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P-S转炉在铜冶炼中的耐火材料挑战与解决方案

日期:2025-07-15 浏览:67

P-S转炉在铜冶炼中的耐火材料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火法炼铜的复杂工艺中,P-S转炉(Pierce-Smith转炉)无疑是核心装备。从铜锍到粗铜的转化过程,依赖转炉内高温、高压、强腐蚀的环境。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工艺看似简单,炉衬耐火材料的损耗却始终是制约转炉寿命的瓶颈。是什么让这一环节如此棘手?如何在极端工况下延长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本文将从转炉的工作机理、耐火材料面临的挑战以及优化方案入手,为研发工程师和品控专家提供深度洞见。

转炉的工作机理与耐火材料需求

P-S转炉是一种卧式碱性转炉,广泛应用于全球重有色金属冶炼。其结构简洁却高效:炉体中部设有炉口,用于加料、排烟、排渣和出铜;一侧沿水平方向布置一排风口,鼓入压缩空气或富氧空气,搅拌熔体并引发氧化反应。如下图所示,典型转炉尺寸(如直径4000 mm × 长度11700 mm)反映了其大规模生产的特性。

P-S转炉结构示意图
图:直径4000 mm × 长度11700 mm 铜锍吹炼P-S转炉结构示意图

转炉吹炼分为两个阶段:造渣期和造铜期。造渣期通过分批加入热铜锍,鼓风氧化并添加石英石等熔剂,形成以FeO、CaO、SiO2为主的炉渣,最终产出含铜70%以上的白冰铜。造铜期则继续氧化白冰铜,直接生成粗铜。整个过程看似直截了当,但高温(1200~1300°C)、频繁的温度波动(加料时可骤降300~500°C,总波动范围800~1500°C)以及强碱性炉渣的侵蚀,对耐火材料提出了极高要求。

耐火材料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性能:

  • 抗热震性:应对剧烈的温度变化。
  • 耐磨性:抵抗高压气流和高温熔体的冲刷。
  • 抗碱性渣侵蚀:适应从弱酸到强碱性渣的化学侵蚀。

这些需求在转炉的不同部位表现尤为突出,尤其是风口区、炉口和渣线区域。

耐火材料的失效痛点

转炉内衬的损耗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集中于几个关键区域。风口区因高压气流引发的强烈搅动,高温熔体对炉衬的冲刷尤为严重。炉口作为加料、排渣和排烟的通道,频繁的机械操作、铜渣喷溅、烟气冲刷以及Cu2S和SO2的化学侵蚀,使其成为结构强度最薄弱的部位。渣线区域则因强碱性炉渣的长期浸润,面临严重的化学侵蚀。

以风口区为例,其耐火材料的损耗速度远超其他部位。数据显示,风口砖的寿命直接决定了转炉的整体炉龄。某国内冶炼厂的运行数据显示,风口区耐火材料的更换频率可高达炉体其他部位的3~5倍。这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因频繁停炉影响生产效率。那么,如何在微观结构和材料选择上突破这一瓶颈?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性能,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镁铬砖:转炉内衬的支柱

镁铬砖因其优异的抗热震性、耐磨性和抗碱性渣性能,成为P-S转炉内衬的首选材料。尤其在风口区和炉口,直接结合镁铬砖或熔粒再结合镁铬砖被广泛应用。这些砖材通过实体砖砌筑并用特殊钻头钻孔成型,确保风口位置的精准性和整体性。渣线区域则多采用优质镁铬砖或纯镁砖,以应对强碱性渣的侵蚀。

以下是某冶炼厂镁铬风口砖的理化性能数据,展示了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表现:

编号 MgO/% Cr2O3/% Al2O3/% FeO/% CaO/% SiO2/% 显气孔率/% 体积密度/g·cm-3 常温耐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1400°C) 荷重软化温度/°C
1 55.3 26.6 9.1 6.0 1.03 1.61 18.3 3.14 53.5 11.4 1770
2 52.4 31.7 8.9 4.2 1.61 0.93 24.0 2.95 66.5 17.5 1770
3 51.2 29.5 9.7 7.5 0.69 1.16 21.0 3.07 59.1 13.7 1770

这些数据表明,镁铬砖在高温下的机械强度和抗热震性能优异,但显气孔率的变化(18.3%~24.0%)可能影响其抗渣渗透能力。如何进一步优化Cr2O3含量和显气孔率,成为提升风口砖寿命的关键。

国产与进口耐火材料的性能对比

国内耐火材料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进口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以下是某冶炼厂使用的镁铬砖性能对比:

理化性能 进口砖 RRR-ACE-U34 进口砖 RRR-C 国产砖 DMLO-12 国产砖 TMLO-16
耐火度/°C ≥1920 ≥1920 >1800 >1750
荷重软化温度/°C ≥1630 ≥1570 >1680 1570
显气孔率/% 17 21 <16 18~23
常温耐压强度/MPa ≥45 ≥40 ≥35 ≥30
体积密度/g·cm-3 3.05 2.90 3.20 3.00
MgO/% 72.0 - >70.0 55~65
Cr2O3/% 12.0 60.0 ≥12.0 16~22

国产DMLO-12直接结合镁铬砖在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上表现出色,表明其致密性更优,有助于抵抗渣渗透。然而,其耐火度和常温耐压强度略低于进口砖,提示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可能稍逊。TMLO-16普通烧成镁铬砖则在多项指标上与进口砖差距较大,适合非关键部位的应用。

选择耐火材料时,需权衡成本与性能。国产砖的性价比优势显著,但关键部位如风口区仍需依赖高性能进口砖或优化的国产砖。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通过检测和失效分析,精准评估耐火材料的实际表现?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失效分析,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优化耐火材料与延长炉龄的路径

要提升转炉炉龄,需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工艺优化三方面入手:

  1. 结构优化:炉口与筒体的交接处因形状复杂、砖缝多,易形成薄弱点。减少砖型、优化砌筑工艺可显著提升结构稳定性。例如,采用预制模块化耐火组件,能有效降低施工误差。

  2. 材料升级:风口区和炉口应优先选用低气孔率、高Cr2O3含量的直接结合镁铬砖。针对渣线区域,可探索镁铝尖晶石砖的复合应用,以进一步提升抗碱性渣性能。

  3. 工艺改进:优化吹炼节奏,减少停风加料的频率,可降低温度波动的幅度。此外,精准控制造渣剂的加入量,避免过强的碱性渣侵蚀。

这些优化措施的实施,离不开对耐火材料性能的精准检测和失效分析。如果您在实际生产中也面临风口砖快速损耗或炉口侵蚀的难题,我们非常乐意与您探讨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展望:耐火材料的技术前沿

随着铜冶炼向高效、低碳方向发展,耐火材料的技术也在迭代。新型复合耐火材料、智能化炉衬监测系统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失效预测模型,正在为转炉炉龄的突破提供可能。未来的研发方向,或许在于如何通过微观结构的精准调控,开发出兼具超低气孔率和超高抗热震性的新一代镁铬砖。

解决P-S转炉耐火材料的损耗难题,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提升冶炼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唯有通过持续的材料创新和精准的质量控制,才能让转炉在高温烈焰中屹立不倒。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