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隧道工程、地下建筑及地质勘察领域,准确评估岩体的内在质量与稳定性是保障工程安全和经济性的基石。声波检测作为一种成熟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够通过分析声波在岩体中传播的速度、衰减等特性,为我们揭示岩体内部的结构完整性、风化程度、应力状态等关键信息。本文将系统梳理岩体声波检测的三大主流方法:表面检测、单孔检测与双孔检测。
表面检测法是直接在岩体暴露面(如地下室、隧道岩壁、井巷工程)上进行的一种快速评估技术。它主要分为两种操作模式:连续脉冲发射直接穿透法(收发探头在相对的两个表面)和同侧穿透法(收发探头在同一表面)。
此方法的核心目标是测定岩体中的纵波速度 c
p
。在实际操作中,测试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当使用探头发射信号时,对于数米内的测量距离,发射频率通常设定在 10~30 kHz。如果遇到岩体较为破碎或测距较远的情况,为了保证信号穿透能力,应适当降低频率。频率的选择直接影响计时精度,必须确保接收端能捕捉到清晰、相位“起跳”明显的初至波,避免信号丢失。要知道,即便是理想情况下,初至起跳点的判读也可能存在 1/12 至 1/16 信号周期的固有误差。
对于裂隙发育、声波衰减严重的破碎岩体,或是在需要更大测距的场景下,可以采用能量更强的锤击法作为声源,接收端仍使用单只探头,建议频率为 10 kHz。
通过表面检测法获取的声速值 c
p
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是一把钥匙,可以解锁一系列关键的工程地质参数:
岩体强度分类:直接依据 c
p
值对岩体强度进行初步划分。
岩体完整性系数 (kv):通过对比现场岩体声速 c
p
与同种岩石完整试件的声速 c
pr
,可以定量评估岩体的完整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k
v
= (c
p
/ c
pr
)2
k
v
的值不大于1,越小则表明岩体越破碎,裂隙越多。
岩体准抗压强度 (pm):若已知岩石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 q
r
,可估算岩体的准抗压强度:
p
m
= q
r
* (c
p
/ c
pr
)2
岩体弹性模量 (Ed):结合岩石试件的泊松比 ν
d
,可以近似计算岩体的动态弹性模量:
E
d
= c
p
2
* (ρ/g) * [(1 + ν
d
)(1 - 2ν
d
) / (1 - ν
d
)] * 10
其中,ρ 为岩石密度 (kg/m3),g 为重力加速度 (9.81 m/s2)。
风化系数 (I):通过对比风化岩体声速 c
p
与同类新鲜岩体声速 c
po
,可以判断其风化程度:
I
= (c
po
- c
p
) / c
po
I
的值同样不大于1,其值越大,风化越严重。
岩体质量指标 (Rm):这是一个综合评价岩体稳定性的定量指标,有多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示例如下:
R
m
= (c
pr
/ 1000) * k
v
* c
p
* [1 / (s/2 + 1)]
式中 s
指声速低于 1500 m/s 的测点数占总测点数的百分比。
从声速到一系列力学参数的推导,涉及复杂的计算和对原始数据准确性的高度依赖。要获得可靠的评价结果,精确的现场测试和专业的室内岩石物理试验缺一不可。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岩体声学特性与力学参数,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当需要了解岩体内部一定深度的信息时,单孔检测法便派上了用场。依据钻孔规格和深度的不同,该方法可细分为单钻孔法和单孔声波测井法,二者原理相通。
此法适用于孔径约 42 mm、孔深数米的浅层探测。在隧道、地下洞室等工程中,为了探明开挖后拱顶、边墙附近岩体的应力变化和损伤情况,常采用此法。测试时,使用“一发双收”(一个发射探头,两个接收探头)的探头串,以注水作为声波耦合剂,沿钻孔每隔一定距离测量一组声速值。通过分析声速的变化,可以清晰地勾画出洞室围岩的松动范围,即应力松弛区、应力集中区和原岩区的边界,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