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塑料生物降解:机理、测试方法与标准化全景解析

日期:2025-07-25 浏览:12

塑料生物降解:机理、测试方法与标准化全景解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类旨在通过微生物作用进行可控降解的新型聚合物应运而生。然而,在那个时代,科学界和工业界都缺乏评估其“生物降解”性能的成熟方法与标准。最初,人们借用了塑料生物腐蚀与生物劣化领域的测试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材料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或测定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损失程度来判断其降解性。

事实证明,这些早期的方法并不足以准确表征生物降解材料的真实行为。基于这类测试而声称“可生物降解”的第一代改性聚乙烯,并未达到用户的预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生物降解塑料的声誉。这一挫折催生了针对生物降解塑料的系统性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的研发浪潮。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各大国家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标准。时至今日,这一进程仍在继续,因为塑料可能暴露的降解环境多种多样,这使得建立一个复杂而全面的测试方法与评价体系成为必然。

生物降解的基本机理

当我们讨论塑料的生物降解时,通常指的是微生物对水不溶性聚合物材料(即塑料)的侵蚀过程。由于聚合物分子链过长且不溶于水,微生物无法直接将其“吞噬”并运送至细胞内进行生化反应。

为了利用这些大分子作为碳源和能源,微生物演化出了一套独特的策略。它们会分泌胞外酶,这些酶在细胞外部将聚合物长链分解(解聚)。这意味着,生物降解的第一步通常是一个发生在材料-环境界面的非均相过程。

当聚合物的摩尔质量被充分降低,并生成了可溶于水的小分子中间体后,这些小分子才能被微生物吸收,进入其新陈代谢循环。最终,这些物质被转化为新的生物质以及自然界常见的代谢终产物,如有氧环境下的水和二氧化碳,或无氧(厌氧)环境下的甲烷。

这些胞外酶自身的摩尔质量通常也达到数万道尔顿,因此它们也难以渗透到聚合物材料的深层。其结果是,酶只能在塑料的表面“作业”,逐层地侵蚀材料。因此,塑料的生物降解通常是一个表面侵蚀过程,在任一时刻,仅影响整个材料中相对较小的一部分。在许多情况下,由酶催化的聚合物链断裂过程,是决定整个生物降解速率的关键步骤。

除了酶的直接作用,非生物性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如氧化、光辐射(光降解)、热降解或化学水解,也能影响聚合物,并对降解过程做出贡献。在某些情况下,非生物降解机制甚至是摩尔质量降低这第一步的主导因素。

一些声称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便直接利用了这些效应来启动生物降解。例如,聚乳酸(PLA)首先通过自催化的化学水解作用降解为寡聚酯;而添加了助氧化剂的改性聚乙烯,则在日光和热的作用下,生成被认为能被微生物同化的亲水性短链中间体。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在许多情况下共存,聚合物降解的整个机制也可被称为“环境降解”。因此,在评估聚合物的生物降解性时,生物与非生物过程都必须被纳入考量。

环境因素不仅影响塑料本身,也对参与聚合物降解的微生物种群及其活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湿度、温度、pH值、盐浓度、氧气的有无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等参数,都显著影响着聚合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在测试塑料的生物降解性时必须给予充分考虑。

处理塑料生物降解问题时,另一个复杂因素源于塑料材料本身在组成、结构和形态上的多样性(见图1)。

不同的单体可以组合在一条聚合物链中,它们可以呈无规分布(无规共聚物)、严格交替(交替共聚酯)或形成各自结构的长链段(嵌段共聚物)。不同的聚合物可以通过熔融或溶液共混的方式进行物理混合,形成聚合物共混物。根据组分的化学结构和制备工艺,可以形成不同特性的混合物(例如,相容聚合物的均相混合物,组分A的微区分散在组分B的连续相中,或两种组分的互穿网络)。此外,为了调节材料的柔韧性或加工性等性能,通常会向聚合物中添加低分子量助剂(如增塑剂、抗粘连剂、成核剂)。

即使总化学组成相同,不同的结构也能显著影响材料对酶催化聚合物链断裂的可及性。聚合物的另外一些重要结构特征是其平均摩尔质量、摩尔质量分布,以及可能的链支化或网络结构(交联聚合物)。

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对其更高层次的结构(结晶度、晶体形态、熔融温度或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关键影响,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高层次结构已被证明是主导许多聚合物降解行为的关键。最后,结晶度和晶体形态还取决于加工条件,并可能随着材料的储存时间而变化。

