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OB(Composition Adjustment by Sealed Argon Bubbling with Oxygen Blowing)精炼工艺中,隔离罩是确保精炼效果与操作安全的核心部件。然而,其工作环境极为苛刻,对耐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严峻挑战。隔离罩通常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均采用耐火浇注料整体浇筑,但在材料体系的选择上,展现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和地域特点。
隔离罩上部主要经受高温辐射和烟气侵蚀,其工况相对温和。在这一区域,欧洲钢厂倾向于采用添加Cr2O3的高铝低水泥浇注料,利用Cr2O3形成的固溶体来提升材料的抗侵蚀性能。而国内则更多地选择技术成熟、成本可控的低膨胀Al2O3-SiO2系浇注料。尽管技术路径不同,但这两种方案均能确保上部隔离罩的使用寿命稳定在100炉次以上。
真正的挑战在于隔离罩的下部。在精炼过程中,下部结构需要浸入钢水约300mm深。同时,钢包底部的透气砖持续吹入氩气,剧烈搅动钢水和熔渣,对浸入的隔离罩下部形成强烈的冲刷与侵蚀。这一区域是整个装置损毁最快的薄弱环节。
针对这一核心痛点,业界探索出不同的材料优化方向:
这两种方案目标一致,即提升下部罩体的耐用性,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寿命同样能达到100炉次以上。
即便选用了高性能浇注料,面对严酷的服役条件,隔离罩下部的渐进性损毁仍不可避免。为延长整体使用寿命、控制生产成本,在线热喷补成为钢厂日常维护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应用最广的喷补料为镁铝质材料。
国内钢企在材料国产化与性能优化上也进行了大量探索。以宝钢为例,其CAS-OB保护罩的材料选型就经历了一个典型的优化过程。初期采用的是常规的、Al2O3含量高于90%的刚玉质耐火浇注料。随着对损毁机理认识的深入,后逐步升级为采用细粉凝聚结合技术的刚玉-尖晶石质耐火浇注料。这次材料升级,将保护罩的平均使用寿命稳定在了104次,显示出尖晶石强化对于抵抗钢渣侵蚀的显著效果。
不同体系的刚玉质浇注料,其理化性能是决定其现场应用表现的基础。根据行业标准YB/T 4197—2009,CAS-OB精炼装置常用的几种浇注料的关键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1 刚玉质、刚玉尖晶石质、铬刚玉自流耐火浇注料理化指标(YB/T 4197—2009)
项 目 | 指 标 |
---|---|
SF90 | |
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不小于)/% |
Al2O3 |
Al2O3+MgO | |
Al2O3+Cr2O3/% | |
体积密度(不小于) (110℃×24h烘后)/g·cm-3 |
2.85 |
常温耐压强度* (不小于)/MPa |
110℃×24h烘后 |
1350℃×3h烧后 | |
常温抗折强度(不小于)/MPa | 110℃×24h烘后 |
1350℃×3h烧后 | |
自流值* /mm | 170~210 (自流法); 200~220 (跳桌法) |
注:带“*”的项目为验收检验项目。
表中的SF90/SF92代表纯刚玉质浇注料,SF90M代表刚玉-尖晶石质(添加MgO),SF90C则代表铬刚玉浇注料。这些指标,尤其是烧后强度和体积密度,直接关系到材料在高温下的结构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确保每一批次浇注料都严格符合这些关键性能指标,是实现CAS-OB装置稳定长寿运行的前提。
要准确评定这些复杂的理化指标,需要依赖精密的实验设备和严格的测试流程。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它为材料的研发、品控和失效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浇注料理化性能,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