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氧化铝陶瓷成型:真空挤出与等静压,工艺路线的深度权衡

日期:2025-07-11 浏览:51

氧化铝陶瓷成型:真空挤出与等静压,工艺路线的深度权衡

决定氧化铝陶瓷最终性能的,除了化学配方,更关键的在于成型工艺。同样的α-氧化铝粉料,通过不同的成型路径,其微观结构、密度和机械强度可能天差地别。在众多成型技术中,真空挤出成型和等静压成型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但应用广泛的思路:前者是塑性成型的经典,后者则是粉末干压的性能巅峰。

真空挤出成型:连续化生产的成本效益之选

对于棒、管、环以及各类多孔陶瓷等具有连续截面形状的制品,真空挤出成型提供了一条高效且经济的制造路径。其核心逻辑是将陶瓷粉料转化为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泥料,再通过模具挤压成型。

这一过程的起点是精心的混料。以高纯度的烧结α-氧化铝微粉为主体,辅以适量的助烧剂、增塑剂和润滑剂。工艺细节颇为讲究:在真空练泥机中,首先投入α-氧化铝微粉,在搅拌中缓缓加入约3%的油酸及其他预调配的塑化剂。整个体系的含水量被严格控制在18%至20%之间,以获得最佳的可塑状态。

仅仅混合均匀还远远不够。一个关键步骤是“困料”:将混合好的泥料在密封容器中静置至少三天(室温不低于20°C)。这一看似简单的等待,实则是为了让水分和各类有机添加剂在分子尺度上充分、均匀地渗透和分布,消除内应力,赋予泥料优异且稳定的塑性。成型前,通常还需进行二次混料并微调水分。

通过真空挤泥机挤出的坯体,质地柔软,必须轻放于带有特定凹槽的专用托板上,防止变形。干燥过程是另一个挑战,必须缓慢进行。超过两天的自然干燥,再辅以温和的加热干燥,最终将坯体残余水分降至0.5%以下,是防止开裂的关键。对于管状制品,常采用吊挂方式装窑烧成,在1700 ~ 1750°C的高温下保温2至4小时,完成致密化。

等静压成型:追求极致密度与复杂构型

当制品对密度、均匀性和力学性能有更高要求,或者形状更为复杂时,等静压成型便成为首选。这是一种干法成型技术,其原理是将粉料置于柔性模具中,通过液体或气体介质施加均匀的超高压力,使粉末压实成型。

与塑性成型完全不同,等静压成型所用的原料必须是经过压力式喷雾造粒处理的干燥粉料。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原始微粉的流动性极差,无法均匀填充模具。造粒工艺本身就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工程:在高速搅拌筒中,将α-氧化铝微粉与占粉料重量80%~100%的纯净水、4%~5%的聚乙烯醇(PVA)饱和水溶液、0.5%~1.0%的乳化石蜡以及其他润滑、消泡助剂充分混合成浆料。随后,浆料被送入喷雾干燥塔,在420°C的热风中瞬间干燥成球形颗粒。

高质量的造粒粉是等静压成功的基础。其关键指标包括:含水率低于0.1%,堆积密度在0.8 ~ 1.02 g/cm3之间,而安息角小于28°则意味着粉料具有极佳的流动性。理想的粒度分布(例如,大于100目占47%~60%,100~150目占30%~70%)确保了粉体在模具内的高效堆积。

在成型阶段,使用橡胶或乳胶模具,并需精确计算高达30%~40%的放尺率(综合了粉末压缩比、烧成收缩及加工余量)。在120至200 MPa的巨大且均匀的压力下,造粒粉被紧密压实。由于粉料填充均匀、压力高,所获得的坯体不仅质量稳定,其体积密度和生坯强度也远超其他成型方法。

对于大型或高性能的氧化铝制品,烧结过程更为漫长。通常在1700 ~ 1750°C的温度下,保温时间长达15至20小时,整个烧结周期甚至可能持续10到15天,以确保完全致密化并避免热应力导致的缺陷。

等静压成型的成功几乎完全取决于前期造粒粉的质量控制。粉体的粒度分布、安息角、含水率和堆积密度等参数,并非只是生产记录上的数字,它们直接预示了最终产品的密度均匀性、收缩一致性和成品率。如何精确表征这些粉体特性,并将其与最终的烧结体微观结构和性能建立关联,是研发和品控中的核心挑战。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