在测量塑料的生物降解性并解读结果时,必须综合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这使得生物降解塑料的测试成为一项典型的跨学科工作。诸如“某某聚合物是可生物降解的”这类泛泛之谈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必须明确指出聚合物的具体特性。因此,任何测试方案的基本前提都必须是对待测材料进行详尽的描述和鉴定。

定义的辨析

对生物降解塑料进行标准化评估,必须基于对“生物降解”一词在塑料语境下含义的明确定义。不同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多种定义(见表2),这些定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例如,ISO对“生物降解塑料”的定义仅指微生物引起的材料化学结构变化(如氧化),而欧洲标准化组织(CEN)和德国标准化协会(DIN)则认为,塑料的生物降解应是材料最终转化为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过程。“固有生物降解性”或“最终生物降解性”等其他定义,则借鉴了对低分子量化学品降解的考量,但也同样适用于聚合物。通常,这些定义本身不规定特定的环境或时间框架,这些具体要求由相应的标准在不同降解环境和过程中进行界定。

此外,针对被归类为“可堆肥”的塑料,还设立了额外的定义。“可堆肥性”的定义中,聚合物材料的生物降解性只是其中一项要求,还包括了其他要求,如塑料在堆肥过程后需保证堆肥的质量达标。

尽管定义上存在不一致,但令人欣慰的是,不同的标准和评估方案在实际操作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生物降解塑料的通用测试方法

评估化学品在环境中的可降解性,已成为衡量其生态影响的一个关键方面。最初的法规和相应测试方法主要针对进入废水的产品和农药。为此,已为不同环境开发了大量采用不同分析方法的标准化测试。如今,生物降解性评估作为环境风险评估的一个方面,已成为任何拟上市新化学品的标准程序。然而,为这一目的开发的测试方法并未考虑到塑料材料的特殊性。

在生物降解塑料概念出现之前,专注于微生物对聚合物影响的测试方法早已存在。研究表明,尽管传统塑料对环境影响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在某些情况下仍会受到微生物的侵蚀,导致其材料性能发生不希望的改变,例如颜色变化,或柔韧性、机械强度等力学性能下降。然而,这些针对“生物腐蚀”现象的测试,其背后的研究问题与真正的“生物降解”过程(如CEN定义)有着根本区别。生物腐蚀测试旨在表征材料性能的变化(这可能仅由轻微的化学变化引起,如增塑剂的析出或表面氧化),而生物降解测试则必须证明塑料材料最终被转化为自然的生物产物。

尽管已存在大量标准化降解测试,但在处理生物降解塑料时,开发专门的测试方法仍被证明是必要的。过去十年间发布的生物降解塑料测试方法,主要基于评估低分子量物质的原则,但针对生物降解塑料所暴露的特定环境以及塑料作为复杂材料且主要通过复杂的表面机制降解这一事实进行了相应修改。

选择降解测试的困境

在测试塑料在环境中的降解现象时,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所应用测试的类型与可得出结论之间的关系。原则上,降解测试可分为三类:现场测试、模拟测试和实验室测试(见图2)。

现场测试,如将塑料样品埋在土壤中、放置在湖泊或河流中,或用生物降解塑料进行全面堆肥,代表了最理想的实际环境条件。但这类测试存在一些严重缺陷。其一,自然界中的环境条件,如温度、pH或湿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其二,用于监测降解过程的分析方法非常有限。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评估聚合物样品的可见变化或通过测量重量损失来确定其崩解情况,而如果材料崩解成小碎片,需要从土壤、堆肥或水中定量回收时,即便是重量损失的测定也变得不可行。由于环境复杂且不确定,对残留物和中间体的分析也变得异常困难。由于纯粹的物理崩解在大多数定义中不被视为生物降解,因此,仅凭这类测试不足以证明一种材料是否真正可生物降解。

为了至少部分克服这些问题,各种实验室模拟测试应运而生。在这里,降解过程在真实的环境介质(如堆肥、土壤或海水)中进行,但暴露过程是在实验室反应器中完成的。这种环境仍然非常接近现实,但影响降解过程的重要外部参数(如温度、pH、湿度等)可以得到控制和调节,分析工具也优于现场测试(可进行残留物和中间体分析,测定CO₂产生量或O₂消耗量)。

