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转炉的炉衬,作为钢铁冶炼流程中容纳超高温熔池的核心构件,其服役环境极为严苛。炉衬的寿命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其损毁过程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物理磨损、化学侵蚀与热应力冲击三者复杂交织的结果,最终表现为炉衬的冲刷、熔蚀乃至热剥落。
转炉内部并非一个均质的反应器。从炉口到炉底,每个区域的工作条件、温度梯度和物料冲刷强度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工况的异质性,决定了炉衬的设计必须采取“分区筑衬,因地制宜”的精细化策略,即针对不同部位的损毁特点,选用具备特定优势性能的耐火材料。镁炭砖(Magnesia-Carbon Brick)因其优异的抗渣性、高导热性和良好的抗热震性,成为现代转炉炉衬的支柱材料。
一套长寿、稳定的转炉炉衬,其设计的精髓在于对各区域损伤机制的深刻理解,并以此为据,精准匹配镁炭砖的性能指标。
1. 炉口与炉帽:热冲击与气流冲刷的前沿
炉口和炉帽区域是转炉的“门户”,直接承受高温含尘炉气的剧烈冲刷和熔渣的无情喷溅。在冶炼间歇期,该区域又会暴露在空气中,经受急剧的温度变化,从而引发强烈的热冲击。清理粘附于此的渣钢时,不可避免的机械撞击也对其造成物理损伤。
因此,该区域对耐火材料的要求极为苛刻:
基于以上要求,具备高的高温强度和优异抗热震性的镁炭砖是此部位的首选。
2. 装料侧:机械撞击与冲刷的重灾区
装料侧是炉衬结构中最为脆弱的环节之一。废钢入炉时的猛烈撞击、高温铁水兑入时的强烈冲刷,构成了对炉衬的极端物理挑战。同时,钢水和炉渣的化学侵蚀也一刻不停。这种机械与化学的双重夹击,使得该区域的损毁速度极快。
这里的选材策略必须聚焦于:
为此,通常选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兼具高抗侵蚀和高抗热震性能的特种镁炭砖进行砌筑。
3. 出钢侧:相对温和但持续受热
与装料侧相比,出钢侧受到的机械冲击和热震影响要小得多。其主要的损毁机制来自于出钢过程中高温钢水的持续热冲刷。因此,可以采用与装料侧同级别的耐火材料,但出于成本和结构优化的考量,其砌筑厚度可适当减薄。
4. 耳轴区:氧化与侵蚀的裸露地带
两侧的耳轴部位因结构特殊,在吹炼过程中,其表面的耐火材料难以被渣层有效覆盖和保护。这就使其直接暴露在炉气气氛下,不仅要承受钢水和熔渣的侵蚀,还要面对气流的冲刷和氧化。衬砖中的碳极易在此处被氧化,导致结构疏松、强度下降,加速损毁。该区域一旦损坏,修补难度极大。
选材的关键指向:
5. 渣线区:熔渣侵蚀的“主战场”
渣线是炉衬与熔渣长时间、大面积接触的区域,是化学侵蚀最剧烈的地带。尤其是排渣侧的渣线,由于熔渣的剧烈搅动和化学反应,其侵蚀速率远高于出钢侧。因此,排渣侧渣线部位的损毁,往往是决定转炉整体寿命的关键瓶颈。
该区域的材料选择只有一个核心目标:极致的抗侵蚀性。通常会选用MgO含量高、石墨纯度高且气孔率低的顶级高抗侵蚀性镁炭砖。确保耐火材料各项理化指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对采购的镁炭砖进行严谨的理化性能检测,如体积密度、显气孔率、耐压强度以及抗渣性测试,是保障炉衬达到设计寿命的前提。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理化性能,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6. 熔池:相对稳定的“安全区”
熔池底部在吹炼过程中虽然也受到钢水的冲刷,但相比炉身其他部位,工况相对温和。特别是现代转炉普遍采用的溅渣护炉技术,会在炉底形成一层保护性渣层,有时甚至会导致炉底“上涨”。因此,熔池部位可以采用性能要求相对不那么苛刻的普通镁炭砖。
7. 出钢口:高温冲刷与温度骤变的复合考验
出钢口是钢水流出的唯一通道,其损毁机理兼具复杂性与严重性。它不仅要经受高温钢水和炉渣的高速冲刷与侵蚀,还要在出钢前后承受剧烈的温度波动。这导致出钢口砖损毁迅速,成为需要频繁修补或更换的部件。
此处的砌筑材料需具备:
实践中,常采用整体式或组合式的镁炭质出钢口砖,其材质、结构都经过特别优化,以最大限度延长使用寿命。
图1. 转炉出钢口用耐火材料示意图
为了实现上述分区筑衬的策略,耐火材料供应商开发了不同牌号的镁炭砖。下表列举了部分用于转炉不同部位的镁炭砖的典型理化指标,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性能设计的差异化。
表1 转炉用镁炭砖典型理化指标
牌 号 | 材质 | 使用部位 | w(MgO)/% | w©/% | 显气孔率/% | 体积密度/g·cm-3 | 耐压强度/MPa |
---|---|---|---|---|---|---|---|
MT-14B | 镁炭砖 | 炉底、炉帽 | ≥74 | ≥14 | ≤3 | ≥2.95 | ≥35 |
MT-14A | 镁炭砖 | 炉帽、出钢口 | ≥76 | ≥14 | ≤3 | ≥2.95 | ≥40 |
MT-18A | 镁炭砖 | 炉身、耳轴、熔池 | ≥72 | ≥18 | ≤3 | ≥2.92 | ≥40 |
MT-10A | 镁炭砖 | 出钢口 | ≥80 | ≥10 | ≤4 | ≥3.00 | ≥40 |
GQ-1 | 镁炭砖 | 供气砖 | ≥70 | ≥15 | ≤5 | ≥2.85 | ≥35 |
GQ-2 | 镁炭砖 | 供气砖 | ≥85 | ≥6 | ≤5 | ≥2.95 | ≥40 |
例如,用于耳轴的MT-18A,其碳含量高达18%,以增强抗氧化和抗热震能力。而用于出钢口的MT-10A,则追求极致的致密(体积密度≥3.00 g·cm-3)和高MgO含量(≥80%)以抵抗侵蚀。这种基于损毁机理的材料性能“定制化”,正是现代长寿高效转炉炉衬技术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