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活化分析(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NAA)是一种基于同位素特性的高灵敏度多元素分析技术,能够精准测定多种材料中约40种元素的总量。其核心原理在于,利用中子流辐照样品,使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原子核被激活,转变为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随后,通过精确测量这些活化产物在衰变过程中发射的伽马射线(γ射线)的能量与强度,即可实现对目标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此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分析过程完全基于元素的核物理性质,而非化学性质。这意味着分析结果不受元素化学价态或其化合物形态的影响。通常,中子源由核反应堆提供,而γ射线的探测则依赖于高纯锗(HPGe)半导体探测器。由于入射的中子和出射的γ射线都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NAA相比于众多其他分析方法,其基体效应和干扰问题要小得多,这在处理复杂基体样品时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
NAA主要有两种实施模式:
无论是INAA还是RNAA,该方法基本上不存在化学空白的问题。因为在辐照之后,只有由目标元素生成的放射性子产物才会产生分析信号。在RNAA流程中,为了提高分离效率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通常会在辐照后向样品中加入“载体”(即待测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当分离过程并非完全定量时,可以通过测量分离后剩余的载体量来确定每个样品的化学产率。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元素都含有一种或多种能在俘获中子后生成放射性子产物的同位素。分析流程如下:将样品在已知强度的中子场中辐照一段精确的时间,然后取出。经过设定的衰变时间后,利用γ能谱仪进行一系列测量。通过选择不同的衰变和测量时间窗口,可以有效增强或抑制具有不同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信号,从而优化特定元素的分析条件。采集到的数据是γ射线强度随能量变化的能谱,能量范围通常在70 keV到3 MeV之间。
对于RNAA,辐照后的样品几乎可以采用任何类型的化学分离手段。放射性核素的识别依据其特征性的γ射线能量和近似的半衰期这两个“指纹”信息。
在辐照和γ能谱测量条件保持恒定的前提下,样品的元素含量与经过衰变校正后的γ射线净计数率成正比。衰变校正计数率 (A0) 可由下式计算:
A0 = (λ * Cx * eλt1) / [(1 - e-λΔ)(1 - e-λT)]
其中:
理论上,任何能通过中子俘获产生γ射线发射的放射性子产物的元素都可以用NAA进行分析,这涵盖了约75种元素。然而,在实际的INAA应用中,通常能对多数样品中的30至45种元素进行定量。强度较弱的信号可能会淹没在γ能谱的康普顿散射背景噪声中,除非采用RNAA手段将目标元素分离出来。INAA的检出限变化范围可达六个数量级,主要取决于元素的核截面、中子注量率、衰变时间和探测效率等实验条件。
待测样品在辐照前需封装于聚乙烯或石英管中。典型的样品量在几毫克到一克之间,部分大型反应堆设施甚至可以辐照公斤级别的样品。由于中子和γ射线的高穿透性,对于克级以下的样品,尺寸效应通常可以忽略。但如果样品密度很高(如金属),或含有大量强中子吸收元素(如B, Li, Cd及某些稀土元素),则需要使用更小的样品量以减小中子自屏蔽效应。此外,样品中若含有金(Au)、钐(Sm)、铕(Eu)、钆(Gd)、铟(In)、钪(Sc)、锰(Mn)或钴(Co)这类极易被活化的元素,将会显著提高分析背景,从而恶化对其他元素的检出限。
放射性核素的身份由其γ射线能量和半衰期共同确定。一个经典的例子是51Ti和51Cr的区分。它们衰变后生成相同的稳定子核51V,因此发射的γ射线能量完全相同 (320.1 keV)。然而,它们的半衰期差异巨大:51Ti为5.76分钟,而51Cr为27.7天。那么,当这两种元素的伽马射线能量相近时,我们又该如何精确区分它们呢?答案就在于时间。在辐照后立即进行测量,观察到的320.1 keV能量信号几乎全部来自51Ti;而在辐照一天后再测量,该能量的信号则完全归属于51Cr。因此,即使样品中铬含量很高,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两次测量——一次在辐照后立即进行,另一次在一天后以相同条件进行,然后扣除51Cr的贡献——来精确测定钛的含量。许多放射性核素还会发射多个不同能量的γ射线,确认所有主要特征峰的存在是进行定性确证的有效手段。
要获得一张信噪比高、结果可靠的图谱,对样品制备、设备参数配置都有极高要求。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元素成分分析,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NAA的定量分析主要有三种方法:基本参数法、比较法,以及结合两者的k0法。其中,比较法提供了最直接的量值溯源路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比较法的操作流程是:将含有已知量待测元素的标准物质(标样)与未知样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辐照和测量。通过前述公式计算出标样和未知样的衰变校正计数率 (A0),然后通过下式计算未知样品中各元素的质量:
munk = mstd * (A0,unk / A0,std) * Rθ * Rφ * Rσ * Rε
其中:
这些R修正因子用于校正标样与未知样之间任何微小的实验条件差异,其值通常非常接近1。通过这种严谨的比较和校正,NAA能够提供高度准确且可溯源的定量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