这类测试的例子包括土壤掩埋测试、所谓的受控堆肥测试、模拟垃圾填埋场的测试或水性“水族箱测试”。为了提高微生物活性,有时会在这些测试中添加营养物质,以期加速降解并缩短测试周期。

最具可重复性的生物降解测试是实验室测试,其中使用确定的(通常是合成的)培养基,然后接种混合微生物群(例如,来自废水或堆肥浸出液)。在某些情况下,会使用单个微生物菌株或几种菌株的混合物进行接种。这些微生物有时是专门针对特定聚合物的降解而筛选出来的。此类测试通常在为特定微生物活性优化的条件下进行(例如温度、pH等),其结果是,聚合物在实验室测试中表现出的降解速率往往远高于自然条件下的观察结果。

最具可重复性的降解测试直接使用从微生物中分离出的胞外酶,这些酶负责降解过程的第一步——通过解聚作用降低聚合物的摩尔质量。然而,即使用这种系统,也无法证明微生物对聚合物的新陈代谢,即真正的生物降解。

尽管如此,较短的测试时间和可重复的测试条件,使得实验室测试在研究聚合物生物降解的基本机理时特别有用。然而,关于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绝对降解速率,只能做出有限的推断。

除了可重复性,缩短测试周期和最小化所需材料量,在进行广泛的系统性研究或将生物降解测试作为支持工业材料开发的工具时,也是一个关键点。在堆肥或土壤中的降解实验通常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而使用经过特殊筛选的微生物的测试可能只需要几周,酶降解实验甚至可以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完成。最近有关应用聚合物纳米颗粒(以增加表面积)的报告表明,聚酯的酶降解测试可以在数秒内完成。

由于不同测试在分析工具适用性与测试结果对实际降解条件的相关性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结合不同的测试来全面评估一种塑料在特定环境中的生物降解行为。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通过系统性的测试方案设计,结合多种方法的交叉验证,为材料的真实性能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生物降解性能测试,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strong/>

监测生物降解的分析方法

用于跟踪降解过程的分析工具取决于研究目的和所使用的测试环境。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视觉观察 对塑料的可见变化进行观察是许多测试都可以实施的。用于描述降解的效果包括: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材料颜色的变化、表面粗糙化、孔洞或裂纹的形成,或碎裂的发生。如前所述,这些变化并不能证明聚合物质量转化为生物质和自然代谢产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但视觉变化参数可作为微生物侵蚀的初步迹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或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可以获得更详细的降解过程信息。图3展示了一个例子,显示了聚(β-羟基丁酸酯)(PHB)薄膜在厌氧环境中孵育前后的SEM显微照片。在降解过程中,结晶球粒出现在表面。这是由于非晶态聚合物部分被优先降解,从而将降解速度较慢的结晶部分“蚀刻”出来。

特别是AFM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得对聚合物降解机理进行非常详细的研究成为可能。

聚合物链长和力学性能的变化 与视觉观察类似,材料性能的变化本身也不能作为评估聚合物降解的最终依据,因为这些测量并不直接证明塑料材料的新陈代谢。然而,当降解过程对材料的影响很小时,通常会使用力学性能的变化来监测。拉伸强度等性能对聚合物摩尔质量的变化非常敏感,而摩尔质量本身也常被直接用作降解的指标。对于发生在表面的酶促攻击,只有在观察到显著的质量损失时(样品因表面侵蚀过程而变薄;材料内部未受影响),材料性能才会改变。而对于非生物降解过程,情况通常相反。它们通常贯穿整个材料(例如,聚酯的水解或聚乙烯的氧化),在观察到因降解中间体溶解而导致的质量损失之前,塑料的力学性能就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因此,这类测量常用于那些由非生物过程主导第一步降解的材料,例如聚乳酸的化学水解或改性聚乙烯的氧化。

重量损失测量/残留聚合物的测定 测量测试样品(薄膜、测试棒或整个物品)的质量损失是常用的方法,尤其是在现场和模拟测试中。然而,同样地,这些数据也无法直接证明生物降解的发生。在正确清洁样品或当材料严重崩解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将样品放置在小网袋中以便回收,这种方法在ISO 16929的全面堆肥程序中有所应用。对塑料样品周围基质进行筛分分析,可以更好、更可重复地定量测定崩解过程。

