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依赖真空环境的工艺或实验中,维持系统的气密性都是一个基础且至关重要的问题。系统中的真空规,如热偶规、电阻规或电离规,其首要职责是量化真空度。然而,它们的另一项潜能却常常被低估——作为敏锐的“哨兵”,直接用于在线的检漏工作。利用这些已安装的测量元件,我们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和极大的便利性,对真空系统的完整性进行快速诊断。
单支规管检漏法的核心逻辑,在于巧妙利用了真空规对不同气体种类响应灵敏度的差异。当真空系统被抽至一定真空度后,其内部主要残留的是空气成分。此时,若我们使用一种示漏物质(气体或液体),有针对性地向设备外壁的可疑区域进行喷吹,一旦该区域存在漏孔,示漏物质便会循迹渗入系统内部。
由于真空规的物理工作原理(例如,热偶规依赖于气体的热导率,电离规依赖于气体的电离截面),它对示漏物质的响应与对空气的响应存在显著区别。示漏物质的分子特性可能导致规管的读数急剧上升或下降。这种突兀的信号波动,就如同一面旗帜,不仅揭示了漏孔的存在,更通过喷吹位置的移动,帮助我们精确定位漏孔。
常用的示漏物质包括氢气、二氧化碳、丁烷,以及易挥发的丙酮、乙醚、酒精等。
此方法的检漏灵敏度有两个关键影响因素:一是所选示漏物质与空气在规管响应上的差异度,差异越大,信号越明显;二是系统本身维持的本底真空度,真空度越高,背景噪声越低,微小漏率引起的信号变化也越容易被捕捉。因其便捷、高效的特性,该方法已成为真空系统调试与日常运行维护中不可或缺的检漏手段。
对于焊缝、法兰连接等重点区域的漏点排查,吸嘴抽空法提供了一种更为聚焦的策略。其操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漏孔内外的压差来反推漏孔的存在。
具体操作时,当主系统正在抽真空时,我们将一个可与容器壁面形成良好密封的吸嘴,罩在怀疑有漏的部位。接着,用一个辅助真空泵对吸嘴内部空间进行抽真空。如果吸嘴覆盖的区域确实存在漏孔,这一操作会显著减小漏孔内外的压力差。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漏率与压差直接相关,压差减小,通过漏孔进入主系统的气体流量(即漏率)也随之减小。反映在主系统的真空计上,便是真空度的改善(压力降低)。
为了确认判断,可以移开吸嘴,使该区域重新暴露于大气。如果存在漏孔,大气将再次通过漏孔涌入,主系统内的压力会迅速回升至之前的值。这种可重复的压力变化,为漏孔的存在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图1 吸嘴抽空检漏法示意图
1—扩散泵 2—热偶计 3—电离计 4—吸嘴 5—机械泵
面对明显的、较大的漏孔时,堵塞法是一种极其直观且有效的检漏方式。操作者可以使用真空泥或真空密封漆,对怀疑的漏点进行逐点、小范围的涂抹封堵。
在封堵过程中,需要持续观察真空计的读数变化。当堵塞物恰好覆盖住漏孔时,外界气体进入的通道被切断,系统内的真空度会立刻出现显著的提升。反之,若将堵塞物移除,真空度又会迅速劣化。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为判断大漏孔的位置提供了可靠依据。
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同样突出。它对于微小漏孔几乎无能为力。更麻烦的是,对于细微漏孔,即使暂时堵上,堵塞物(尤其是液体漆)也难以被彻底清除干净,这给后续的精确验证和修复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甚至可能污染整个真空系统。因此,准确评估漏孔量级并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至关重要。
在处理复杂的漏率问题,特别是对系统气密性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中,上述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可能面临挑战。要获得可量化的、高精度的检漏结果,往往需要更专业的设备和分析流程。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