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温工业窑炉中,耐火材料的抗热震剥落性能是决定其使用寿命和窑炉运行稳定性的关键。传统高铝砖虽然性能优良,但在剧烈温度波动下仍易出现剥落损坏。为应对这一挑战,抗剥落高铝砖应运而生。这种耐火制品以高铝矾土为基底,通过精细控制的工艺,创造性地引入少量氧化锆(ZrO2)作为关键改性组分,从而在微观结构层面构建起独特的抗剥落机制。
其制备工艺的核心在于配方与结构的双重设计。除了高铝矾土和氧化锆,配料中还包含复合结合剂与特定添加剂。通过对泥料颗粒级配的严密控制,再经过高压成型和高温烧成,最终得到这种性能特化的耐火材料。引入ZrO2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其在单斜晶系与四方晶系之间的相变效应,该效应能够有效提升材料抵抗温度骤变的能力。
抗剥落高铝砖的优异性能,根植于其由ZrO2诱导形成的复杂而精巧的微观结构。那么,氧化锆的引入究竟是如何在微观层面赋予材料如此优异的抗剥落性能的?岩相分析揭示了其内在的协同机制。
其抗剥落机理并非依赖单一因素,而是四种微观结构特征协同作用的结果:
应力缓冲的微裂纹网络:在显微结构中,ZrO2集合体的周围存在着大量预设的微裂纹。这些集合体与周边的刚玉、莫来石晶相之间存在清晰的间隙,甚至呈现“间隙脱皮”的形态。较大的ZrO2晶体自身及周围也伴生有放射状的微裂纹。这个看似缺陷的结构,实则是一个高效的应力耗散系统。当材料受到热冲击产生应力时,这些微裂纹能够吸收并分散能量,有效阻止了宏观裂纹的形成与扩展。
独特的能量传递路径:发育良好的ZrO2集合体倾向于形成柱状,并在三维空间中交错叠加,构成一种乱层的空间分布。晶体之间形成的1~5 μm的细小狭缝,构建了迂回曲折的沟通网络。这种结构使得应力在传递过程中路径被极度复杂化,难以形成应力集中,从而有利于应力的均匀传递与逸散。
原位反应形成的复合增强结构:材料在烧成过程中,作为锆源的锆英石(ZrSiO4)会与周围的氧化铝(Al2O3)发生原位反应,生成ZrO2和纤维状的莫来石。新生成的ZrO2晶体如钉扎点一般,有效抑制了纤维状莫来石和板柱状刚玉晶粒的过度长大,并被这些交错的晶相所包裹,形成了一种牢固的复合增强网络结构。这种刚玉、莫来石与ZrO2相互交错、彼此制约的结构,极大地提升了材料的高温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深入表征这些复杂的微观结构,并将其与材料的宏观性能精准关联,是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中的核心环节。这需要借助精密的岩相分析、SEM等检测手段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数据解读。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岩相分析与性能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得益于上述独特的微观结构,抗剥落高铝砖在宏观性能上表现出显著优势。它不仅具备出色的抗剥落能力,还继承并强化了高铝质材料的其它关键特性,例如:
下表1详细列举了两种典型抗剥落高铝砖(GKBL-70与KBL-70)的关键性能指标,直观展示了引入ZrO₂所带来的性能提升。
表1 抗剥落高铝砖性能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
---|---|---|
GKBL-70 | KBL-70 | |
Al2O3 / %, ≥ | 70.0 | 70.0 |
ZrO2 / %, ≥ | 6.0 | — |
Fe2O3 / %, ≤ | 1.5 | 1.5 |
体积密度 / (g/cm3), ≥ | 2.55 | 2.55 |
显气孔率 / %, ≤ | 22 | 20 |
常温耐压强度 / MPa, ≥ | 60 | 60 |
荷重软化温度 T0.6 / °C, ≥ | 1470 | 1470 |
热震稳定性 (1100°C, 水冷) / 次, ≥ | 20 | 15 |
从数据对比中可以清晰看到,含ZrO₂的GKBL-70在热震稳定性(1100°C水冷)指标上达到了≥20次,显著优于不含ZrO₂的KBL-70(≥15次),这直接验证了锆增韧技术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