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技术在金属材料的无损检测领域已是常规手段,但将其应用于橡胶这类高分子聚合物,尤其是结构复杂的轮胎时,则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挑战与技术路径。超声波不仅能用于探查轮胎内部的脱层、气泡等宏观缺陷,还能深入到材料层面,对橡胶的硫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价。
超声波检测的基本逻辑,在于分析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自身参数的变化。目前在橡胶制品检测中,无论是国产的CTS-25、NM系列还是U-Sonic等仪器,大多采用“一发一收”的穿透式布局。通过精确测量超声波穿透试样后的传播时间(声时)、波形幅度的衰减以及频谱的改变,可以反推出材料内部的质量均匀性与缺陷信息。
然而,橡胶并非理想的声波传播介质。其内部的复杂组分对超声波的传播构成了巨大障碍:
频率的选择,本质上是在检测灵敏度(高频对应高灵敏度)与穿透能力(低频对应强穿透力)之间进行权衡。这种对材料特性和检测目标的深刻理解,是制定有效超声检测方案的前提。
针对橡胶及轮胎的检测,目前已发展出多种成熟的方法。
上一篇:钎焊接头的无损检测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