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玻璃熔窑的炽热心脏,材料的每一次失效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尤其是与高温玻璃液直接接触的部位,对耐火材料的抗侵蚀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任何微小的缺陷,如气泡、结石或斑痕,都可能沿着生产线被放大,最终影响终端产品的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密锆英石砖凭借其卓越的性能,成为了守护玻璃纯净度的关键角色。
当我们将显气孔率控制在11%以下时,我们便得到了所谓的“致密锆英石制品”。这种材料并非仅仅是密度高,其背后是一系列优异特性的集合:强大的高温强度和出色的抗玻璃液侵蚀能力。这使其成为玻璃熔窑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广泛应用于池底铺面、拱角、胸墙、测温孔乃至观察孔等关键结构。特别是在熔制工艺要求极高的玻璃纤维和硼硅酸盐玻璃池窑中,致密锆英石砖更是内衬材料的首选。
行业标准为致密锆英石砖的性能划定了清晰的界限。以JC/T 495-92(96)标准为例,它将玻璃熔窑用致密锆英石砖分为两大牌号:高致密型(ZSG)和致密型(ZSZ)。
二者的核心区别在于致密程度:
除了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同样至关重要。标准要求ZrO₂含量不低于64.0%,而有害杂质如FeO的含量则被严格限制在0.40%以下。在力学性能上,其常温抗压强度需超过392 MPa,荷重软化起始温度则不应低于1650°C。这些硬性指标共同构筑了致密锆英石砖在极端工况下的性能基石。
要实现如此低的显气孔率和高致密度,其制备工艺必然有其独到之处。通常,这需要采用全细粉原料,并结合特定的成型与烧结技术。
1. 原料准备:一切始于微米级的精细
原料的粒度分布是决定最终成品微观结构的第一步。理想的锆英石精矿粉末,其粒径通常要求小于0.125 mm。一个典型的分布可能是:60%以上的颗粒小于0.066 mm,而0.088 mm至0.125 mm的粗颗粒占比较小。若原料粒度不符合要求,则必须经过球磨等精细研磨,再通过喷雾干燥造粒,以获得流动性与填充性俱佳的粉料。
2. 成型技术:等静压与浇注法的对决
成型是赋予坯体初始形态和密度的关键环节。在致密锆英石砖的生产中,等静压成型技术,特别是湿袋法冷等静压,被认为是制造顶级产品的首选。
与传统的模压或浇注成型相比,等静压成型的优势是压倒性的。在180-250 MPa的超高压力下,压力通过液体介质均匀地作用于坯体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无死角”的加压方式,带来了几个核心好处:
当然,泥浆浇注法也是一种可选路径,尤其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的制品。但从性能数据对比来看,等静压成型在致密化程度上更胜一筹。例如,采用等静压成型的产品,其显气孔率可以稳定控制在0.3%左右,体积密度轻松达到4.25 g/cm³以上;而泥浆浇注法生产的高致密型产品,显气孔率通常在0.5%左右,体积密度约为4.35 g/cm³。
3. 烧结:添加剂与温度的协同
为了在1500-1600°C的烧成温度下促进致密化,微量烧结添加剂的引入至关重要。加入0.5%至1.5%的TiO₂是一种常见做法。更优化的方案是采用TiO₂-Al₂O₃-MgO复合添加剂,它能更有效地促进晶界扩散和液相烧结,从而在更低的温度或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完全致密化。
从原料的精细控制,到成型方法的选择,再到烧结工艺的优化,每一个环节都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尤其是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要确保每一批次的致密锆英石砖都能稳定达到ZSG级别的严苛标准,依赖的不仅仅是成熟的生产工艺,更是对全流程质量控制的严格执行。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致密锆英石砖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与玻璃液接触时表现出的惰性。它不易被侵蚀,更不会向玻璃液中引入二次缺陷。因此,它的主要战场就是玻璃熔窑中与熔融玻璃直接接触的各个部位。
在要求极高的“E”玻璃(无碱玻璃)纤维窑和各类硼硅酸盐玻璃窑中,它的应用尤为广泛。除了用作澄清部和工作部的池底铺面砖,它还可以胜任料道盖、后墙以及投料口周边等易受冲刷和侵蚀的区域。实践证明,采用体积密度在4.0-4.2 g/cm³、显气孔率在0.5-2.0%的高品质致密锆英石砖,能够显著延长窑炉使用寿命,并保证玻璃产品的长期稳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