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学光谱学的分析框架中,光子能量是解锁物质微观信息的根本物理量。它如同一把标尺,度量着不同光谱技术所能探知的物质内部世界。虽然广义的电磁波谱覆盖了从射频(RF)波到γ射线的广阔范围,但传统的光学光谱学通常聚焦于从红外到紫外光的区域。
图1系统地描绘了主流光学光谱方法与光子能量、波长及频率的对应关系。从这张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能量的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激发不同的准粒子(或称量子),从而揭示出物质在特定能级上的信息。这些相互作用的起源各不相同,主要包括电子跃迁、分子振动,或是二者兼有的振动耦合(vibronic)过程。
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强度光源和高灵敏度探测器的出现,传统光学光谱技术的应用边界正在被不断拓宽。基于几乎相同的物理原理,这些技术的探测范围已经向两端延伸,低能端触及太赫兹(THz)波段,而高能端则深入到X射线区域。例如,在极紫外(30 - 250 eV)到软X射线(250 eV - 数 keV)范围内,光谱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尤为迅速,为材料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那么,不同能量的光子究竟对应着哪些微观过程?简而言之:
要精准地捕捉这些微观世界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一张信噪比高、结果可靠的图谱,对样品制备、设备参数配置、数据解读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能够确保每一次测量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材料光谱分析,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除了在能量(波长)维度上不断拓展,光学测量技术也在空间分辨率上追求极致。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便是一个典型范例,它巧妙地利用倏逝波来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束缚,实现了纳米尺度的光学成像与分析。
图1a,b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 (SNOM) 的两种典型装置示意图,其利用倏逝波进行成像:(a) 来自光纤探针的倏逝波;(b) 来自发生全内反射的玻璃板表面的倏逝波
上一篇:材料表征方法的分类体系与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