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常规压入硬度试验方法解析:布氏、洛氏、维氏与努氏硬度

日期:2025-07-23 浏览:12

常规压入硬度试验方法解析:布氏、洛氏、维氏与努氏硬度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硬度是衡量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能力的关键指标。目前,工业界应用最为广泛的压入硬度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布氏(Brinell)、洛氏(Rockwell)、维氏(Vickers)和努氏(Knoop)四种。这些方法自1900年布氏硬度试验问世以来的四十年间相继发展成熟,每一种都针对特定的应用需求带来了显著的改进:洛氏硬度法极大地提升了工业检测的速度;维氏硬度法建立了一个从极软到极硬金属的连续硬度标尺;而努氏硬度法则在低试验力下提供了更高的测量灵敏度。历经百年发展,这些经典方法,特别是布氏和洛氏硬度,其技术本身和应用范围仍在不断完善与扩展。

图1 布氏硬度试验原理示意图

工业产品往往由不同种类、硬度、强度、尺寸和厚度的材料构成。为了精确表征这些多样化的产品,每种常规硬度测试方法都定义了一系列标准的试验力等级,并与不同类型的压头相匹配。压头类型与试验力水平的每一种组合,都构成了该硬度测试方法下一个独特的硬度标尺。

布氏硬度试验 (HBW)

测试原理与核心公式

布氏硬度试验的原理相当直观:将一个直径为 D 的硬质合金球压头,在规定的试验力 F 作用下压入试样表面。在移除试验力后,测量试样表面留下的永久压痕直径 d(如图1所示)。布氏硬度值(HBW)的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试验力与压痕球面面积之比,它正比于该比值。计算时,通常假定压痕是一个半径为球压头半径的球冠。

其计算公式如下:

布氏硬度 HBW = 常数 × (试验力 / 压痕球面面积) = 0.102 × [ 2F / (πD(D - √(D² - d²))) ]

其中,试验力 F 的单位为牛顿(N),压头直径 D 和压痕直径 d 的单位均为毫米(mm)。

硬度值的表示方法

布氏硬度值由符号HBW及后续的一组数字构成,这组数字依次代表压头球体直径、施加的试验力以及试验力的持续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在旧版标准中,如果使用钢球压头,硬度符号会记为HB或HBS。

示例:600HBW1/30/20

  • 600:布氏硬度值为600
  • HBW:布氏硬度符号(W代表使用碳化钨球压头)
  • 1:压头球直径为1 mm
  • 30:施加的试验力为30 kgf(约等于294.2 N)
  • 20:试验力保持时间为20秒(若不标注,则默认为10-15秒)

应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的测试条件,最常用的布氏硬度标尺见下表。当然,通过特殊协议,也可以采用其他试验力和球径的组合。

表1 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标准试验力

硬度符号 球直径 D (mm) 力-直径比 0.102F/D² (N/mm²) 试验力 F 标称值 (kN)
HBW 10/3000 10 30 29.42
HBW 10/1500 10 15 14.71
HBW 10/1000 10 10 9.807
HBW 10/500 10 5 4.903
HBW 10/250 10 2.5 2.452
HBW 10/100 10 1 0.9807
HBW 5/750 5 30 7.355
HBW 5/250 5 10 2.452
HBW 5/125 5 5 1.226
HBW 5/62.5 5 2.5 0.6129
HBW 5/25 5 1 0.2452
HBW 2.5/187.5 2.5 30 1.839
HBW 2.5/62.5 2.5 10 0.6129
HBW 2.5/31.25 2.5 5 0.3065
HBW 2.5/15.62 2.5 2.5 0.1532
HBW 2.5/6.25 2.5 1 0.06129
HBW 1/30 1 30 0.2942
HBW 1/10 1 10 0.09807
HBW 1/5 1 5 0.04903
HBW 1/2.5 1 2.5 0.02452
HBW 1/1 1 1 0.009807

方法优缺点

优势:

  • 环境适应性强:尤其在使用大直径球压头和高试验力时,对车间等粗糙环境不敏感。
  • 适合非均匀材料:由于压痕较大,可以获得材料宏观区域的平均硬度,非常适合测试铸件、锻件等组织不均匀的材料,前提是组织的不均匀尺度远小于压痕尺寸。
  • 应用广泛:适用于大型毛坯件,如锻件、铸件、热轧或热压件以及热处理部件的硬度检测。
  • 表面要求低:当采用大压头和高试验力时,对试样表面的制备要求相对较低。
  • 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结果通常不受试样在试验力方向上轻微移动的影响。
  • 成本效益高:压头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且成本低廉。

