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通过引入增强体来提升基体性能是一种核心策略。其中,晶须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长径比,相较于颗粒增强体,能更有效地对金属基体起到强化作用。碳化硅(SiC)晶须是该领域的明星材料,但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作为替代方案,硼酸铝晶须展现出与SiC晶须相当的性能,且成本大幅降低,但其与铝基体,特别是含镁铝合金的界面反应问题,仍是材料工程师需要攻克的难题。
无论是采用何种增强体,如何精确、无损地表征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与性能,都是决定其最终应用成败的关键。
对于SiC晶须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表征手段,它能灵敏地反映出增强体的含量及分布状态。
材料的声速与其弹性模量和密度直接相关。当SiC晶须被引入铝基体后,复合材料的整体刚度随之提升。实验数据清晰地印证了这一点:在对体积分数为10%、15%、20%、25%及30%的SiC晶须增强铝挤压件进行测试时,沿挤压方向测得的声速呈现出明确的上升趋势。
图1 声速随SiC晶须体积分数的变化关系
这意味着,通过精确测量材料的声速,我们能够反向推断出SiC晶须的体积分数,为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无损评估方法。
制造工艺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在挤压成型过程中,尺寸约为0.5μm(直径)× 20.0μm(长度)的β相SiC单晶晶须会沿着挤压方向发生择优取向。这种微观上的有序排列,直接导致了材料在宏观力学和声学性能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
对不同挤压比的试样沿挤压方向进行的超声波速测量,揭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不同挤压比下沿挤压方向的超声波速 (单位:km/s)
挤压比 | 纵波速度 | 横波速度 |
---|---|---|
0(坯料) | 7.133 | 3.698 |
7:1 | 7.585 | 3.679 |
16:1 | 7.615 | 3.646 |
144:1 | 7.681 | 3.637 |
随着挤压比的增大,纵波速度稳定上升,而横波速度则呈现下降趋势。这种纵波与横波速度的反向变化,正是晶须取向度提高的直接声学证据。纵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更能受益于沿挤压方向排列的晶须所提供的高刚度;而横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其速度则对基体和界面的剪切特性更为敏感。准确解读这种声速变化,对于评估材料的成型质量和预测其最终力学性能至关重要。
要精确捕捉并解析这些由微观结构引起的声学特征差异,对检测方法和数据解读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能够为复杂的材料体系提供可靠的质量控制解决方案。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铝基复合材料性能,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转向连续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例如硼纤维增强铝(Al/B),无损检测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涡流法因其对导电材料的敏感性,曾被尝试用于测量纤维的体积分数。然而,研究表明这条路并不平坦。
研究发现两个核心难题:
目前来看,对于纤维分布不理想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想通过涡流法获得可靠的体积分数定量结果,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如果您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类似的纤维分布不均导致的检测难题,我们非常乐意与您一同探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