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役球形储罐(简称球罐)的结构完整性评估,无损检测(NDT)是保障其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手段。尤其对采用高强度钢材(如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 σb ≥ 540 MPa)制造的球罐,相关规定要求其在投用1至3年内必须进行首次开罐全面检测,这凸显了早期风险识别的重要性。
年度检查通常以宏观检查为主,辅以壁厚测量和腐蚀介质分析。然而,要真正探查结构内部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焊缝区域,就需要更深入的技术方法。例如,针对已知的超标焊接缺陷,可运用声发射监测来判断其是否处于“活性”状态;对于高应力集中区的疲劳损伤评估,磁记忆检测能提供有效参考;而对于外表面的疲劳或应力腐蚀裂纹,表面裂纹电磁检测则能发挥作用。
在实践中,球罐的全面检测逐渐形成了两种主流的技术路径:一种是传统的综合无损检测模式,另一种是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高效筛选模式。这两种模式在适用场景、效率和检测重点上存在显著差异,如何选择,直接关系到检测的成本效益与停产损失。
该模式是一种系统、全面的检测方案。其工作流程通常包括: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完备性,能够对球罐进行一次彻底的“体检”。因此,它特别适用于焊缝内部无已知超標缺陷,或缺陷数量极少的球罐。其固有的缺点也十分明显——检测周期长,需要将球罐长时间停用,经济成本较高。
声发射检测模式则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它将检测的焦点从“全面普查”转向“重点监控”。其流程如下:
该模式的最大价值在于其高效性。对于那些已知存在或可能存在大量内部焊接缺陷的球罐,声发射能够从众多缺陷中精准识别出真正具有危险性的“活性缺陷”,从而指导修复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返修。即便对于缺陷状况不明的球罐,采用此模式也能大幅缩短开罐检测时间,减少停产带来的经济损失。
然而,声发射技术并非万无一失。一个需要留意的技术局限是,对于某些尺寸较小的表面裂纹,在耐压试验的应力水平下可能不足以产生可被定位的声发射信号,存在漏检微小表面缺陷的风险。
尽管球罐检测与普通压力容器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射线检测和声发射检测在其应用上展现出了独特的策略与价值。
由于现代球罐的壁厚通常超过20 mm,非常适合进行超声波检测,因此射线检测已很少作为主要的全面检测手段。它的应用场景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声发射检测的原理与其他NDT方法有本质区别。它并非主动向被检测物发射能量,而是被动地“聆听”材料在受载时因内部结构变化(如裂纹扩展)而释放的应力波信号。因此,实施声发射检测必须对球罐进行加载,这可以通过停罐后的水压/气压试验,或直接利用工作介质进行在线加载来实现。
其核心应用可归为两类:
声发射信号的解读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信号源可能来自真实的缺陷,也可能来自各种干扰。基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对上百台现场球罐的检测数据分析,声发射源可被归纳为以下几类,正确区分它们是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关键。
表1:现场球罐的声发射源分类及产生机理
序号 | 分类名称 | 产生部位和机理 |
---|---|---|
1 | 裂纹扩展 | 焊缝表面裂纹或内部深埋裂纹的尖端,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形变钝化或宏观扩展时,会产生典型的声发射信号。 |
2 | 焊接缺陷开裂 | 焊缝中原有的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在加载时可能发生开裂、扩展;非金属夹杂物的断裂也会成为声发射源。 |
3 | 机械摩擦 | 罐内外的脚手架碰撞、爬梯或平台支撑垫板的相对移动等,均可产生摩擦声发射信号,属于典型干扰源。 |
4 | 焊接残余应力释放 | 新安装球罐首次加压,或在用球罐的焊缝返修部位,残余应力在加载下重新分布会产生大量信号。人孔、支柱等高应力集中区域也易出现此类信号。 |
5 | 泄漏 | 在气压或水压试验中,接管、法兰、人孔等密封部位的泄漏会产生持续且强烈的声发射信号。 |
6 | 腐蚀物剥落 | 长期服役的球罐内外表面可能形成腐蚀层,在水压试验中,这些腐蚀物的破裂、剥落过程会成为强烈的干扰源。 |
7 | 电子噪声 | 探头信号线或电缆短路、前置放大器自激等设备故障,会产生与缺陷无关的电子噪声信号。 |
从上表可以看出,要从复杂的信号中准确识别出真正的裂纹扩展或焊接缺陷开裂信号,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现场经验。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