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冶炼领域,诺兰达炉以其高效的富氧熔池熔炼技术和强大的原料适应性,成为全球炼铜工业的标杆设备。然而,炉衬耐火材料的快速损耗始终是制约其寿命和运行稳定性的核心瓶颈。如何在极端工况下优化耐火材料性能,确保炉体长期稳定运行?本文从诺兰达炉的工作原理、关键损耗区域的失效机理入手,剖析耐火材料的设计要求与技术演进路径,为研发工程师和品控经理提供实操性洞见。
诺兰达炉,最初于1964年在加拿大诺兰达市研发,是一种水平圆筒形熔池熔炼炉。炉体通过传动装置实现正反向旋转,一端加料,另一端放渣,冰铜从靠近放渣端的沉淀区底部放出口排出,烟气则从炉筒顶部炉口逸出。典型的工业炉型尺寸为直径5.2米、长21.3米,1973年首次投产即展现了其卓越的处理能力。
炉内工艺高度集成,铜精矿、含铜物料、熔剂及石油焦燃料经高速抛料机投入后,在富氧空气的剧烈搅拌下完成干燥、焙烧、熔炼和造渣反应,产出含铜约70%的冰铜。这种自热熔炼技术能耗低,烟气中SO₂浓度高,满足制酸需求,因而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等国内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高效的背后是苛刻的运行环境:高温、剧烈的熔池搅拌、频繁的热震和化学侵蚀,对炉衬耐火材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那么,哪些区域的耐火材料最容易失效?失效的微观机理又是什么?
诺兰达炉的耐火材料面临多重极端工况,损耗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
风口区
风口区是诺兰达炉的“心脏”,也是损耗最严重的部位。富氧空气的高速注入引发剧烈的熔池搅拌和喷溅,伴随强烈的化学反应和侵蚀。频繁的冷热交替导致热震,捅风眼操作进一步加剧机械冲刷。风口区炉衬的寿命直接决定了整座炉的运行周期。
失效机理:高温熔渣与耐火材料的化学反应生成低熔点相,削弱材料结构;热震引起微裂纹扩展;机械冲刷加速表面剥落。
炉口
炉口长期暴露于高温烟气冲刷,同时承受机械清理结渣时的撞击。
失效机理:高温烟气中的挥发性成分侵蚀材料表面,机械撞击导致结构疲劳。
沉淀区渣线及渣端墙
渣线上下区域处于高温熔渣的持续侵蚀中,放渣和放铜操作引发的渣层波动加剧磨损,高温烟气进一步削弱材料性能。
失效机理:熔渣中的氧化物与耐火材料反应,生成易剥落的界面层;热震和波动引发材料疲劳。
加料端与燃烧器对应炉顶
加料端因湿料和冷空气进入,炉衬易发生鼓肚变形;燃烧器火焰直接冲刷炉顶,局部热负荷过高,热震频繁。
失效机理:冷热交替导致材料内部应力积累;高温火焰引发局部烧蚀。
这些区域的失效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化学侵蚀、热震和机械冲刷的耦合作用。如何针对这些工况选择合适的耐火材料?材料性能的微观差异又如何影响其表现?
诺兰达炉的运行条件要求耐火材料具备高纯度、优异的抗渣性、高强度、耐冲刷、耐磨损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早期,炉衬设计主要依赖两种材料:
随着炉体设计的优化和耐火材料技术的进步,熔粒再结合镁铬砖逐渐取代了熔铸镁铬砖。这种材料通过熔粒预处理和再结合工艺,显著提升了抗热震性和抗侵蚀性,同时成本更具竞争力。目前,除冰铜口仍保留少量熔铸砖外,易损部位普遍采用熔粒再结合镁铬砖,其余区域继续使用直接结合镁铬砖。
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使用的诺兰达炉(直径4.7米、长18米)为例,其耐火材料的理化指标如下:
项目 | 直接结合镁铬砖 (REXAL60DED) | 熔粒再结合镁铬砖 (NARAGFG) | 熔铸砖 |
---|---|---|---|
MgO 质量分数/% | 60.8~62.4 | 59~62 | 56.5 |
Cr₂O₃ 质量分数/% | 16.9~18.2 | 18~20 | 20 |
Fe₂O₃ 质量分数/% | 9.2~10.4 | 10.5~12 | 10.5 |
Al₂O₃ 质量分数/% | 8.1~8.9 | 6.3~7.3 | 8 |
CaO 质量分数/% | 0.6~0.7 | 0.8~0.9 | 0.5 |
SiO₂ 质量分数/% | 1.6~1.8 | 0.6~2.1 | 2.5 |
TiO₂ 质量分数/% | 0.2 | 0.2 | 1.5 |
体积密度/(g·cm⁻³) | 3.107 | 3.268~3.32 | 3.170 |
显气孔率/% | 17.3~17.6 | 13~13.3 | 12 |
常温耐压强度/MPa | 31 | 82~91 | - |
常温抗折强度/MPa | 5.0 | 10.3~16 | - |
1727°C残存线变形/% | 0.2~0.3 | 0.1~0.2 | - |
1705°C、170kPa试锥下沉/% | 1.4 | 0.4 | - |
线膨胀系数(25~1000°C)/°C⁻¹ | 9.4×10⁻⁶ | 11.5×10⁻⁶ | - |
从表中可见,熔粒再结合镁铬砖在耐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上均优于直接结合镁铬砖,显气孔率更低,抗侵蚀能力更强。熔铸砖虽在抗磨损和抗侵蚀方面表现优异,但其热震稳定性不足,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核心洞见:耐火材料的性能提升并非单一指标的突破,而是抗侵蚀、抗热震和成本间的平衡。熔粒再结合镁铬砖的成功,源于其微观结构的优化——更致密的晶粒结合降低了熔渣渗透,同时提高了热应力释放能力。
然而,材料性能的表征和验证并非易事。如何确保耐火砖在实际工况下的表现与实验室数据一致?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性能,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针对诺兰达炉耐火材料的失效问题,优化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如果您在诺兰达炉耐火材料的选型或失效分析中遇到难题,我们非常乐意与您探讨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随着铜冶炼向更高效率、绿色化方向发展,诺兰达炉的耐火材料将面临更高挑战。新型复合材料(如镁铝尖晶石基耐火材料)以及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引入,或将为炉衬寿命的突破提供新可能。关键在于,如何在实验室验证与工业应用间架起桥梁?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检测耐火材料失效分析,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总结思考:诺兰达炉的耐火材料设计是一场性能与成本的博弈。唯有深入理解失效机理,结合精准的材料测试与工艺优化,才能在苛刻工况下实现炉衬寿命的突破。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工程智慧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