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扫描声学显微镜(Scanning Laser Acoustic Microscope, SLAM)是一种强大的无损检测工具,它利用高频超声波穿透不透明材料内部,并通过激光技术将内部的声学特征可视化,为材料科学、质量控制和失效分析领域提供了独特的洞见。
SLAM的核心工作方式是透射式检测。其基本构架围绕着如何将穿过样品的声波信息转化为光学图像。
图1 激光扫描声学显微镜示意图
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一个高频超声换能器、一个特制的载物台以及一套激光扫描与探测系统。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换能器置于由熔凝石英(一种优良的透声透光材料)制成的载物台下方,发射频率在 30~500 MHz 范围内的连续平面声波。待测试件放置在载物台顶部,通过水等耦合剂与载物台紧密接触,以确保声能高效传入。
声场信息的捕获:声波穿透试样后,其携带的内部结构信息(如裂纹、孔隙、夹杂等导致的声不连续性)会投射到样品上方的“覆形片”上。这片厚度约 6 mm 的透光塑料片是关键。其底面镀有一层极薄的黄金,这层镀金薄膜如同一个极其灵敏的“鼓面”,会随着到达声场的强度和相位发生微小起伏。这种机械畸变极为微弱,峰-峰值通常不超过 10-8 cm,但它精确地复现了穿透试样的声场分布。
激光的读取与成像:一束氦-氖(He-Ne)激光从上方扫描这片镀金的“鼓面”。由于“鼓面”在起伏,反射的激光束路径也会随之改变。光电探测器捕捉这些变化,经过信号处理后,便可在显示器上实时生成一幅反映试件内部声学特征的图像。这便是声幅度图(Acoustic Amplitude Image),图像的明暗直接对应声波透过样品后的强度——缺陷区域通常会阻挡或散射声波,在图像上呈现为暗区。
除了直观的声幅度图,SLAM还提供另一种强大的分析模式——声干涉图(Acoustic Interferogram)。
SLAM系统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能够同时提供声学和光学图像。扫描激光束本身就可以在样品表面形成一幅光学图像,为操作者提供了极佳的参照,便于确认检测区域的定位。
其实时成像能力是另一大亮点,可以动态观察材料在应力作用下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过程,这对于研究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至关重要。
不过,其工作原理也带来一个固有的局限性。SLAM产生的是样品整个厚度的“阴影”式投影图像,能够一次性评估贯穿厚度的整体状况,但无法像C-SAM等技术那样对样品进行分层(Z轴)观测。
对于样品形状,SLAM最适合检测平板和圆盘等简单几何体。但通过使用水槽代替载物台,并设计特殊夹具,也能够检测一些形状复杂或尺寸较大的工件。
成功运用SLAM进行分析,需要周密的实验规划。以下几点是检测前必须明确的关键问题:
对这些参数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是获取高质量SLAM图像的前提。它不仅要求操作者对设备有深入理解,更需要丰富的材料学和无损检测知识经验。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材料内部缺陷与结构表征,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SLAM技术在多个高精尖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陶瓷材料的脆性使其对内部微小缺陷极为敏感,SLAM是表征其质量的理想工具。
图2 热压SiC的光学显微照片和SLAM图像
图3 经硅处理的SiC管的光学显微照片和SLAM图像
图4 经硅处理方棒形SiC试样的光学显微照片和SLAM图像
1.8 mm / tan(60°) ≈ 1 mm
,实现了对缺陷的半定量评估。
图5 热压SiC方棒中开口表面裂纹的SLAM图像
图6 环氧树脂固化的SLAM观察
图7 胶接蜂窝结构SLAM声幅度图像
对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这类通过固态连接(如扩散连接)制造的复杂构件,其内部冷却通道的连接质量至关重要。如图8所示,考虑到叶片尺寸较大,采用30 MHz频率进行检测,可穿透约6.5 mm厚的叶片,分辨力约为125 μm。
图8 叶片SLAM检测的配置示意图
图9的声幅度图像中,气流冷却通道本身显示为黑色。连接良好的区域,声波能有效穿过,呈现为白色;而连接不良的区域因存在空隙,同样显示为黑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全面检查约需1分钟)评估叶片内部的连接状况。
图9 半开叶片连接质量SLAM检测的声幅度图像
在微电子领域,SLAM能够高效地检测多种封装和连接缺陷,保障器件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