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激光扫描声学显微镜(SLAM)技术:原理、应用与实践考量

日期:2025-07-26 浏览:7

激光扫描声学显微镜(SLAM)技术:原理、应用与实践考量

激光扫描声学显微镜(Scanning Laser Acoustic Microscope, SLAM)是一种强大的无损检测工具,它利用高频超声波穿透不透明材料内部,并通过激光技术将内部的声学特征可视化,为材料科学、质量控制和失效分析领域提供了独特的洞见。

一、 工作原理:声与光的精妙结合

SLAM的核心工作方式是透射式检测。其基本构架围绕着如何将穿过样品的声波信息转化为光学图像。


图1 激光扫描声学显微镜示意图

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一个高频超声换能器、一个特制的载物台以及一套激光扫描与探测系统。

  1.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换能器置于由熔凝石英(一种优良的透声透光材料)制成的载物台下方,发射频率在 30~500 MHz 范围内的连续平面声波。待测试件放置在载物台顶部,通过水等耦合剂与载物台紧密接触,以确保声能高效传入。

  2. 声场信息的捕获:声波穿透试样后,其携带的内部结构信息(如裂纹、孔隙、夹杂等导致的声不连续性)会投射到样品上方的“覆形片”上。这片厚度约 6 mm 的透光塑料片是关键。其底面镀有一层极薄的黄金,这层镀金薄膜如同一个极其灵敏的“鼓面”,会随着到达声场的强度和相位发生微小起伏。这种机械畸变极为微弱,峰-峰值通常不超过 10-8 cm,但它精确地复现了穿透试样的声场分布。

  3. 激光的读取与成像:一束氦-氖(He-Ne)激光从上方扫描这片镀金的“鼓面”。由于“鼓面”在起伏,反射的激光束路径也会随之改变。光电探测器捕捉这些变化,经过信号处理后,便可在显示器上实时生成一幅反映试件内部声学特征的图像。这便是声幅度图(Acoustic Amplitude Image),图像的明暗直接对应声波透过样品后的强度——缺陷区域通常会阻挡或散射声波,在图像上呈现为暗区。

声学成像的两种模式

除了直观的声幅度图,SLAM还提供另一种强大的分析模式——声干涉图(Acoustic Interferogram)

  • 声幅度图:直接显示声波透射强度,擅长发现裂纹、分层、孔洞等造成声阻抗剧烈变化的缺陷。
  • 声干涉图:通过将换能器的激励信号作为参考信号,与穿过样品的信号进行干涉,从而在图像上叠加一系列干涉条纹。对于一块厚度均匀、内部均质的样品,由于各处声速一致,干涉条纹会呈现为平行的直线。如果样品内部存在声速变化的区域(例如材料成分不均、应力集中),该区域的条纹就会发生弯曲。条纹的弯曲方向和程度,可以定量地反映出局部声速的相对高低。这种模式对于探测那些声学对比度很低的细微差异尤其有效。

SLAM的独特优势与局限

SLAM系统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能够同时提供声学和光学图像。扫描激光束本身就可以在样品表面形成一幅光学图像,为操作者提供了极佳的参照,便于确认检测区域的定位。

实时成像能力是另一大亮点,可以动态观察材料在应力作用下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过程,这对于研究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至关重要。

不过,其工作原理也带来一个固有的局限性。SLAM产生的是样品整个厚度的“阴影”式投影图像,能够一次性评估贯穿厚度的整体状况,但无法像C-SAM等技术那样对样品进行分层(Z轴)观测

对于样品形状,SLAM最适合检测平板和圆盘等简单几何体。但通过使用水槽代替载物台,并设计特殊夹具,也能够检测一些形状复杂或尺寸较大的工件。

二、 检测前的考量因素

成功运用SLAM进行分析,需要周密的实验规划。以下几点是检测前必须明确的关键问题:

  1. 目标缺陷类型:希望发现的是宏观裂纹、微观孔隙,还是材料的非均质性?这将直接决定采用声幅度模式还是干涉模式。
  2. 试样制备:样品表面是否平整?是否需要切割或抛光以保证良好的耦合?
  3. 试样放置:如何安放样品,才能使声束以最佳角度入射到关心的区域?
  4. 声能量:需要多大的声能量才能既穿透样品又不造成损伤?
  5. 超声频率:这是分辨力与穿透深度的核心权衡。频率越高,分辨力越强,但声波在材料中的衰减也越剧烈,穿透能力随之下降。例如,100 MHz的声波在金属中可穿透约3 mm,分辨力约为25 μm;而500 MHz的声波分辨力可达5 μm,但穿透厚度降至约0.76 mm。
  6. 耦合介质:通常用水,但对于特殊材料,可能需要考虑其他耦合剂。

