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材料声衰减系数的脉冲反射法测量技术详解

日期:2025-07-28 浏览:4

材料声衰减系数的脉冲反射法测量技术详解

声衰减,作为衡量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能量损失的关键物理量,是材料学、无损检测(NDT)和声学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表征参数。它直接关联到材料的微观结构、内部缺陷及整体性能。然而,要精确测得材料的本征声衰减系数,并非简单地将探头对准试样读取数值。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得到的往往是“视在衰减值”,一个包含了多种物理效应与设备影响的复合结果。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常规的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通过水浸法精确测量纵波的声衰减,并解析如何从“视在值”中剥离干扰,逼近材料的“真实值”。

核心测量方法与前期准备

声衰减与频率密切相关,因此测量方法主要分为窄带脉冲反射法和宽带脉冲频谱法。此处,我们聚焦于应用更广泛、设备要求更通用的脉冲反射法。该方法利用非聚焦平面探头,在水浸条件下进行。

在启动测量前,一系列严谨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基石:

  1. 探头声场特性评估:必须对所用的水浸平探头进行全面的声场标定,包括声束的指向性、对称性,以及关键的“距离-幅度”特性曲线。核心是精确测定其在水中的近场区长度(N)。
  2. 仪器线性度校验:检查超声检测仪的垂直线性,并只在确认线性良好的区段内进行测量。通常,我们会选择仪器屏幕垂直刻度(如0-100%)中20%至80%的范围作为有效工作区。
  3. 声程与对准:调整探头与试样间的距离(水程),确保试样底面处在探头的远场区,通常要求其位置大于等于3倍近场长度(≥ 3N)。同时,必须保证入射声束与试样上表面严格垂直,且试样的上、下表面保持高度平行。
  4. 信号增益与显示调整:依据试样厚度,设定仪器的时间基线(扫查范围),并调整接收器增益,直至在屏幕上观察到一串清晰、稳定且幅度位于20%~80%线性区内的多次底面反射回波。

“视在衰减”的计算模型

完成上述准备后,即可通过分析多次底面回波的幅度变化来计算视在声衰减值 α (单位: dB/mm)。

基础计算公式:

$$ α = /frac{20/mathrm{lg}(A_m / A_n) - 20/mathrm{lg}(n / m)}{2(n - m)T} $$

其中:

  • Am, An:分别是第 m 次与第 n 次底面回波的幅度值 (n > m)。
  • T:试样的厚度 (mm)。
  • 20lg(n/m):此项是一个关键的修正因子。它用于补偿理想活塞声源在传播过程中的声场扩散损失,这并非材料本身的吸收或散射所致。

在选择 m 和 n 时,应确保所选的回波信号未受到试样侧壁反射的干扰,并且两者之间有足够大的幅度差,以便于精确读数。进行多种材料的对比测量时,采用相同的 m 和 n 值是确保可比性的重要前提。

利用带刻度衰减器的方法:

若仪器配备了精确的带刻度衰减器,操作可以更为简便且能规避对接收器线性的依赖。具体做法是,分别将第 m 次和第 n 次底面回波的幅度用衰减器精确调节至同一基准高度(例如屏幕满幅的80%),并记录两次调节所需的衰减量差值 ΔdB。此时,计算公式简化为:

$$ α = /frac{Δ/mathrm{dB} - 20/mathrm{lg}(n / m)}{2(n - m)T} $$

全水浸条件下的修正:

当试样底部也浸没于水中(全水浸模式),声波在试样/水界面会发生反射和透射,导致能量并非100%返回。这种反射损失必须在计算中予以扣除。此时,视在衰减的表达式调整为:

$$ α = /frac{20/mathrm{lg}(A_m / A_n) - 20/mathrm{lg}(n / m) - δ}{2(n - m)T} $$

其中,反射损失 δ (dB) 的计算涉及水和试样的声阻抗:

$$ δ = /left[2(n - m) - 1/right]20/mathrm{lg}/left|/frac{z_{/mathrm{水}} - z_{/mathrm{试}}}{z_{/mathrm{水}} + z_{/mathrm{试}}}/right| $$

这里的 z 和 z 分别代表水和试样的声阻抗。

应对挑战:利用对比试块修正复杂系统误差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试样厚度过小或设备限制,可能无法满足试样底面处于 ≥ 3N 远场区的理想条件。这时,引入对比试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方法的核心是利用一个已知(且极低)衰减特性的参照物来标定整个测量系统(包括声束扩散和界面反射)的固有损失。理想的对比试块材料,如经过特定热处理(淬火至马氏体再回火)的铬镍钼钢,其在10MHz下的纵波衰减系数可低至 2dB/m,几乎可以视为零。

测量流程如下:

  1. 将厚度与被测试样相近的对比试块置于 ≥ N 的位置。

  2. 用衰减器精确测量对比试块的一系列底面回波(B1, B2, …)的相对幅值,并绘制出“回波幅值 vs. 传播距离(2T × 次数)”的关系图。这条曲线(如下图上方所示)主要反映了由声束扩散和界面反射共同造成的系统性损失。

    图1 用平板对比试块测定试样的衰减系数

  3. 保持所有仪器参数不变,用被测试样替换对比试块,在相同位置测量其各次底回波的相对幅度,并绘制在同一张图上。

  4. 通过对比两条曲线的差异,可以有效剥离系统损失,得到仅由试样自身引起的衰减。被测试样的声衰减系数 α 可由下式得出:

    $$ α = /frac{A}{L} $$

    其中 A 是由试样引起的净衰减量(dB),L 是对应的声程(mm)。例如,根据图1中的示例数据,试样在400mm声程上产生了28dB的净衰减,则 α = 28dB / 400mm = 70dB/m。若测量频率为10MHz,再叠加上对比试块自身的真实衰减(2dB/m),可得试样在该频率下的真实衰减系数约为 72dB/m。

获取精确的材料性能数据,尤其是在面对非理想测量条件时,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材料声衰减系数,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数据的表达与溯源:从奈培到分贝

从物理学角度看,平面简谐波的声压衰减遵循指数规律:

$$ p = p_0/mathrm{e}^{-/alpha_0x} $$

式中,p0 和 p 分别是初始声压和传播 x 距离后的声压,而 α0 则是介质的真实声衰减系数,其单位为奈培/毫米 (Np/mm)。

然而在工程应用中,为了便于测量和使用对数标尺,我们更常用分贝 (dB) 来表征衰减。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α (dB/mm) = 8.69 × α0 (Np/mm)

因为 1 Np ≈ 8.69 dB。

最后,一份专业、可信的衰减值报告,其价值不仅在于数字本身,更在于其完整的可追溯性。在给出任何“视在衰减值”时,必须附上详尽的测试条件说明,这包括但不限于:

  • 仪器信息:制造商、型号、序列号,以及增益、发射脉冲参数等关键设置。
  • 探头信息:制造商、型号、序列号、标称频率、晶片尺寸。
  • 试样信息:尺寸、表面状态。
  • 测量参数:用于计算的回波序号 (m, n) 及其幅度值,水程长度,以及是否进行了损失修正及其方法。

只有提供了完整的背景信息,测量结果才具有真正的可比性和科学价值。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