通过适当的分离或提取技术(将聚合物与生物质分离,或从土壤、堆肥中提取聚合物),可以测定精细分散的聚合物样品(如粉末)的降解情况。这一程序必须针对每个具体系统进行仔细调整和验证。结合对残留材料和低分子量中间体的结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降解过程。

CO₂产生量和O₂消耗量的测定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氧气氧化碳,并形成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的代谢终产物之一。测定耗氧量(呼吸计量测试)或二氧化碳生成量(所谓的“Sturm测试”)是聚合物降解的良好指标,也是实验室测试中最常用的监测生物降解过程的方法。在使用合成矿物培养基的实验室测试中,聚合物是系统中主要的碳源,只需面对较低的背景呼吸。因此,测试的准确性通常很好。这类测试已被用于评估低分子量化学品在水中的可降解性(例如,在OECD指南中),现在已被修改用于生物降解塑料,以考虑通常疏水、不溶于水的材料的特殊特性。同时,更先进的CO₂测定实验方法也被引入标准。除了传统的将CO₂捕获在Ba(OH)₂溶液中并结合手动滴定的方法外,使用红外检测器和顺磁性O₂检测器检测曝气气流中的O₂和CO₂浓度也常用于此类实验。

然而,除了自动化和连续测量的优点外,这类测量也存在一些缺点。必须精确知晓空气流量,且检测器的信号必须在数周甚至数月内保持稳定。如果需要监测缓慢的降解过程,CO₂浓度或O₂浓度的下降非常小,增加了在如此长时间的实验中出现系统误差的可能性。在这里,将CO₂捕获在碱性溶液(约pH 11.5)中并进行连续滴定,或检测溶解的无机碳,是有效的替代方法。其他解决CO₂检测问题的尝试使用了非连续曝气的封闭系统。文献中报道了结合红外气体分析仪的气体采样技术或滴定系统。Solaro等人描述了另一种采用非连续滴定方法的封闭系统。使用小型密闭瓶作为降解反应器,并通过分析顶部空间中的CO₂或溶解氧的减少(所谓的“密闭瓶测试”)来进行的测试,简单且对泄漏等问题不敏感,但可能因只能使用少量材料和接种物而引发问题。

通过CO₂测定来监测聚合物降解的方法也被应用于固体基质(如堆肥)中的测试。这类方法现在已作为“受控堆肥测试”(ASTM D 5338-98e1, ISO 14855, JIS K 6953)被标准化。实际上,“受控堆肥测试”并不模拟一个真实的堆肥过程,因为在该测试中使用的是成熟堆肥而非新鲜生物废物作为基质。生物废物含有大量易于降解的碳,会产生过高的背景CO₂,不利于精确测量。因此,使用已经转化的生物废物(即成熟堆肥)代替新鲜生物材料。

通过二氧化碳检测来监测土壤中的聚合物降解比在堆肥中更为复杂。通常显著较慢的降解速率导致一方面测试周期非常长(可达两年),另一方面与土壤中背景CO₂的形成相比,CO₂的释放量相当低。Solaro等人发表了该领域的最新测试进展。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用于测试塑料在土壤中降解的标准化方法目前正在制定中(ISO/PRF 17556)。

为了避免来自堆肥或土壤等天然基质的高背景CO₂形成问题,已使用惰性、无碳的多孔基质代替土壤或堆肥。然后用合成培养基润湿惰性基质,并接种混合微生物群。这种方法在模拟堆肥条件(约60°C下的降解)时证明是可行的,但至今未能为土壤条件进行充分优化。

沼气测量 类似于好氧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形成CO₂,厌氧微生物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混合物(称为“沼气”)作为其代谢反应的主要终产物。沼气的量和组成可以通过所谓的Buswell方程从材料组成中理论计算得出。沼气产量主要用于监测厌氧条件下塑料的生物降解,处理塑料厌氧生物降解的标准也基于此类测量(ISO/DIS 15985, ASTM D 5210, ASTM D 5511)。沼气体积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压力计法或简单的水置换法测定。此外,还可以分析沼气的组成,例如,通过采集产生的气体并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与二氧化碳释放的讨论一样,基本问题是来自接种物的沼气形成。特别是对于缓慢的降解过程,这个问题会影响测试方法的准确性。Abou-Zeid通过用合成矿物培养基稀释厌氧污泥,尝试减少背景沼气的产生。