劣势:

  • 硬度上限:应用范围受限,通常无法测试硬度高于650 HBW的材料。
  • 尺寸限制:不适用于测试小型或薄壁试样。
  • 测试耗时:需要手动测量压痕直径,导致测试时间相对较长。
  • 试样损伤:压痕较大,对试样表面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
  • 操作者疲劳:大量测量压痕易导致操作者疲劳,从而增加测量误差。

洛氏硬度试验 (HR)

测试原理与核心公式

洛氏硬度法的巧妙之处在于,它通过测量压入深度的差值来计算硬度,从而省去了耗时的光学测量环节。无论使用何种洛氏标尺或压头,其基本流程都遵循一个“预加载-主加载-卸载”的模式:

  1. 压头与试样接触,施加一个初始试验力 (F0)
  2. 保持初始试验力一段时间后,测量此刻的压入深度。
  3. 以规定速率施加一个附加试验力 (F1),使总试验力达到 F0 + F1
  4. 保持总试验力一段时间后,移除附加试验力F1,恢复到初始试验力水平。
  5. 在初始试验力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压入深度。
  6. 两次深度测量值之差即为永久压痕深度 h(单位mm),压头随即离开试样表面(见图2)。

图2 洛氏硬度原理图(1-初始试验力F0下的压痕深度;2-附加试验力F1下的压痕深度;3-移除附加试验力F1后的弹性回复;4-永久压痕深度h;5-试样表面;6-测量基准面;7-压头位置)

洛氏硬度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中 NS 是根据不同标尺定义的常数(见表2):

洛氏硬度 = N - (h / S)

硬度值的表示方法

洛氏硬度由符号HR表示,后跟一个字母指明所用标尺。对于球压头,有时还会加上S(钢球)或W(硬质合金球)以示区分。

示例:70 HR 30NW

  • 70:洛氏硬度值为70
  • HR:洛氏硬度符号
  • 30N:洛氏标尺符号(见表2)
  • W:表示使用硬质合金球压头(S代表钢球)

应用范围

洛氏硬度试验包含众多标尺,以适应不同材料和厚度的测试需求。ASTM国际标准定义了30种不同的洛氏标尺,而ISO标准则采用了其中的一部分。下表列出了常用洛氏标尺的压头类型、试验力及典型应用。

表2 洛氏硬度标尺及典型应用

标尺符号 压头类型 (球尺寸指直径) 初始试验力 (N) 总试验力 (N) 典型应用 HR计算
N
HRA 金刚石圆锥 98.07 588.4 硬质合金、薄钢板、浅层硬化钢 100
HRB 1.588 mm 球 98.07 980.7 铜合金、软钢、铝合金、可锻铸铁等 130
HRC 金刚石圆锥 98.07 1471 钢、硬质铸铁、珠光体可锻铸铁、钛、深层硬化钢及其他硬度高于HRB 100的材料 100
HRD 金刚石圆锥 98.07 980.7 薄钢板、中等深度硬化钢、珠光体可锻铸铁 100
HRE 3.175 mm 球 98.07 980.7 铸铁、铝镁合金、轴承合金 130
HRF 1.588 mm 球 98.07 588.4 退火铜合金、薄软金属板 130
HRG 1.588 mm 球 98.07 1471 可锻铸铁、铜镍锌合金、白铜 130
HRH 3.175 mm 球 98.07 588.4 铝、锌、铅 130
HRK 3.175 mm 球 98.07 1471 轴承合金及其他极软或薄的材料,应使用最小的球和最大的载荷,以避免砧座效应 130
HRLa 6.350 mm 球 98.07 588.4 130 0.002
HRMa 6.350 mm 球 98.07 980.7 130 0.002
HRPa 6.350 mm 球 98.07 1471 130 0.002
HRRa 12.70 mm 球 98.07 588.4 130 0.002
HRSa 12.70 mm 球 98.07 980.7 130 0.002
HRVa 12.70 mm 球 98.07 1471 130 0.002
HR15N 金刚石圆锥 29.42 147.1 类似于A、C、D标尺,但用于更薄的材料或更浅的硬化层 100
HR30N 金刚石圆锥 29.42 294.2 100 0.001
HR45N 金刚石圆锥 29.42 441.3 100 0.001
HR15T 1.588 mm 球 29.42 147.1 类似于B、F、G标尺,但用于更薄的材料 100
HR30T 1.588 mm 球 29.42 294.2 100 0.001
HR45T 1.588 mm 球 29.42 441.3 100 0.001
HR15Wa 3.175 mm 球 29.42 147.1 极软材料 100
HR30Wa 3.175 mm 球 29.42 294.2 100 0.001
HR45Wa 3.175 mm 球 29.42 441.3 100 0.001
HR15Xa 6.350 mm 球 29.42 147.1 100 0.001
HR30Xa 6.350 mm 球 29.42 294.2 100 0.001
HR45Xa 6.350 mm 球 29.42 441.3 100 0.001
HR15Ya 12.70 mm 球 29.42 147.1 100 0.001
HR30Ya 12.70 mm 球 29.42 294.2 100 0.001
HR45Ya 12.70 mm 球 29.42 441.3 100 0.001
a 这些标尺由ASTM国际标准定义,但未包含在ISO标准中

