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辉光放电质谱(GD-MS)技术原理剖析

日期:2025-07-23 浏览:6

辉光放电质谱(GD-MS)技术原理剖析

辉光放电质谱(Glow Discharge Mass Spectrometry, GD-MS)是一种强大的固体直接分析技术,它通过独特的离子源设计,实现了对固体材料中痕量及超痕量元素的精准测定。其核心机制在于一个精妙的物理过程:在低压惰性气体环境中,利用辉光放电现象将固体样品直接转化为可供质谱分析的离子。

核心工作原理:从原子溅射到离子检测

GD-MS的分析过程可以分解为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整个系统在一个维持着几百帕斯卡(或更低)绝对压强的惰性气体(通常是氩气)氛围中运作。待分析的固体样品被置于电路中,充当阴极。

当高压施加,放电被点燃后,腔室内的氩气被电离,形成一个由Ar+离子和电子组成的等离子体区域,这便是“辉光放电”的由来。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正电的Ar+离子被加速,高速轰击作为阴极的样品表面。

每一次撞击都具备足够的动能,能够将样品表面的原子“溅射”出来,使固体样品直接转化为气态原子。这个过程实现了样品的直接原子化,绕开了传统湿法化学消解的繁琐步骤。

一旦样品原子进入等离子体区域,它们将通过两种主要途径被电离:

  1. 潘宁电离 (Penning Ionization): 与等离子体中处于亚稳态的高能氩原子发生碰撞,样品原子被电离。
  2. 电子轰击电离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与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电子碰撞而被电离。

这些新生成的、携带样品信息的离子,随后被从等离子体中引出,进入质谱分析器。质谱仪根据离子的质荷比(m/z)对其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生成一张能够反映样品元素组成的辉光放电质谱图。

仪器配置与市场格局

在质谱分析器的选择上,GD-MS仪器最常采用四极杆(Quadrupole)或双聚焦磁扇区(Double-Focusing Magnetic Sector)分析器。当然,飞行时间(TOF)、离子回旋共振(ICR)和离子阱等其他类型的分析器也见诸报道。

尽管技术路径多样,但在商业市场上取得广泛成功的GD-MS仪器并不多见。其中,Thermo Elemental公司(位于英国剑桥)生产的VG-9000型双聚焦辉光放电质谱仪是一个标志性的产品。这类高端仪器的价格不菲,通常超过50万美元,全球在用数量估计在40至60台之间。除此以外,也存在一些由用户自行搭建或定制的双聚焦或四极杆仪器在特定实验室中发挥作用。

应用范围:从导体到绝缘体

根据辉光放电离子源的供电方式不同,GD-MS可分为直流(DC-GD-MS)和射频(RF-GD-MS)两种模式,这直接决定了其应用范围。

  • 直流辉光放电 (DC-GD-MS): 在DC模式下,电流需要直接通过样品,因此要求样品必须是导电的。这种模式非常适用于金属、合金等导电块状材料的分析。理论上,它也能分析导电薄膜等层状材料,通过记录不同深度溅射出的离子强度,实现对样品的“深度剖析”。然而,目前在这一领域的公开研究工作相对较少。

  • 射频辉光放电 (RF-GD-MS): RF模式则打破了样品必须导电的限制。在射频场中,净电流无需穿过样品,等离子体同样可以被维持。这一特性使得RF-GD-MS的应用范围极大拓展,能够直接分析陶瓷、玻璃、高分子聚合物等电绝缘性块状固体,以及带有绝缘衬底或涂层的样品。

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无论是DC还是RF模式,GD-MS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卓越的灵敏度和极低的检出限,能够直接在固体样品中实现亚至低ng/g级别的检测。这一特性使其成为高纯材料纯度评估的理想工具,尤其在对杂质要求极为苛刻的半导体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其能够有效检测H、O、N等轻元素的能力,也为特定应用场景提供了便利。在使用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器时,同量异位素干扰通常也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然而,GD-MS也并非完美无缺。其主要局限性体现在以下两点:

  1. 基体效应 (Matrix Effects): 尽管相比其他固体直接分析技术,GD-MS的基体效应相对温和,但它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不同基体材料的整体溅射速率存在差异。幸运的是,一旦对特定样品的溅射达到“稳态”,溅射出的原子相对通量能够准确反映样品的化学计量关系。
  2. 对标准物质的依赖: GD-MS本质上是一种“相对”分析技术,其准确定量离不开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s)的校准。不幸的是,在业界最感兴趣的低含量范围(< 1 mg/g),有证标准物质非常稀缺。因此,GD-MS的校准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可用标准物质的水平。

要获得一张信噪比高、结果可靠的图谱,对样品制备、设备参数配置都有极高要求。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央企,国字头检测机构,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高纯材料纯度分析,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分析模式:从定性到可溯源定量

根据校准与否,GD-MS的分析可分为不同层次。

  • 定性分析: 仪器的校准依赖于测量分析物相对于基体的相对灵敏度因子(RSFs)。当缺乏合适的标准物质来测定RSFs时,仪器无法进行精确定量,此时的分析即为定性分析。即便如此,凭借其极低的检出限,GD-MS在未知样品筛查、杂质鉴定等定性应用中依然极具价值。

  • 可溯源的定量分析:

    • 准确定量: 使用与待测样品基体匹配(Matrix-Matched)的标准物质测定RSFs,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量分析,其相对准确度可达±30%左右。
    • 半定量: 如果只能使用非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会降低,此时为半定量分析,其准确度通常在2倍因子范围内。

在上述两种定量模式中,用于校准的标准物质构成了分析结果溯源至国际单位制(SI)的关键链条。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