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材料科学领域,石墨无疑是“老兵”,但其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却在不断拓展。从传统的耐火材料、铅笔芯,到前沿的锂离子电池、柔性电子,石墨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对于一线的研发与品控工程师而言,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面对一长串如密码般的牌号和技术参数,如何精准选择,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与成本达到最优平衡?
这并非小题大做。固定碳含量差一个百分点,粒度分布稍有偏移,都可能导致产品性能的断崖式下跌或成本的无谓攀升。本文将深入解析高碳与中碳鳞片石墨的核心技术指标,带你穿透数据的迷雾,建立一套清晰的选材逻辑。
高碳石墨,通常指固定碳含量在94%至99.9%之间的鳞片石墨。其牌号通常以“LG”开头(“鳞”和“高”拼音首字母),牌号中的数字则隐藏着关键信息:破折号后的数字,如-99、-98,直观地代表了其最低固定碳含量的档位。
我们整理了常见高碳石墨的技术指标,见表1。
表1:高碳石墨技术指标(整理版)
固定碳含量 (%) | 牌号 (Grade) | 挥发分 (%) | 水分 (%) | 筛余量 (%) | 主要用途 |
---|---|---|---|---|---|
≥99.00 | LG500-99, LG300-99, LG180-99, LG150-99, LG100-99 | — | — | ≥75.0 | 高纯填充料 |
LG(-)150-99, LG(-)125-99, LG(-)100-99, LG(-)75-99, LG(-)45-99 | ≤1.00 | ≤0.50 | ≤20.0 | ||
≥98.00 | LG500-98, LG300-98, LG180-98, LG150-98, LG125-98, LG100-98 | ≤1.00 | ≤0.50 | ≥75.0 | 润滑剂基料、涂料 |
LG(-)150-98, LG(-)125-98, LG(-)100-98, LG(-)75-98, LG(-)45-98 | ≤1.00 | ≤0.50 | ≤20.0 | ||
≥97.00 | LG500-97, LG300-97, LG180-97, LG150-97, LG125-97, LG100-97 | ≤1.20 | ≤0.50 | ≥75.0 | 润滑剂基料、电刷原料 |
LG(-)150-97, LG(-)125-97, LG(-)100-97, LG(-)75-97, LG(-)45-97 | ≤1.20 | ≤0.50 | ≤20.0 | ||
≥96.00 | LG500-96, LG300-96, LG180-96, LG150-96, LG125-96, LG100-96 | ≤1.20 | ≤0.50 | ≥75.0 | 耐火材料、电碳制品、电池原料、铅笔原料 |
LG(-)150-96, LG(-)125-96, LG(-)100-96, LG(-)75-96, LG(-)45-96 | ≤1.20 | ≤0.50 | ≤20.0 | ||
≥95.00 | LG500-95, LG300-95, LG180-95, LG150-95, LG125-95, LG100-95 | ≤1.20 | ≤0.50 | ≥75.0 | 耐火材料、电碳制品、电池原料、铅笔原料 |
LG(-)150-95, LG(-)125-95, LG(-)100-95, LG(-)75-95, LG(-)45-95 | ≤1.20 | ≤0.50 | ≤20.0 | ||
≥94.00 | LG500-94, LG300-94, LG180-94, LG150-94, LG125-94, LG100-94 | ≤1.20 | ≤0.50 | ≥75.0 | 电碳制品 |
LG(-)150-94, LG(-)125-94, LG(-)100-94, LG(-)75-94, LG(-)45-94 | ≤1.20 | ≤0.50 | ≤20.0 |
从数据中可以洞察几个关键点:
固定碳是第一生命线:≥99%的石墨,凭借其极高的纯度,主要用作高价值的填充料,例如在导电、导热或增强复合材料中。当纯度降至98%或97%,其优良的润滑性开始凸显,成为高端润滑剂和电刷的核心基料。而94%-96%的石墨,则在耐火材料、电池、电碳制品等领域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实现了性能与成本的绝佳平衡。
