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钢铁冶金流程中,铁水预处理是确保最终钢材品质、特别是生产高洁净度钢种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中,脱硫操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硫作为钢中的有害元素,会显著恶化其韧性、焊接性与抗腐蚀能力。因此,选择高效且经济的脱硫剂与工艺,是所有钢铁工程师面临的核心课题。
铁水预处理体系中,除了脱硫,还涉及脱硅和脱磷。这些反应通常以氧化物为核心,辅以各类熔剂(如石灰、苏打)和活化剂(如萤石、氯化钙)协同作用,旨在形成稳定的硅酸盐和磷酸盐炉渣,并优化熔渣的物理化学性能。
回到脱硫本身,目前工业界主流的脱硫剂主要可以归为四大技术路线:石灰粉系、碳化钙系、钝化镁系以及苏打粉系。每一种方案都带有其鲜明的技术烙印和经济性考量,其优劣势直接决定了其在特定生产条件下的适用性。
表1 四大主流脱硫剂体系的性能权衡
脱硫剂体系 | 优势分析 | 劣势分析 |
---|---|---|
石灰粉系 | 成本极具竞争力,对炉衬等耐材的侵蚀轻微,扒渣操作相对简便 | 脱硫反应效率偏低,处理过程温降与铁损较大,且易因吸潮而失效 |
碳化钙系 | 脱硫效率高,过程产生的渣量少,温降可控,能有效抑制回硫现象 | 对水分极其敏感,储运及使用不当存在爆炸风险,对安全管理要求苛刻 |
钝化镁系 | 脱硫能力卓越,单位吨铁消耗量低,渣量少,温降和铁损都较低 | 在高温区脱硫效率下降,对喷吹深度要求高,且自身价格不菲 |
苏打粉系 | 成本低廉 | 脱硫效率不尽人意,温降显著,易造成环境污染,且炉渣稀薄,扒渣困难 |
从表1中不难看出,传统的脱硫剂选择本质上是一场成本、效率与安全之间的艰难平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求更高效率、更低消耗的新型脱硫技术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驱动力。
为了突破传统方法的瓶颈,业界发展出了单吹颗粒金属镁的铁水预处理技术。该技术是在共吹法(例如镁+石灰混吹)的基础上演进而来,通过完全取消碳化钙等辅助剂,仅使用颗粒镁作为脱硫剂,实现了生产成本的优化和脱硫性能的飞跃。实践表明,该方法可将铁水中的硫含量稳定降至0.001%(10 ppm)以下的超低水平,同时金属镁的利用率能够迫近95%,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都十分显著。
其高效脱硫的机理根植于金属镁独特的物理化学行为。当颗粒镁通过喷枪注入高温铁水时,它会经历一个迅猛的相变过程:
Mg(s) → Mg(l) → Mg(g) → [Mg]
这意味着,固态的镁颗粒首先熔化,紧接着迅速气化,最终以原子状态溶解于铁液中。正是这个气化过程,让镁蒸气在载气的强烈搅拌作用下,与铁水中的溶解硫 [S]
实现了极大的接触面积和高效的传质,从而促使脱硫反应 Mg(g) + [S] = MgS(s)
剧烈而充分地进行,最终形成固态的硫化镁(MgS)进入炉渣。
在追求深度脱硫的道路上,除了以化学药剂为核心的喷吹法,以机械搅拌为特征的KR(Kambara Reactor)法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工业实践。单吹颗粒镁工艺与KR法相比,其优势在于设备相对简单,基建投资门槛较低。从效果上看,镁喷吹法能达到更高的脱硫率、更低的终点硫含量、更小的处理温降和铁损。
然而,喷吹法也存在其固有的短板,最主要的就是反应动力学条件相对较差。气流的搅拌效果终究难以与机械搅拌的强制对流相比。有研究数据佐证,在同样使用氧化钙(CaO)作为脱硫剂的条件下,KR搅拌法的脱硫速率几乎是喷吹法的四倍。此外,颗粒镁本身的高昂价格也始终是限制其更广泛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两种主流工艺的差异,我们可以参考武钢二炼厂在同等处理容器(100吨铁水包)下的实际运行数据。
表2 KR搅拌法与纯镁喷吹工艺的性能实测对比
指标 | KR法 | 纯镁喷吹 |
---|---|---|
处理容器 | 100t | 100t |
核心脱硫剂 | CaO | Mg |
脱硫剂消耗 / (kg·t-1) | 4.69 | 0.33 |
脱硫率 / % | 92.5 | ≥95 |
处理时间 / min | 5 | 5~8 |
最低硫含量 / % | ≤20×10-4 | ≤10×10-4 |
处理温降 / °C | 28 | 8.12 |
铁损 / (kg·t-1) | 15.4 | 7.1 |
数据来源 | 武钢二炼 | 武钢二炼 |
数据清晰地揭示了两者间的核心差异:
如何精确评估不同工艺路线带来的实际温降、铁损以及终点成分的微量变化,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艺优化和成本核算,对每一个钢铁企业的质量控制部门都构成了挑战。这恰恰是专业检测与数据分析服务的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冶金材料成分分析,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最终,选择纯镁喷吹还是KR法,并非一个简单的技术优劣判断,而是一个综合了目标钢种质量要求、生产节奏、运营成本以及资本投入等多维度因素的战略决策。对于追求极致洁净度和性能的钢种,纯镁喷吹法的优势无可替代;而对于大宗普钢产品,结合了成本优势的KR法则可能依然是更具经济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