方法优缺点

优势:

  • 测试速度快:压痕过程结束后,硬度值立即自动显示,效率极高,适合大批量生产的质量控制。
  • 可自动化:测试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
  • 设备成本低:无需光学测量装置,因此硬度计的采购成本相对较低。
  • 客观性强:硬度值直接显示,消除了人为读数误差。
  • 培训简单: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相对较短。

劣势:

  • 误差来源多:试样移动、压头座不稳或机器部件磨损都可能在施力过程中引入测量误差。
  • 不适于表面层测试:由于试验力相对较高,难以精确测试薄的表面硬化层。
  • 压头易损:金刚石压头较为敏感,易受损,存在导致测量不准的风险。
  • 灵敏度较低:对硬度差异的区分能力相对较弱。
  • 压头形状影响:金刚石圆锥压头的形状,尤其是顶端微小的几何偏差,对测试结果有显著影响。

维氏硬度试验 (HV)

测试原理

维氏硬度试验采用一个顶角为136°的正四棱锥金刚石压头。在试验力 F 的作用下,压头被压入试样表面。卸除试验力后,测量留在表面的正方形压痕的两条对角线长度 d(见图3)。维氏硬度值是通过试验力除以压痕表面积来计算的。

图3 维氏硬度试验原理示意图

硬度值的表示方法

维氏硬度由符号HV表示,后跟代表所施加试验力的数字和试验力持续时间。

示例:640 HV 30/20

  • 640:维氏硬度值为640
  • HV:维氏硬度符号
  • 30:施加的试验力为30 kgf (约294.2 N)
  • 20:试验力保持时间为20秒(若不标注,则默认为10-15秒)

应用范围

维氏硬度试验的适用范围极广,ISO和ASTM标准对其试验力范围有不同的划分。ISO 6507-1标准将金属材料的维氏硬度测试分为三个范围,而ASTM标准则将其分为两个范围。

表3 维氏硬度试验范围

ISO 维氏范围 (ISO 6507-1) 试验力 F 标称范围 (N) 硬度范围
维氏硬度 F ≥ 49.03 ≥ HV 5
小负荷维氏硬度 1.961 ≤ F < 49.03 HV 0.2 至 HV 5
显微维氏硬度 0.09807 ≤ F < 1.961 HV 0.01 至 HV 0.2
ASTM 国际标准
维氏范围 试验力 F 标称范围 (N) 硬度范围
维氏硬度 (ASTM E 92) 9.807 ≤ F < 1177 HV 1 至 HV 120
显微压痕硬度 (ASTM E 384) 0.0098 ≤ F < 9.807 HV 0.001 至 HV 1

ISO标准规定维氏硬度试验适用于压痕对角线长度在0.020 - 1.400 mm的范围,而ASTM标准则允许对角线长度小于0.020 mm。尽管在规定限度内可以使用任何级别的试验力,但下表给出了传统上推荐的试验力。

表4 推荐的维氏试验力

硬度试验 小负荷硬度试验 显微硬度试验
硬度符号 试验力F标称值(N) 硬度符号 试验力F标称值(N) 硬度符号 试验力F标称值(N)
HV 5 49.03 HV 0.2 1.961 HV 0.01 0.09807
HV 10 98.07 HV 0.3 2.942 HV 0.015 0.147
HV 20 196.1 HV 0.5 4.903 HV 0.02 0.1961
HV 30 294.2 HV 1 9.807 HV 0.025 0.2452
HV 50 490.3 HV 2 19.61 HV 0.05 0.4903
HV 100 980.7 HV 3 29.42 HV 0.1 0.9807
a 试验力标称值也可大于980.7 N

