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炉炼铁的严苛环境中,出铁沟是承载炽热铁水和熔渣的第一道屏障。其内衬材料不仅要抵御超高温的炙烤,更要承受铁水的高速冲刷与熔渣的化学侵蚀。在这种极端工况下,一种复合材料体系——氧化铝-碳化硅-碳质(Al₂O₃-SiC-C)浇注料,成为了保障生产连续性和安全性的关键。这种材料也被直观地称为出铁沟耐火浇注料。
其核心骨架根据主料的不同,分为两大技术路径:以刚玉为骨料的刚玉-碳化硅-碳质浇ducting料,和以高铝熟料为骨料的高铝-碳化硅-碳质浇注料。
构建高性能浇注料体系,始于对每一种原料近乎苛刻的筛选。
1. 刚玉骨料:纯净度的决定性影响
配方中采用的刚玉通常为电熔刚玉,如电熔致密刚玉、亚白刚玉(高铝刚玉)或棕刚玉。在众多指标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参数——碳含量,却扮演着生死攸关的角色。技术要求刚玉中的碳含量必须低于0.10%。
这背后的机理在于,刚玉中残留的碳往往以碳化铝(Al₄C₃)的形式存在。这种碳化物一旦与水接触,便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甲烷气体和氢氧化铝,导致刚玉颗粒自身粉化。这种“内伤”在施工加水搅拌时就已经埋下隐患,最终在烘烤阶段,衬体可能出现无法挽回的开裂或结构松散。因此,对原料粉化率小于1%的强制规定,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在这里,原料的纯度不再是简单的质量指标,而是决定最终衬体结构完整性的关键命门。
对于高铝-碳化硅-碳质浇注料,其选用的一级或特级高铝熟料,同样追求低杂质含量和优良的烧结状态。
要确保原材料,尤其是刚玉中的碳含量和潜在的粉化风险得到精确控制,依赖于严谨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这不仅需要专业的设备,更需要成熟的检测方法学和经验积累。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2. 碳化硅与碳质材料:功能互补
碳化硅(SiC)的引入,主要为了提升材料的抗侵蚀和抗氧化能力。通常选用SiC含量不低于97%的一级或二级黑色碳化硅。理论上,SiC晶粒越大,其性能越好。但受制于其天然的针柱状晶体形貌,很难获得理想的近球形颗粒,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碳化硅多以细颗粒和微粉的形式加入,以实现更优的填充效果。
碳质原料的选择则较为广泛,沥青、石墨、焦炭乃至废旧电极均可作为来源,其主要作用是降低熔渣对基质的润湿性,阻止其渗透。
3. 结合与辅助系统:确保施工与使用安全
该体系的结合剂采用氧化硅微粉与纯铝酸钙水泥构成的复合体系,属于凝聚-水化结合。为了保证材料的流动性,通常加入聚磷酸钠类化合物作为分散剂。
一个棘手的问题是,这种致密的材料体系透气性极差。在升温烘烤过程中,内部水分急剧蒸发,若无法及时排出,巨大的蒸汽压会直接导致衬体爆裂。为此,必须引入防爆剂,如金属铝粉、乳酸铝或防爆纤维等。然而,防爆剂的加入量是一把双刃剑,必须严格控制。过量添加会牺牲材料的体积密度和强度,从而削弱其抗侵蚀与抗冲刷的核心性能。
Al₂O₃-SiC-C浇注料的配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高炉规模和使用部位进行精细化调整。
q
值来优化材料的致密性。常规浇注料的q
值介于0.26-0.35之间;若要实现自流或半自流浇注,则需将q
值调整至0.21-0.26,以增加细粉含量,提升流动性。下表展示了大型高炉(>1000m³)出铁沟不同部位浇注料的典型理化性能,清晰地反映了这种分区设计的思路。
理化性能 | 主沟渣线 | 主沟铁线 | 支铁沟 | 渣沟 |
---|---|---|---|---|
w(Al₂O₃)/% & w(SiC)/% | 56-60 & 15-30 | 75-70 & 12-15 | 70-72 & 12-15 | 65-68 & 15-18 |
体积密度 / g·cm⁻³ | ||||
110°C, 24h | 2.9-3.0 | 2.9-3.0 | 2.75-2.80 | 2.65-2.70 |
1450°C, 3h | 2.85-2.90 | 2.85-2.95 | 2.70-2.75 | 2.60-2.65 |
耐压强度 / MPa | ||||
110°C, 24h | 35-40 | 35-40 | 30-35 | 25-30 |
1450°C, 3h | 50-60 | 45-65 | 35-40 | 35-40 |
抗折强度 / MPa | ||||
110°C, 24h | 4.0-8.0 | 4.5-5.5 | 5.0-6.0 | 6.0-7.0 |
1450°C, 3h | 6.0-7.0 | 5.5-7.0 | 8.0-10.0 | 7.0-8.0 |
热态抗折强度 / MPa (1450°C) | >1.5 | >2.5 | >3.0 | >1.5 |
烧后线变化率 / % (1450°C, 3h) | +(0.1-0.2) | +(0.1-0.3) | +(0.1-0.2) | +(0.1-0.2) |
这种高性能浇注料既可现场浇筑施工,也可预先制成预制件,为快速抢修和更换提供了便利。其最终的使用寿命,与原料品质、配方设计和施工质量紧密相关。在大型高炉的应用实践中,采用优质刚玉-碳化硅-碳质浇注料构筑的主沟衬里(厚度约450-500 mm),一次性通铁量通常可达10万至15万吨。通过中途的补浇或喷涂维护,总通铁量甚至可以突破30万吨,充分展现了其作为现代高炉“生命线”的卓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