¹⁴C标记 使用¹⁴C放射性标记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可以避免上述许多问题。即使同时有来自其他碳源(如生物废物)的二氧化碳产生,极低浓度的¹⁴CO₂也能被检测到。因此,放射性标记尤其适用于在含有除塑料外其他碳源的基质中研究缓慢降解的材料。然而,在许多情况下,生产¹⁴C标记的材料存在问题,并且从实验角度来看,进行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也存在挑战。

透明圈形成 所谓的“透明圈测试”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半定量方法。在该测试中,聚合物以非常细小的颗粒形式分散在合成培养基琼脂中,导致该琼脂外观不透明。当接种能够降解该聚合物的微生物时,菌落周围形成一个清晰的晕圈(见图4),表明这些微生物至少能够解聚该聚合物,这是生物降解的第一步。该测试常用于筛选能够降解特定聚合物的微生物,也可以通过分析透明圈直径的增长来获得半定量结果。

其他方法 文献中还描述了一些其他用于监测生物降解过程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在使用解聚酶的降解实验中:

  • 分析塑料周围培养基中溶解有机碳(DOC)的量。
  • 监测分散在水中的小聚合物颗粒光密度的降低。
  • 使用光散射法分析小聚合物颗粒尺寸的减小。
  • 应用pH-stat滴定法测定酶促聚酯裂解中形成的游离酸。

生物降解塑料的标准体系

九十年代初,工业界率先提出了建立合适且可靠的标准化测试程序来评估塑料生物降解性的要求。大多数新制定的标准都基于现有的低分子量化学品生物降解测试。表3概述了生物降解塑料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率先发布了主要关注水和垃圾填埋环境的标准。德国DIN则首先开发了评估塑料可堆肥性的测试体系(DIN V 54900)。该标准不仅规定了测试程序,还定义了评估的限值。ISO、CEN和ASTM等其他国际标准大体上遵循了DIN V 54900给出的测试策略,该标准现已被相应的欧洲标准(EN 13432)取代。

目前,标准制定的重点集中在土壤中的降解,因为生物降解塑料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如不可回收的地膜或作为养分或农药控释基质等,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与堆肥环境中的降解相比,评估土壤环境下降解的测试被证明要复杂得多(例如,由于不同的土壤类型或外部条件的巨大差异)。

以下是参与制定生物降解塑料标准的标准化机构列表:

  • 国际: ISO TC61/C5/WG22 “Biodegradability”
  • 欧洲:
    • CEN TC 261/SC4/WG2 “Biodegradability and organic recovery of 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
    • CEN TC249/WG9 “Characterization of degradability”
  • 国家:
    • 法国: AFNOR
    • 德国: DIN FNK 103.3 “Bioabbaubare Kunststoffe” (该工作组已于2002年解散)
    • 意大利: UNI
    • 日本: MITI/JIS
    • 美国: ASTM D20.96 “Environmentally degradable plastics”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讨论某些特定环境下生物降解塑料的标准。

塑料的可堆肥性

将生物降解塑料在堆肥过程中处理,被视为塑料回收或焚烧之外的一种替代方案。已发布的一系列评估塑料可堆肥性的标准,在主要方面都相当一致(ASTM D 6002-96/ASTM D 6400 99e1, EN 13432 2000);一项国际标准(ISO CD 15986)目前正在制定中。通常,对可堆肥性的要求超过了对生物降解性的要求;可堆肥性通常包含四项要求:

  1. 材料的有机组分必须能够完全生物降解。
  2. 材料必须在堆肥过程中充分崩解。
  3. 添加塑料不应对堆肥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4. 堆肥质量不应受到负面影响,且不应出现毒性效应。

考虑到这一系列标准以及在复杂(自然)环境中测试生物降解性的根本问题,所有的测试方案都遵循一个逐次、多步骤的评估策略:

  1. 测试材料的化学表征 这些数据用于识别材料,为后续测试提供重要数据(如碳含量、成分、无机组分含量等),特别是提供有关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信息。

  2. 生物降解性评估 生物降解性通过监测材料代谢过程中CO₂的形成或O₂的消耗的实验室测试方法进行评估。两种测试方法使用合成水性介质(ISO 14851, ISO 14852),并允许建立碳平衡(除了二氧化碳,新生成的生物质也被视为“已降解”的碳)。然而,首选的测试方法是所谓的受控堆肥测试,该测试在约60°C的温度下,使用成熟堆肥作为基质。在针对堆肥环境的测试方案中,水性测试的相关性受到了批判性讨论。然而,受控堆肥测试的缺点是背景CO₂形成率相对较高,这可能受到塑料存在的“启动效应”的影响,并且难以足够精确地确定碳平衡。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生物降解率是相对于可降解参考物质(如纤维素)的CO₂释放量来计算的,或者使用接种了堆肥浸出液的惰性固体基质代替成熟堆肥。

