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声学检漏技术深度解析:从超声波到声发射的原理与实践

日期:2025-07-28 浏览:2

声学检漏技术深度解析:从超声波到声发射的原理与实践

在工业设备与系统的完整性评估中,泄漏检测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利用声波作为探测媒介的声学检漏法,因其独特的非接触、远距离探测能力而备受关注。声波,作为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形式,其频率谱极为宽广。以人耳感知能力为界,可划分为次声波(f < 20Hz)、可闻声波(20Hz ≤ f ≤ 20kHz)以及超声波(f > 20kHz)。在泄漏检测领域,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高频的可闻声波与超声波,特别是频率在30-40kHz范围的超声波信号。

从听到“漏声”说起:原始的听音法

最直观的检漏方式莫过于“听”。无论是直接用耳朵,还是借助医用听诊器、木棒等简易的声波接收器,去捕捉漏孔产生的可闻声音信号,都属于听音法的范畴。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显而易见:灵敏度极低。一方面,微小泄漏产生的声音能量本身就非常微弱;另一方面,工业现场复杂的环境噪声极易将微弱的泄漏信号淹没,使得有效辨识变得异常困难。

超声波检漏:捕捉湍流的“尖叫”

当流体泄漏不再是温和的层流,而是转变为湍流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种转变通常发生在系统存在较大漏孔(漏率大于10-3 Pa·m3/s)的场景下。高速气体穿过漏孔形成的湍流,会在漏孔附近激发出频率高于20kHz的连续宽带超声波。这为我们提供了更高信噪比的探测机会。

1. 超声波定向探头检漏法(空气耦合)

泄漏产生的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其中心频率 f 与射流速度 v 和漏孔直径 d 相关,可用 f = β * (v/d) 来近似描述(其中β为系数,通常取0.2)。一个重要的物理关系是,压差越大、漏孔越小,信号的频率峰值会向高频段移动;而发射的声功率则与射流速度 v 的8次方成正比。这意味着,高压下的微小泄漏,会产生能量可观的高频超声波。

超声波检漏仪的工作方式,类似于无线电定向。操作人员手持定向性极强的超声波探头,在距离可疑泄漏点数米甚至几十米(最远可达30m)的范围内进行扫描。由于超声波信号具有优良的方向性,当探头正对漏孔时,仪器会接收到最强的信号。为了进一步增强定向能力,探头常配备抛物面反射器,将声能聚焦到传感器上。同时,仪器内部通过外差法,将人耳无法听见的超声波信号转换为可闻声,并通过仪表盘直观显示信号强度,实现了“听到”并“看到”泄漏。


图1 超声波漏孔探测器对声音信号的调制与显示

现代检漏仪通常具备30-40kHz的固定波段频率选择模式。当现场背景噪声过强时,操作人员可以微调接收频率,有效规避干扰,提升检测的可靠性。然而,噪声源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系统内部流体的湍流噪声、机械摩擦、空气传播的环境噪声、金属撞击声以及传感器电路自身的电噪声,这些都是实际检测中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挑战。

需要明确的是,超声波检漏的物理基础是湍流。对于极小的漏孔,当流体以粘滞流甚至分子流的形式通过时,无法产生有效的超声波信号,因此该方法对于检测小于10-7 Pa·m3/s的微小漏率显得无能为力。

2. 超声波接触探头检漏法(固体耦合)

与探测空气中传播的超声波不同,此方法关注的是泄漏在固体结构中激发的声波。当漏孔内外存在较大压差时,气体通过漏孔会产生应力波(固体声),这种应力波以兰姆波等形式在器壁上传播。通过将AE换能器(声发射传感器)等接触式探头直接耦合在器壁上,可以高效地接收这种结构声能,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直接与器壁耦合的接触式传感器,其灵明度远高于空气耦合的定向探头。为了确保声能的高效传递,传感器与器壁间的耦合至关重要,通常需要涂抹耦合剂(如油、甘油等)来排除空气间隙。仪器通过带通滤波器对宽频信号进行筛选,当特定频率的泄漏信号被激励时,仪器上会显示出明显的峰值,从而指示泄漏的存在。该方法在40kPa压差下,能够检测到直径大于25μm的漏孔。

3. 超声波人造声源检漏法

在某些情况下,如容器无内部压力,漏孔本身不会产生声波。这时,可以采用主动发声的方式。将一个能够产生强烈颤声脉冲信号(如40kHz)的超声波发生器置于容器内部,使其发出的超声波充满整个容器。声波会从存在的漏孔中“逃逸”出来。此时,在容器外部使用超声波定向探头进行扫描,即可精确定位声波穿透点,也就是漏孔的位置。

