波在水和钢中声速的已知差异,通过精确控制水层厚度,来巧妙地将多次底波信号与界面波对齐,从而实现对特定厚度钢板的高效检测。
该方法在充水探头内部形成固定水柱的基础上,再于水柱与钢板间形成一层0.5~1.0mm的水膜进行耦合。固定水柱的高度根据钢板厚度一次性设定,后续检测无需调整,极大地方便了操作,是自动化探伤的理想选择。
图3 充水水膜法探伤及波形示意图
水膜法直接在探头与钢板间维持0.3~0.8mm的水膜间隙。其原理与接触法类似,但耦合稳定性更优。不过,水膜耦合会使始脉冲和底波展宽,增大探伤盲区。因此,操作时必须保证声束垂直入射,否则灵敏度和近表面分辨力会显著下降。此法多用于厚板探伤。
图4 水膜法探伤方式及波形
双晶直探头的独特结构(一个晶片发射,一个晶片接收)赋予了其水膜法应用诸多优势:盲区小、灵敏度高、波形简单、易于设置报警门、耦合稳定,同样非常适用于自动化探伤。
图5 双晶直探头水膜法探伤方式及波形
选定方法后,一系列关键参数的设定直接决定了检测的成败。
探头的选择涉及形式、工作频率、晶片规格等。这需要依据相关标准,并结合被测钢板的厚度、材质、表面状况及灵敏度要求来综合决定。一个重要的考量点是,许多国内外标准(如GB/T 2970—2004)对双晶直探头的距-幅特性曲线有明确要求。例如,要求在整个探测深度范围内,底面回波与最大回波的高度差应小于6dB。这是为了防止因深度不同导致灵敏度差异过大,从而造成缺陷漏检。
图6 双晶直探头距-幅特性曲线示例
灵敏度的设定是保证检测可靠性的基石,通常使用带有已知人工缺陷(如平底孔)的试块进行校准。
b)单晶直探头检测用对比试块(单位:mm)
图8 两种检测用对比试块
表1 单晶直探头检测用对比试块规格
试块编号 | 被检测钢板厚度 (mm) | 检测面到平底孔的距离S (mm) | 试样厚度T (mm) |
---|---|---|---|
1 | >13~20 | 7 | ≥15 |
2 | >20~40 | 15 | ≥20 |
3 | >40~60 | 30 | ≥40 |
4 | >60~100 | 50 | ≥65 |
5 | >100~160 | 90 | ≥110 |
6 | >160~200 | 140 | ≥170 |
表2 对比试块中人工缺陷的垂直度公差
试样厚度 (mm) | >20~40 | >40~60 | >60~100 | >100~160 | >160~200 | >200 |
---|---|---|---|---|---|---|
a (mm) | 0.15 | 0.20 | 0.25 | 0.30 | 0.40 | 0.55 |
缺陷的判定依赖于对底波变化、缺陷波有无、强弱及位置的综合分析。发现缺陷后,需在其周围进行延伸扫查,以确定其位置、面积和长度。
要获得准确可靠的缺陷评定,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极高要求。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钢板无损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面向大批量生产,自动化探伤已成为必然趋势,主要分为在线和离线两种模式。
自动化系统通常采用脉冲反射法和水膜耦合,集成数十甚至数百个检测通道,分别覆盖板边、板面等区域。借助计算机系统,可实现检测过程的程序控制、灵敏度自动校准、闸门自动跟踪、深度自动补偿和复杂的信号处理,极大地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