    在测试方案中,也给出了评估的限值。最长测试持续时间通常为6个月(在ASTM D6400中,对于放射性标记材料为1年),要求的降解率是相对于参照物的60%和90%。60%的CO₂形成值源于为低分子量、化学均一材料制定的OECD指南。该数值考虑了部分碳转化为生物质。然而,塑料的成分复杂(共混物、共聚物、助剂),因此设定了90%的限值,以确保整个材料的完全降解(假设降解测试有10%的误差范围)。在水性介质中,这个限值通常只有在包括了形成的生物质(碳平衡)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在成熟堆肥中,新形成的生物质较少,许多聚合物观察到的CO₂水平超过90%。

  3. 堆肥中崩解性的表征 由于在真实的生物废物中无法足够精确地进行呼吸计量测量,因此在真实的堆肥环境中只评估材料的崩解情况。崩解测试可以在使用数百升容量的受控反应器的实验室测试中进行,或在真实的堆肥厂中进行测试。崩解程度通过筛分堆肥并分析大于2mm的聚合物碎片来确定(在所有标准中,允许的最大比例为10%)。

  4. 堆肥质量/毒性 当塑料被堆肥时,最终堆肥的质量不应受到负面影响。评估这一要求的测试由已建立的国家测试方法定义,以确保堆肥质量。堆肥质量的标准包括,例如,成熟度、视觉杂质、密度、pH、养分、盐和重金属等的含量。此外,关注植物生长的生态毒性测试是堆肥质量表征的一部分(例如,根据OECD指南208的植物测试)。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曾讨论过其他毒性测试(例如,蚯蚓、发光细菌、水蚤、鱼类测试),但由于这些测试与堆肥结合的经验有限,这些测试未被普遍纳入可堆肥性测试方案(ASTM包括根据OECD指南207的蚯蚓测试)。

厌氧生物降解性

除了“常规”堆肥,通过厌氧消化(“厌氧堆肥”)处理生物废物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研究表明,塑料在厌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行为可能与好氧条件下显著不同。因此,必须建立独立的测试来涵盖这些塑料生物降解的条件。一些通过沼气形成监测厌氧降解的标准方法已经存在(ASTM D 5511-94, ISO/DIS 14853 1999, ISO/DIS 15985 1999),这些方法基于为低分子量物质设计的测试协议。然而,迄今为止,生物降解塑料的评估方案并未强制要求证明厌氧降解性(在EN 13432中提到了厌氧测试,但为可选项目)。

土壤环境中的生物降解

在标准化工作的初期阶段,重点先是垃圾填埋场的降解,然后是堆肥过程。而当前,评估塑料在土壤中生物降解的表征变得重要,因为现在人们对生物降解塑料在农业中的应用(例如,作为地膜或作为化肥和农药的控释基质)越来越感兴趣。

与评估可堆肥性相比,专注于土壤降解的测试方法的标准化面临一些严峻问题:

  • 堆肥是一个技术过程,其中pH、温度、湿度和生物废物成分等参数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最佳的堆肥过程。而在土壤中,环境类型和环境条件可能变化显著,并且在自然界中通常无法控制。标准必须以某种方式考虑到这些变化。
  • 较高的温度和微生物活性,导致塑料在堆肥过程中的生物降解通常比在自然土壤环境中快。
  • 以足够的准确性监测某些塑料在土壤中缓慢的降解过程要困难得多。缓慢的降解有时会导致极长的测试周期(超过1年)。

目前,CEN工作组CEN TC249/WG9“可降解性表征”正在为塑料的土壤降解制定一个评估方案。该方案的结构很可能与堆肥的方案大体相似,包括上述的不同方面。然而,由于条件的可变性和应用的不同,该测试方案将比可堆肥性标准更为复杂。