对这些参数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是获取高质量SLAM图像的前提。它不仅要求操作者对设备有深入理解,更需要丰富的材料学和无损检测知识经验。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材料内部缺陷与结构表征,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三、 应用示例

SLAM技术在多个高精尖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 结构陶瓷的检测

陶瓷材料的脆性使其对内部微小缺陷极为敏感,SLAM是表征其质量的理想工具。

  • 材料均质性表征:图2展示了对一块6 mm厚的热压碳化硅(SiC)方棒的检测。光学显微照片(图2a)仅能看到表面的一些微孔。声幅度图(图2b)显示声波透射非常均匀,表明内部没有宏观缺陷。而声干涉图(图2c)中平直且平行的条纹,则强有力地证明了该材料内部声速均一,即材料是高度均质的。条纹的微小抖动可能源于表面粗糙度。


图2 热压SiC的光学显微照片和SLAM图像

  • 非均质性分析:图3和图4展示了经硅处理的SiC材料。这类材料中常含有较大的晶粒和自由硅相。在图3(SiC管)和图4(SiC方棒)中,声幅度图(b)均呈现出不均匀的斑驳特征,声干涉图(c)的条纹也出现了明显的弯曲甚至不连续。这清晰地揭示了由于大晶粒和自由硅的存在,材料内部的声学特性(透射幅度和声速)变得非均一。尤其在图4c中,条纹的急剧断裂指示了声速的突变,这与材料中晶粒尺寸的双峰分布特征高度吻合。

图3 经硅处理的SiC管的光学显微照片和SLAM图像


图4 经硅处理方棒形SiC试样的光学显微照片和SLAM图像

  • 缺陷表征:图5展示了对一个含表面开口裂纹的SiC方棒的检测。裂纹界面严重阻碍了声波的传播,导致其右侧形成了清晰的声影区。通过测量声影区的范围(图中箭头所示1.8 mm),并结合声波在棒中的传播角度(约60°),可以估算出裂纹的深度约为 1.8 mm / tan(60°) ≈ 1 mm,实现了对缺陷的半定量评估。


图5 热压SiC方棒中开口表面裂纹的SLAM图像

2. 粘接质量检测

  • 动态过程监控:图6实时观察了环氧树脂胶的固化过程。将树脂和固化剂两组分并置,SLAM的声干涉图清晰记录了从接触1分钟、2分钟到10分钟的聚合反应进程。随着液体固化,材料的弹性模量和透声性增加,导致干涉条纹向特定方向偏移。图像不仅显示了固化区的形成,还揭示了远离界面区域的不完全聚合状态。


图6 环氧树脂固化的SLAM观察

  • 结构件粘接评估:图7是利用30 MHz超声波检测的胶接蜂窝结构件。声幅度图直观地反映了粘接质量,粘接良好区域声波顺利通过(亮区),而脱粘或粘接不良区域则呈现为暗区,一目了然。


图7 胶接蜂窝结构SLAM声幅度图像

3. 固态连接检测

对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这类通过固态连接(如扩散连接)制造的复杂构件,其内部冷却通道的连接质量至关重要。如图8所示,考虑到叶片尺寸较大,采用30 MHz频率进行检测,可穿透约6.5 mm厚的叶片,分辨力约为125 μm。

图8 叶片SLAM检测的配置示意图

图9的声幅度图像中,气流冷却通道本身显示为黑色。连接良好的区域,声波能有效穿过,呈现为白色;而连接不良的区域因存在空隙,同样显示为黑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全面检查约需1分钟)评估叶片内部的连接状况。


图9 半开叶片连接质量SLAM检测的声幅度图像

4. 微电子器件的检测

在微电子领域,SLAM能够高效地检测多种封装和连接缺陷,保障器件的可靠性:

  • 固态器件:检测模片(Die)的连接、分层及内部裂纹。
  • 陶瓷电容器:排查分层、裂纹、孔洞和封装完整性问题。
  • 厚膜电阻器:评估与基片的结合情况及激光修整引入的损伤。
  • 基片材料:进行孔隙表征,探测裂纹,检查多层基片的分层。
  • 连接与封装:检查引线固定、芯片与散热片连接、金属喷镀层附着力、封装气密性及钎焊质量。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