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些材料的温度降低到特定的临界温度 Tc 以下时,其电阻率会骤降至几乎为零,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导电性。这并非个别材料的特例,至今已在约27种元素、大量合金、铜氧化物基陶瓷以及部分有机化合物(如基于硒或硫的化合物)中观察到这一奇特的物理性质。
进入超导态后,材料的导电能力会发生惊人的跃升。据估算,超导体在临界温度以下的电导率可高达 1020 Ω-1cm-1。不同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即临界温度 Tc)跨度极大,从钨的 0.01K 到某些陶瓷超导体的 125K 以上。
图1. 电子能带示意图
图2. 电子能带内电子密度示意图
图3. 本征半导体的简化能带图
在众多超导材料中,临界温度高于 77K(液氮的沸点)的材料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因为液氮是一种比其他制冷剂更易获取且成本更低的冷却介质。这类材料通常被称为高温超导体。其中的典型代表是“1-2-3”相化合物,例如 YBa2Cu3O7-x,其名称源于钇(稀土元素)、钡(碱土金属)和铜的摩尔比恰好为1:2:3。这类材料的临界温度范围通常在 40K 到 134K 之间。
从微观结构上看,陶瓷超导体大多具有正交晶系、层状的钙钛矿晶体结构。其内部含有二维的铜氧平面和周期性的氧空位。一个关键的结构特征是,超导电流几乎完全被限制在这些二维平面内传输,表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准确表征这种各向异性的电学性能,对于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至关重要。
历史上,超导现象最早由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H. Kammerlingh Onnes)于1911年在研究固态汞时发现,汞的临界温度为 4.15K。从最初的低温元素到如今的复杂陶瓷体系,超导材料的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
表1系统地列出了一些代表性超导材料及其临界温度。
表1. 部分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 (Tc) (其中 R = Gd, Dy, Ho, Er, Tm, Yb, Lu)
材料 (Materials) | Tc (K) |
---|---|
钨 (Tungsten) | 0.01 |
汞 (Mercury) | 4.15 |
硫基有机超导体 | 8 |
Nb3Sn 和 Nb-Ti | 9 |
V3Si | 17.1 |
Nb3Ge | 23.2 |
La-Ba-Cu-O | 40 |
YBa2Cu3O7-x | ≈ 92 |
RBa2Cu3O7-x | ~ 92 |
Bi2Sr2Ca2Cu3O10+δ | 113 |
Tl2CaBa2Cu2O10+δ | 125 |
HgBa2Ca2Cu3O8+δ | 134 |
精确测量材料的临界转变温度、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以及验证其各向异性,是评估超导材料性能的核心环节。这些测试对实验环境的温控精度、微弱信号的探测能力以及样品制备工艺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超导材料性能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