描述在土壤中测试塑料生物降解实验条件的首批标准已经建立(ISO/PBF 17556-2002)。Solaro等人提出了一个在封闭系统中,使用最少量土壤检测CO₂的方法;Albertsson等人发表了一项基于¹⁴C标记样品的研究。除了可能的低二氧化碳释放率外,在土壤中确定碳平衡也存在问题,并且观察到添加的聚合物对背景CO₂释放的影响(“启动效应”)。正如对受控堆肥测试提出的那样,也在研究使用惰性基质如蛭石。

土壤中崩解行为的评估也存在问题。土壤特性和环境条件对塑料降解的影响已在一些出版物中进行了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正在讨论在一整套选定的不同土壤中进行降解测试,或者使用混合土壤进行测试。应对这些复杂的测试要求和标准解读,往往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如果您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类似的聚合物降解表征或可堆肥塑料认证检测的挑战,我们非常乐意与您一同探讨解决方案。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可堆肥塑料认证检测,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strong/>

表1. 塑料生物腐蚀现象的标准测试方法

标准号 标题/描述
微生物对塑料的作用
ISO 846 – 1997 塑料 – 真菌和细菌作用下行为的测定。通过目视检查或质量、物理性能变化的测量进行评估
ISO 16869 – 2001 塑料 – 塑料配方中抑菌化合物有效性的评估
EN ISO 846 – 1997 塑料 – 微生物作用的评估
ASTM G21-96 测定合成聚合物材料对真菌抵抗力的标准实践
ASTM G29-96 测定塑料薄膜抗藻性的标准实践
DIN IEC 60068-2-10 – 1991 电工技术;基本环境测试程序;测试J和指南:霉菌生长
IEC 60068-2-10 – 1988 电工技术;基本环境测试程序;测试J:霉菌生长
聚合物的老化
ISO 877:1994 塑料 – 直接气候暴露、玻璃过滤日光暴露和使用菲涅尔镜增强日光暴露的方法
ISO/AWI 877-1 塑料 – 气候暴露方法 – 第1部分:直接暴露和玻璃过滤日光暴露
ISO/AWI 877-2 塑料 – 气候暴露方法 – 第2部分:聚焦太阳辐射暴露
ISO 2810:2004 油漆和清漆 – 涂层的自然老化 – 暴露和评估
ISO 4582:1998 塑料 – 在玻璃下日光、自然气候或实验室光源暴露后颜色变化和性能变化的测定
ISO 4665:1998 硫化和热塑性橡胶 – 抗老化性
ASTM D1435-99 塑料户外老化的标准实践
ASTM D4364-02 使用聚焦太阳光进行塑料户外加速老化测试的标准实践

表2. 不同标准化组织建立的生物降解相关定义

定义类型 组织 定义内容
生物降解 (Biodegradation) DIN 生物降解是由生物活动引起的过程,该过程通过化学结构的改变导致天然存在的代谢产物的形成。
CEN 生物降解是由生物活动,特别是酶的作用引起的降解,导致材料化学结构的显著变化。
可生物降解塑料 (Biodegradable plastics) DIN 如果一种塑料材料的所有有机化合物都经历一个完全的生物降解过程,则称其为可生物降解的。环境条件和生物降解速率由标准化测试方法确定。
ASTM 一种可降解塑料,其降解是由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引起的。
JBPS 聚合物材料在自然存在的生物体存在下,通过新陈代谢至少一个步骤,转变为低分子量化合物。
CEN 一种可降解材料,其降解是由微生物的作用引起的,最终材料转化为水、二氧化碳和/或甲烷以及新的细胞生物质。
ISO 一种设计用于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发生化学结构显著变化的塑料,导致某些性能的损失,这些性能可通过适合该塑料和应用的标准测试方法在确定其分类的时间段内测量。化学结构的变化是由天然存在的微生物的作用引起的。
固有生物降解性 (Inherent biodegradability) CEN 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确定的生物降解潜力。
最终生物降解性 (Ultimate biodegradability) CEN 有机化学化合物在有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任何其他元素存在的矿物盐(矿化)和新的生物质,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二氧化碳、甲烷、矿物盐和新的生物质。
可堆肥性 (Compostability) CEN 包装在堆肥过程中可被生物降解的特性。要声称可堆肥性,必须证明包装可以在堆肥系统中被生物降解,如标准方法所示。最终产品必须满足相关的堆肥质量标准。