粒度决定“战场”:牌号中破折号前的数字(如500、300、180)通常与目数(mesh)相关,代表了石墨鳞片的大小。筛余量指标则更直接地反映了粒度分布。≥75.0%
通常意味着这是粗鳞片产品,适合需要骨架支撑的耐火材料等。而≤20.0%
(通常由牌号中带(-)
表示)则代表细粉石墨,其高比表面积和易分散性,使其在润滑、涂料和电池浆料中更具优势。
杂质控制的必要性:挥发分和水分是衡量石墨纯净度的重要辅助指标。在高温应用(如耐火材料)或电化学应用(如电池)中,过高的挥发分和水分会引发副反应,影响最终产品性能和寿命,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要确保采购的石墨批次稳定,并完全符合上述这些精细的技术要求,依赖供应商的报告单往往不够。一套独立、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案至关重要。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石墨材料性能检测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中碳石墨,固定碳含量通常在80%到93%之间,牌号以“LZ”开头(“鳞”和“中”)。相较于高碳石墨,它在成本上更具优势,是许多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表2:中碳石墨技术指标(整理版)
固定碳含量 (%) | 牌号 (Grade) | 挥发分 (%) | 水分 (%) | 筛余量 (%) | 主要用途 |
---|---|---|---|---|---|
≥93.00 | LZ500-93 至 LZ(-)45-93 | ≤1.50 | ≤1.00 | ≥75.0 或 ≤20.0 | 坩埚、耐火材料、染料 |
≥92.00 | LZ500-92 至 LZ(-)45-92 | ≤1.50 | ≤1.00 | ≥75.0 或 ≤20.0 | 坩埚、耐火材料、染料 |
≥91.00 | LZ500-91 至 LZ(-)45-91 | ≤2.00 | ≤1.00 | ≥75.0 或 ≤20.0 | 坩埚、耐火材料、染料 |
≥90.00 | LZ500-90 至 LZ(-)45-90 | ≤2.00 | ≤1.00 | ≥75.0 或 ≤20.0 | 坩埚、耐火材料、铅笔原料、电池原料 |
≥89.00 | LZ500-89 至 LZ(-)45-89 | ≤2.00 | ≤1.00 | ≥75.0 或 ≤20.0 | 坩埚、耐火材料 |
≥88.00 | LZ500-88 至 LZ(-)38-88 | ≤2.00 | ≤1.00 | ≥75.0 或 ≤20.0 | 坩埚、耐火材料、铅笔原料、电池原料 |
≥87.00 | LZ500-87 至 LZ(-)38-87 | ≤3.00 | ≤1.00 | ≥75.0 或 ≤20.0 | 坩埚、耐火材料、铸造涂料 |
≥86.00 | LZ500-86 至 LZ(-)45-86 | ≤3.00 | ≤1.00 | ≥75.0 或 ≤20.0 | 耐火材料、铸造涂料 |
≥85.00 | LZ500-85 至 LZ(-)45-85 | ≤3.00 | ≤1.00 | ≥75.0 或 ≤20.0 | 坩埚、耐火材料 |
≥83.00 | LZ500-83 至 LZ(-)45-83 | ≤3.00 | ≤1.00 | ≥75.0 或 ≤20.0 | 耐火材料 |
≥80.00 | LZ500-80 至 LZ(-)45-80 | ≤3.00 | ≤1.00 | ≥75.0 或 ≤20.0 | 耐火材料 |
注:为便于阅读,上表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合并与解读。具体牌号的挥发分和水分指标请参考对应固定碳含量范围。
中碳石墨的应用逻辑同样清晰:
归根结底,石墨的选材是一场围绕“性能-成本”的博弈。看似枯燥的技术指标,实则是连接材料与应用的桥梁。
随着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对石墨材料的性能要求正变得日益精细化和严苛化。深刻理解每一项技术指标背后的物理和化学意义,将使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总能做出更明智、更具成本效益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