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材料科学的宏大叙事中,我们习惯于将固体划分为两大阵营:具有完美三维周期性结构的三维晶体,以及原子排列完全无序的非晶态物质。然而,真实世界远比这种二元划分复杂。在有序与无序的光谱两极之间,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这里栖居着一类被称为“近晶固体”(Paracrystalline Solids)的特殊材料。该术语最初用于描述晶体中的一种缺陷模型,但在此,我们将其范畴拓宽,用以指代所有介于理想晶体与完全非晶态之间的物质形态。
图1 一种典型的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图谱示意图,展示了零阶劳厄带(ZOLZ)盘、中心(0,0,0)盘内缺失的高阶劳厄带(HOLZ)菊池线以及来自高阶劳厄带的衍射。
高分子聚合物是这类材料的典型代表。它们由称为“单体”的原子团线性重复连接而成,构成了自然界与工业中绝大多数的大分子物质。高分子链固有的柔性以及链间相互缠结的倾向,使其在凝固时极易形成非晶态或玻璃态结构,难以实现完美的结晶。
因此,在高分子固体中,一种更为普遍的结构是结晶区与非晶区共存的形态,正如图2所示。其有序结构(若存在)通常仅在有限的范围内延伸,形成所谓的“中程有序”。对于这类中程有序的评估,干涉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手段。它利用材料不同相在折射率、双折射、旋光性等光学性质上的差异,将其转化为图像中的不同衬度或颜色,从而实现对微观相区的有效分辨。
图2 高分子固体中结晶区与非晶区共存的结构示意图
在晶体与玻璃态之间,还存在一些分子固体,其晶体学上的有序性仅在部分维度上得以保持,这类物质即为液晶。液晶分子通常是细长的刚性棒状结构,典型长度约为2.5 nm,截面略扁,尺寸约在0.6 nm × 0.4 nm。
液晶展现出多种不同有序度的相态。与两端完全有序的晶相和完全无序的非晶相不同,液晶的中间相态呈现出独特的结构特征:
这些独特的结构排列,会产生特征鲜明的X射线衍射图谱。因此,通过分析材料的衍射花样,我们便可以准确推断其所属的液晶相态。要精确解读这些复杂的衍射图谱,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区分不同相态间的细微差异。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材料结构分析,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准晶体(Quasicrystal)是一类更为奇特的非晶固体。它们在凝聚时没有形成周期性结构,但又并非完全无定形,而是拥有一种不同于传统晶体的特殊规律性。准晶体的基本单元具有五重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在经典晶体学中被认为是无法与任何长程有序结构兼容的。
然而,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尽管缺乏晶体学上的长程平移周期性,准晶体却能产生清晰、锐利的衍射斑点,正如在典型的选区电子衍射(SAD)图谱中所观察到的那样。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即便没有周期性的晶格,准晶体的内部原子依然排列在规则间隔的原子净面上。这种独特的、非周期的长程有序,颠覆了人们对固体结构的传统认知,为材料科学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