表3. 生物降解塑料相关标准

类别/环境 标准号 标题/描述
不同环境/模拟测试中的生物降解性 ISO 14851 – 1999 在水性介质中测定塑料材料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的方法 – 封闭式呼吸计测量耗氧量法
ISO 14852 – 1999 在水性介质中测定塑料材料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的方法 – 释放二氧化碳分析法
ISO/DIS 14853 – 1999 在水性体系中测定塑料材料最终厌氧生物降解性的方法 – 沼气产量测量法
ISO 14855 – 1999 在受控堆肥条件下测定塑料材料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和崩解性的方法 – 释放二氧化碳分析法
ISO 14855/DAmd 1 使用矿物床代替成熟堆肥
ISO/AWI 14855-2 在受控堆肥条件下测定塑料材料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和崩解性的方法 – 第2部分:实验室规模测试中释放二氧化碳的重量法测量
ISO/DIS 15985 – 1999 塑料 – 在高固相厌氧消化条件下测定最终厌氧生物降解性和崩解性的方法 – 释放沼气分析法
ISO 17556 – 2003 塑料 – 通过测量呼吸计中的耗氧量或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测定在土壤中的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
CEN TC 249 WI 240509 塑料 – 土壤中可降解性评估 – 最终验收和规范的测试方案
ASTM D 5210-92(2000) 测定市政污水污泥存在下降解塑料厌氧生物降解性的标准方法
ASTM D 5271-02 评估活性污泥-废水处理系统中塑料材料好氧生物降解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 5338-98e1 在受控堆肥条件下测定塑料材料好氧生物降解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 5511-94 在高固相厌氧消化条件下测定塑料材料厌氧生物降解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 5525-94a 将塑料暴露于模拟垃圾填埋环境的标准实践
ASTM D 5526-94(2002) 在加速垃圾填埋条件下测定塑料材料厌氧生物降解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 5988-96 测定塑料材料或堆肥后残留塑料材料在土壤中好氧生物降解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 6340-98 测定放射性标记塑料材料在水性或堆肥环境中好氧生物降解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 6691-01 通过确定的微生物群落测定塑料材料在海洋环境中好氧生物降解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 6692-01 测定放射性标记聚合物塑料材料在海水中生物降解性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 6776-2002 在实验室规模模拟垃圾填埋环境中测定放射性标记塑料材料厌氧生物降解性的标准测试方法
JIS K 6950 – 2000 在水性介质中测定塑料材料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的方法 – 封闭式呼吸计测量耗氧量法
JIS K 6951 – 2000 在水性介质中测定塑料材料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的方法 – 释放二氧化碳分析法
JIS K 6953 – 2000 在受控堆肥条件下测定塑料材料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和崩解性的方法 – 释放二氧化碳液体分析法
PR NF U 52-001PR 用于农业的可生物降解覆盖材料 – 要求、测试方法和标记
可堆肥性 ISO 16929 – 2002 塑料 – 在中试规模测试中,在限定堆肥条件下测定塑料材料崩解度的方法
ISO 20200 – 2004 塑料 – 在实验室规模测试中,在模拟堆肥条件下测定塑料材料崩解度的方法
EN 13432 – 2000 包装 – 可通过堆肥和生物降解回收的包装要求 – 包装最终验收的测试方案和评估标准
ASTM D 5509-96 将塑料暴露于模拟堆肥环境的标准实践
ASTM D 5512-96 使用外部加热反应器将塑料暴露于模拟堆肥环境的标准实践
ASTM D 6002-96 评估环境可降解塑料可堆肥性的指南
ASTM D 6400-99e1 可堆肥塑料的标准规范
UNI 10785-1999 塑料材料的可堆肥性 – 要求和测试方法
聚乙烯降解和光降解 ASTM D 3826-98 使用拉伸试验确定可降解聚乙烯和聚丙烯终点的标准实践
ASTM D 5071-99 操作氙弧灯型暴露设备及水和光降解塑料暴露的标准实践
ASTM D 5208-01 操作荧光紫外和冷凝设备以暴露光降解塑料的标准实践
ASTM D 5272-99 光降解塑料户外暴露测试的标准实践
ASTM D 5510-94(2001) 氧化降解塑料热老化的标准实践
其他测试 ASTM D 5951-96(2002) 制备生物降解性方法后获得的残留固体用于毒性和堆肥质量测试的标准实践
ASTM D 6003-96 测定暴露于模拟城市固体废物(MSW)好氧堆肥环境的塑料材料重量损失的标准测试方法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