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氧化锆的“脾气”:深入解析其晶型转变与相变增韧机理

日期:2025-07-09 浏览:33

氧化锆的“脾气”:深入解析其晶型转变与相变增韧机理

氧化锆(ZrO2),作为一种关键的先进陶瓷材料,其卓越的性能背后隐藏着一种独特的物理现象——晶型转变。这种转变既是其应用潜力的核心,也是其制造过程中必须克服的巨大挑战。理解并驾驭ZrO2的这种“脾气”,是解锁其全部性能的关键。

ZrO2在不同温度下以三种不同的晶体结构存在:低温下稳定的单斜晶相(m-ZrO2)、中高温下稳定的四方晶相(t-ZrO2)以及在更高温度下才出现的立方晶相(c-ZrO2)。这三种晶型的密度依次递增,分别为m-ZrO2的5.826 g/cm3,t-ZrO2的6.10 g/cm3,和c-ZrO2的6.27 g/cm3

灾难性的相变:马氏体转变及其后果

问题的核心在于单斜相与四方相之间的可逆转变。当加热纯ZrO2时,它会在大约1100至1200°C的温度区间内,由m-ZrO2转变为t-ZrO2。然而,在冷却过程中,这个转变并不会在相同温度下发生。由于新相晶核难以形成,转变被延迟到950至1000°C才发生。这种温度上的滞后现象是该相变的特征之一。

更为关键的是,这个转变的本质。t-ZrO2向m-ZrO2的转变是一种不涉及原子扩散、仅通过晶格瞬间重排完成的位移式相变。其机制与碳素钢中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极为相似,因此在材料学中,这一过程常被直接称为“马氏体相变”。

这种转变的致命弱点在于其剧烈的体积效应。从密度较高的t-ZrO2(6.10 g/cm3)转变为密度较低的m-ZrO2(5.826 g/cm3),会伴随着高达4.7%的体积膨胀。在一个已经烧结成型的陶瓷体内,这种瞬间发生的巨大体积变化会产生毁灭性的内部应力,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材料开裂甚至粉碎。因此,任何含有纯ZrO2的材料,在生产和使用中都必须直面这一难题。

驾驭之道一:稳定化策略

既然相变是问题的根源,那么最直接的思路就是抑制它。通过在ZrO2中引入特定的金属氧化物作为稳定剂,如氧化镁(MgO)、氧化钙(CaO)或氧化钇(Y2O3),可以形成固溶体,从而在室温下稳定住高温的立方晶相或四方晶相。

在众多稳定剂中,Y2O3的效果尤为突出。从ZrO2-Y2O3二元相图中可以看出,两者形成的立方固溶体稳定区域非常宽广。例如,当在ZrO2中固溶约12%(摩尔分数)的Y2O3时,所形成的立方固溶体即使冷却到300°C以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从而彻底规避了破坏性的马氏体相变。这种材料被称为完全稳定氧化锆(FSZ),它虽然牺牲了韧性,但换来了优异的热稳定性和离子导电性。


图1-17 ZrO2-Y2O3相图

驾驭之道二:变害为宝的相变增韧

一种更为精妙的策略,不是完全抑制相变,而是巧妙地利用它。这就是所谓的“相变增韧”机制。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精确控制ZrO2的晶粒尺寸并将其弥散在其他陶瓷基体(如刚玉、莫来石或稳定的立方ZrO2)中,利用基体的约束应力,将高韧性的t-ZrO2以亚稳态的形式保留到室温。

这种亚稳态的t-ZrO2颗粒就像是预设的“能量陷阱”。当材料内部出现微裂纹并开始扩展时,裂纹尖端附近的高度应力场会立即触发这些亚稳态的t-ZrO2颗粒发生马氏体相变,转变为m-ZrO2。这个过程伴随着局部的体积膨胀,对裂纹尖端产生强大的压应力,从而有效地阻止或偏转裂纹的进一步扩展,使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热震性得到惊人的提升。

要成功实现相变增韧,必须满足几个苛刻的条件:保证材料中可相变的亚稳态四方相有足够高的体积分数,同时确保ZrO2颗粒与基体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尽可能小,以避免在冷却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初始应力。

因此,对氧化锆基陶瓷材料的质量控制,特别是通过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进行的氧化锆性能检测与相变增韧分析,成为确保产品可靠性的关键环节。精确测定材料中m相、t相和c相的相对含量,是评估其力学性能和稳定性的核心依据。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