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显微学领域,我们所获得的图像本质上是样品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然而,无论是分析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还是理解微观结构的真实空间排布,三维信息都至关重要。那么,如何从二维的电镜照片中,窥探样品真实的三维世界?立体成像技术(Stereogram)为此提供了一种经典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核心原理巧妙地模拟了人眼的立体视觉机制。具体操作时,研究人员会以样品中心为倾转轴,进行一次中心倾转(eucentric tilt),将样品分别倾斜一个微小的角度(通常在 ±1° 至 10° 之间),并分别采集一幅显微照片。这样获得的两张在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图像,便构成了一对“立体像对”(stereo image pair)。
当这对图像被并排陈列,并以适当的间距进行观察时,我们的大脑能够将两幅图像中的视差信息合成为一体,从而感知到强烈的深度感和三维立体效果,样品的真实起伏与结构便跃然眼前,正如在图1中所展示的那样。这种方法虽然直观,但对观察者的经验有一定要求。
为了让三维效果更易于呈现,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制作“补色立体图”(anaglyph image)。该技术将两张显微照片分别赋予不同的颜色(经典的如红-蓝或红-绿),然后叠加在一起。观察者只需佩戴相应颜色的滤光眼镜,即可轻松地过滤掉多余信息,让双眼分别接收到对应视角的图像,从而产生逼真的三维视觉。
立体成像技术的价值远不止于定性的三维观察。图像对中,同一特征点在两张照片里的位置差异,即“视差”(disparity),与该点在样品表面的实际高度直接相关。通过精确计算整个视场内的视差分布,可以定量地反演出样品的表面轮廓和高度信息。更进一步,基于这些视差数据,可以利用算法对样品的完整三维结构进行重构。
无论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还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都可以通过采集立体像对来实现三维结构的解析,使其成为微观世界三维表征的一项基础而强大的工具。要获得一张信噪比高、结果可靠的立体像对,对样品倾转的精度、成像参数的稳定性和后期数据处理都有极高要求。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材料三维形貌分析,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