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耐火材料领域,菱镁矿的纯度是决定其最终性能的生命线。然而,天然菱镁矿石中常常伴生着滑石、白云石等脉石矿物,其中滑石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提纯过程中最棘手的杂质之一。要高效剥离它,不能依靠蛮力,而需借助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精妙差异——这正是浮选技术的用武之地。
浮选分离的底层逻辑,根植于矿物与水之间的亲和力,即润湿性。滑石的晶体结构使其表面能低,不易被水分子润湿,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矿物。实验数据表明,其润湿角可达69°,在充气矿浆中,它会本能地附着于气泡并上浮。相比之下,菱镁矿与白云石的表面则以离子键为主,键能高,与极性水分子有很强的亲和作用,因而不易附着于气泡,会留在矿浆中。利用这种“亲疏”之别,我们便能实现目标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选。
一个典型的菱镁矿浮选提纯原则流程,揭示了将理论转化为工业实践的路径。
图1 菱镁矿浮选原则流程示意
这个流程看似简单,实则环环相扣:
破碎与磨矿:这是浮选的准备阶段。其核心目标并非单纯地减小粒度,而是要实现“单体解离”,即让菱镁矿颗粒与滑石等脉石矿物颗粒充分分离,为后续的界面选择性附着创造前提。磨矿细度是工艺控制的关键参数,过粗会导致解离不完全,过细则可能产生矿泥,干扰浮选过程。
粗选与扫选:这是浮选的核心环节。矿浆进入浮选机后,通过添加浮选药剂并充入空气,疏水性的滑石颗粒迅速附着于气泡形成矿化泡沫,被刮出成为尾矿。而亲水性的菱镁矿则留在槽内,成为粗精矿。为了尽可能回收菱镁矿,粗选后的矿浆通常会进入扫选作业,进一步捕获其中残余的菱镁矿。
精选:粗精矿中仍可能夹带部分杂质。为了获得高纯度的最终产品,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精选。此步骤旨在进一步去除杂质,提升菱镁矿的品位。
理论流程看似清晰,但实际生产中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影响最终精矿的品位。例如,原矿中脉石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变化、磨矿细度的波动、矿浆的pH值以及浮选药剂制度的匹配性,每一个变量都直接关联着分离效率。因此,对原矿成分的精确掌握和对最终产品纯度的严格验证,构成了整个工艺闭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矿石成分分析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归根结底,菱镁矿的浮选工艺,是在微观界面上演的一场精准调控,其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高端耐火材料的性能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