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现代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系统,其本质是一套高度集成的精密仪器。它并非单一设备,而是由多个关键子系统协同工作的复杂整体。典型的构成包括射线源、机械扫描系统、辐射探测器、计算机系统以及数据存储与图像显示系统,如下图所示。任何一套CT系统配置方案的选择,都源于对其各组成部分优缺点与局限性的深刻理解,并最终服务于特定的检测需求。
图1 一般射线CT系统的组成
作为CT系统的能量来源,射线源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性能边界。目前,技术路径主要分为两大类:
X射线源:包括X射线管和直线加速器。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对于给定的焦点尺寸,X射线源的强度能比同位素源高出数个数量级。同时,其峰值能量和强度大多可调,且断电即停,安全性高。然而,其固有缺陷是能量谱的多色性,即发射的X射线包含多种能量。若不进行专门的校正,这种“多色”效应会在重建图像中引入硬化伪影。
放射性同位素源:这类源的优势在于其物理尺寸小、轻便易携,对供电要求低,且能量谱接近单色,输出稳定。这些特性使其在某些便携式或特定能量应用中具备价值。但其短板也十分明显:强度受限于材料的放射性比度(光子/秒/克),这直接制约了源的尺寸、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等关键性能参数,使其难以胜任高精度、高效率的检测任务。
为了精确控制成像的截面,射线准直器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它负责将射线源发出的锥形射束“修剪”成薄片状的扇形射束。其开口高度直接定义了扫描层的厚度。通常系统会配置前后两个准直器:位于射线源与试件之间的称为前准直器,而位于试件与探测器之间的则为后准直器。双准直器结构能有效削减试件产生的散射辐射对探测器的影响,从而显著提升原始数据的质量。
要重建一幅断层图像,就必须从多个角度获取试件的投影数据,这正是机械扫描系统的核心使命。它通过精确的运动控制,使试件的待检部位在射线源和探测器之间完成预设的扫描轨迹。根据数据采集方式的演进,形成了多种扫描模式,其中以第三类应用最为普遍。
图2 第三类射线CT扫描方式示意图
在典型的第三类扫描方式(如图2)中,射线源发出的扇形束足以完全覆盖待检截面。射线穿过试件后,被探测器阵列接收,生成一组投影数据。例如,若探测器阵列有256个单元,试件旋转256个角度步长,便可采集到 256×256 个投影值。同理,更高分辨率的 512×512 或 1024×1024 图像也是通过增加探测器数量和旋转步数来实现的。图像上的每一个点被称为像素(Pixel),但它实际对应的是试件内部的一个三维微小单元——体素(Voxel)。
一个有趣的设计是,系统也可以通过较少的探测器,配合试件的多圈旋转和探测器的插值平移,来获取同样数量的投影数据,这是一种在硬件成本和扫描时间之间的折衷方案。
此外,当CT系统只让试件进行垂直于射线束的平移而不旋转时,也能获得一幅二维的透射图像,这种技术被称为数字射线照相术(Digital Radiography, DR)。
表1总结了为获取图像重建数据而设计的几种主要扫描方式。
表1 为获得图像重建所需数据所作的扫描
类型 | 扫描方式 | 特点说明 |
---|---|---|
Ⅰ | 平移-旋转 | 方案A: 使用单源、单探测器。系统平移扫描获取一行数据,试件再旋转一个角度,重复此过程。结构简单、成本低、图像清晰,但效率极低。 方案B: 使用单源和小角度扇形束及少量探测器。因扇束无法完全覆盖试件,仍需平移和旋转组合运动。 |
Ⅱ | 旋转-平移 | 使用单源和大扇角扇形束,探测器阵列可完全覆盖截面。试件仅需旋转。运动模式单一,易于控制,效率高。 |
Ⅲ/IV | 旋转(源)-固定(探测器) | 使用大扇角射线源,探测器呈固定圆环状排列。成像时仅射线源围绕试件旋转。扫描速度极快,但系统复杂、成本高昂,多见于医疗CT。 |
V | 旋进式 | 采用多个(如3个)呈120°分布的射线源和探测器阵列。试件仅需沿轴向旋进即可完成扫描。 |
辐射探测系统的任务是将穿透试件、携带内部结构信息的X射线通量,高效地转换成可供计算机处理的电信号。
早期的系统可能仅用一个探测器,结构虽简单,但效率低下且无从谈及单元间的一致性。如今,工艺成熟的线阵列探测器已成为主流,它集成了数百乃至数千个探测单元,有效解决了单元匹配和信号串扰问题,同时提供了合理的扫描时间与良好的准直屏蔽效果。
目前工业CT中广泛采用的探测器主要有两类:
气体电离探测器:其原理是入射射线使探测器腔体内的稀有气体(气态或高压液态)电离,产生的电子和正离子在电场下向两极移动形成电流。该电流信号的强度与入射射线通量成正比。其工作模式通常是电流积分式,而非脉冲计数。这种探测器的主要优点是探测单元的一致性好,且可以实现极高的排列密度。缺点在于气体对高能射线的吸收效率偏低,因此多用于低能量应用。不过,通过采用密度超过 1.5 g/cm³ 的高压氙气,其转换和收集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已成功应用于高达2MV管电压的X射线系统。
闪烁探测器:这类探测器利用某些特殊材料(如CsI, NaI, CdWO₄等)在受到射线照射时会发出可见光的特性(闪烁效应)。发出的可见光随后被光电转换器件(如光电倍增管或光电二极管)捕捉,转换成电信号。
获取高质量的CT数据,不仅依赖于精密的硬件,更需要对扫描参数、伪影校正算法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工业CT无损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计算机系统是CT设备的中枢神经,承担着两大核心任务:
在现代CT系统中,这些功能通常被智能地分配给多个专用的微型计算机协同完成,以确保整个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