方法优缺点

优势:

  • 适用范围广:几乎不受试样硬度的限制,可测量从极软到极硬的各种材料。
  • 适合微小区域:能够测试薄板、小型试样、薄壁管、薄镀层以及硬化层。
  • 损伤小:压痕微小,在多数情况下不影响产品的功能或外观。
  • 硬度值连续:在HV 0.2及以上范围内,硬度值通常与试验力无关,可形成连续标尺。
  • 测量稳定:试样在试验力方向有限度的屈服不会造成测量错误。
  • 可换算应力:硬度值可以报告为应力值。

劣势:

  • 表面制备要求高:需要精心制备光洁的测试表面。
  • 测试耗时:测量对角线长度的过程相对耗时。
  • 压头易损:金刚石压头对撞击敏感。
  • 小压痕误差:当压痕很小时,硬度值对压头几何形状的偏差和表面制备质量非常敏感。
  • 对振动敏感:对振动非常敏感,尤其是在显微硬度范围内。
  • 操作者误差:显微镜读数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小负荷硬度测试中。

要获得精确可靠的维氏或努氏硬度数据,对样品制备、设备状态和操作技能都有极高要求。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材料硬度,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努氏硬度试验 (HK)

测试原理

努氏硬度试验与维氏硬度类似,但其金刚石压头形状更为特殊:一个底面为菱形的四棱锥,其对边夹角有特定规定(如图4)。压头在试验力 F 作用下压入试样表面,卸力后测量压痕的长对角线 d。努氏硬度值正比于试验力与压痕投影面积之比。

图4 努氏硬度试验的符号与名称

图5 努氏硬度试验的符号与名称

表5 努氏硬度试验的符号与名称

符号 定义
F 试验力 (N)
d 长对角线长度 (mm)
c 压头常数,关联压痕投影面积与长对角线长度的平方。c = tan(β/2)tan(γ/2),理想值为0.07028,其中α和β为金刚石棱锥顶点对边的夹角(如图4)
HK 努氏硬度 = 重力常数a × F / 压痕投影面积 = 0.102 × F / (cd²) = 1.451 F / d²
a 重力常数 ≈ 0.102

硬度值的表示方法

努氏硬度由符号HK表示,后跟代表试验力的数字和试验力持续时间。

示例:640 HK 0.1/20

  • 640:努氏硬度值为640
  • HK:努氏硬度符号
  • 0.1:施加的试验力为0.1 kgf (约0.9807 N)
  • 20:试验力保持时间为20秒(若不标注,则默认为10-15秒)

应用范围

努氏硬度试验常用于显微硬度测量,推荐的试验力见下表。

表6 推荐的努氏试验力

硬度符号 试验力F标称值 (N)
HK 0.01 0.09807
HK 0.02 0.1961
HK 0.025 0.2452
HK 0.05 0.4903
HK 0.1 0.9807
HK 0.2 1.961
HK 0.3 2.942
HK 0.5 4.903
HK 1 9.807

方法优缺点

优势:

  • 适合细长试样:压痕长短对角线比率约为7:1,特别适合测试线材等窄小试样。
  • 适合薄层/脆性材料:在相同对角线长度下,努氏压痕深度比维氏浅约四倍,因此更适合测试薄试样或镀层。同时,其压应力分布特点使其在测试陶瓷等脆性材料时不易引发开裂。
  • 可研究各向异性:努氏硬度值与长对角线的方向有关,因此可用于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
  • 损伤小:压痕微小,通常不影响产品功能或外观。
  • 适用范围广:几乎不受被测材料硬度的限制。

劣势:

  • 表面制备要求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制备足够光洁的测试表面。
  • 依赖试验力:硬度值对试验力有相当大的依赖性,且受表面制备质量影响尤为显著。
  • 压头易损:金刚石压头较为脆弱。
  • 对中要求高:为获得对称的压痕,需要精确对准测试表面,成本较高。
  • 测试耗时:测量对角线长度的过程耗时较长。
  • 读数困难:由于压头几何形状的原因,测量对角线长度比维氏试验更加困难。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