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氩氧脱碳法(AOD)精炼不锈钢的工艺中,炉衬耐火材料的寿命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与运行效率。炉衬的损毁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一个涉及冶金过程、炉渣化学以及物理冲刷的复杂劣化过程。深入剖析其侵蚀机理,是制定有效延长炉役周期策略的基础。
AOD炉的精炼过程与造渣制度,是驱动耐火材料化学侵蚀的核心动力。侵蚀行为在脱碳期和还原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冶炼的脱碳初期,一个关键的化学反应是钢液中的硅(Si)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硅(SiO2),并进入炉渣。这导致炉渣的碱度(通常以n(CaO) / n(SiO<sub>2</sub>)
的比值来衡量)显著降低,小于1。这种酸性渣具有黏度低、流动性好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对氧化镁(MgO)处于高度不饱和状态。
这种化学上的“不饱和”状态,会驱动炉渣从镁质或镁铬质炉衬中“抽取”MgO,试图达到化学平衡。结果便是炉衬中的MgO被不断熔解,造成材料的持续蚀损。可以说,在脱碳初期,炉衬正经受着来自低碱度炉渣的严重化学攻击。
随着脱碳过程进入末期,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CaO)等造渣材料,炉渣的碱度得以回升,黏度也随之增大。此时,炉渣中MgO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其对耐火材料的侵蚀作用也大大减弱。
进入还原期,为了从炉渣中和砖中回收有价值的氧化铬(Cr2O3),需要加入硅铁合金作为还原剂。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3Si + 2Cr₂O₃ = 3SiO₂ + 4Cr
这个反应虽然成功回收了铬,但它同时也在炉衬内部制造了破坏。渣中的Cr2O3和炉衬耐火材料晶格中的Cr2O3都会被还原。这一过程直接破坏了耐火材料颗粒之间的结合基质,使得原本被牢固锁定的MgO颗粒变得松动。在高温熔渣和钢水的搅动冲刷下,这些失去根基的MgO颗粒很容易脱落,进入钢水中,从而造成材料的宏观侵蚀。
除了分阶段的化学侵蚀,在整个炉役期间,还存在着更为普遍的侵蚀模式。
炉渣对耐火材料基质的持续侵蚀,会逐渐削弱耐火骨料(大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即使没有强烈的化学反应,在钢液的湍流作用下,这些骨料也会被机械地冲刷和磨损掉。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材料固有的气孔。这些微观通道为熔渣的渗透打开了方便之门。炉渣沿着气孔深入砖体内部,与基质发生反应,形成一层厚厚的、物理性质与原始材料截然不同的“变质层”。当炉温发生剧烈波动时,变质层与基材之间因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产生巨大应力,极易导致大块的剥落损毁。
而在风口区域,情况则更为严峻。这里是气流和钢液搅动最剧烈的位置,耐火材料承受着持续的高强度机械冲刷和熔蚀,是整个炉衬中最易损毁的薄弱环节。
要提升炉衬的整体使用寿命,必须从材料和工艺两个维度进行系统性优化。
在材料选择与炉衬设计上,目前主要采取两种应对措施。其一是针对侵蚀最快的风口区和渣线区,在设计上直接加大工作衬的厚度。这种简单而有效的“补强”措施已被广泛采用,对均衡炉衬各部位损毁速度、提升整体寿命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二则是选用性能更优异的耐火材料。这要求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高温化学稳定性,还需要具备优异的抗热震性和致密的微观结构。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性能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在冶炼工艺的精细化调控方面,同样大有可为:
归根结底,AOD炉衬的寿命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工程师对材料科学与冶金工艺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并通过两者的协同优化,找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