4. 脉冲超声波检漏法

这是一种更为特殊的检漏思路,其原理更接近于常规的超声波探伤。它并非利用泄漏产生的声波,而是主动向被检件发射脉冲超声波。高频脉冲电路(1.6-5MHz)激励换能器,使其发射的脉冲超声波在器壁内部传播。当声束遇到漏孔(作为一种缺陷)时,部分声能会与漏孔的端部发生相互作用,在宽角度范围内产生散射回波。这些回波信号被探头接收并显示在示波屏上。通过移动探头,分析来自漏孔不同部位的回波信号形态与大小,可以间接判断漏孔的漏率。该方法曾成功应用于大型容器(1000m3)的检漏,检出最小漏率达到10-7 Pa·m3/s。

声发射(AE)检漏技术:聆听材料的“呻吟”

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 AE),又称应力波发射,是指材料在内部能量快速释放时产生瞬态弹性波的现象。从宏观的岩石断裂到微观的位错运动,都伴随着声发射。当能量足够大时,我们甚至能听到材料发出的声音。声发射检测技术,就是利用高灵敏度的电子仪器来探测、记录和分析这些信号,进而推断声源(如裂纹扩展、腐蚀等)性质的无损检测技术。

声发射检漏原理与信号表征

声发射检漏是AE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分支。其基本原理是:当承压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漏孔时,会在漏孔处激发连续的机械波,频率范围可从几赫兹到数十万赫兹。声发射传感器接收到这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由主机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泄漏的位置与大小。通常,泄漏量越大,信号幅度也越高。

泄漏产生的信号属于连续型声发射信号,在分析中通常用两个参数来表征其大小:

  • ASL (Average Signal Level): 采样时间内信号电平的均值。
  • RMS (Root Mean Square): 采样时间内信号电平的均方根值。

实践表明,RMS值对泄漏信号的响应比ASL更灵敏,因此专用的声发射检漏仪多采用RMS值作为判断依据。

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要准确识别泄漏信号,必须克服各种噪声的干扰。除了仪器电噪声和环境电磁噪声,最具挑战的是流体噪声和结构变形噪声。流体噪声的产生机制与泄漏声源一致,难以区分,通常只能通过提高检测频率来部分抑制,但这会牺牲探测距离和灵敏度。而结构变形产生的噪声,则可以通过在保压阶段进行检测来规避,因为此时结构应力趋于稳定,声发射活动会显著减少。

要从复杂的信号中准确识别出微弱的泄漏特征,对信号处理算法、检测时机选择和工程经验都有极高要求。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漏,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声发射检漏的技术挑战与应用

声发射检漏技术虽然强大,但也面临两大核心难题:定位与定量。

  • 泄漏源定位: 这是技术上的难点和研究热点。

    • 区域定位: 通过比较多个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幅度(ASL或RMS值)大小,可以大致判断泄漏源离哪个传感器最近。此方法简单直观,但仅适用于单一泄漏源,且要求结构对声波的衰减特性相对均匀。
    • 时差定位: 利用泄漏信号到达不同传感器的微小时间差,通过算法可以计算出声源的精确位置。这在简单构件、单漏孔检测中效果较好。但对于复杂结构或多漏孔情况,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和波形畸变会严重干扰时差的准确拾取,导致定位精度下降。
  • 漏率确定: 声发射技术本身无法直接给出漏率的精确数值。它是一种发现和定位泄漏的有效手段,但漏率的定量通常需要借助气泡法、氦质谱法等其他方法来完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声发射能检测到的漏率通常较大(灵敏度约在10-2 ~ 10-3 Pa·m3/s),一旦发现,往往直接进行封堵处理,而不再进行精确的定量。

尽管存在挑战,声发射检漏的优势依然突出:

  1. 远距离、非接触:可对大范围区域进行监测。
  2. 长期、连续、整体检测:能够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在线监控。
  3. 动态监测:能捕捉到泄漏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这些特点使其在天然气管道、石化管线、阀门、压力容器、船舶蒸汽发生器等大型、关键设施的完整性监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已开发出功能强大的多通道声发射检漏系统,例如美国PAC公司为韩国大型LNG船配备的240通道系统,展现了该技术在高端装备领域的巨大潜力。国内在飞机副油箱检漏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效率和灵敏度均超越了传统方法。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