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技术相关

首页>资源中心>技术相关

铝酸钙水泥浇注料:破解中温强度“陷阱”的深度解析

日期:2025-07-12 浏览:23

铝酸钙水泥浇注料:破解中温强度“陷阱”的深度解析

铝酸钙水泥(CAC)结合浇注料,作为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基石,其应用之广泛无需赘言。然而,工程师们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面临一个棘手的难题:精心养护的浇注料在投入使用、经历中温阶段(约300-1100°C)后,强度为何会不升反降?这种性能上的“陷阱”不仅影响窑炉寿命,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要真正驾驭这类材料,就必须深入其内部,理解从水化到硬化再到高温相变的完整链条。

问题的核心,在于铝酸钙水泥本身。它既是赋予浇注料早期强度的功臣,其水化产物的亚稳态特性又为后期的强度衰退埋下了伏笔。

两类核心引擎:普通与纯铝酸钙水泥

铝酸钙水泥的选择是配方设计的起点,直接决定了浇注料的性能天花板和适用场景。市面上主要存在两大类别:

  1. 普通铝酸钙水泥: 以天然高铝矾土和石灰石为原料,经煅烧制成。其Al₂O₃含量通常在53%至66%之间,含有一定量的SiO₂和Fe₂O₃等杂质。这类水泥成本效益高,是黏土质、高铝质等通用型浇注料的理想结合剂。
  2. 纯铝酸钙水泥: 采用高纯度的工业氧化铝和石灰石,通过煅烧或电熔工艺制备。其Al₂O₃含量可达71%以上,杂质极低。这使其成为配制莫来石质、刚玉质等高性能浇注料,应对严苛工况的不二之选。

两种水泥的化学与相组成差异巨大,直接影响其水化行为和最终性能。

表1:铝酸钙水泥化学成分与主要矿物相

类型 牌号/等级 SiO₂ (%) Al₂O₃ (%) CaO (%) Fe₂O₃ (%) 主要矿物相
普通铝酸钙水泥 I级 3-4 62-66 24-27 <1.5 CA, CA₂, C₂AS
Ⅱ级 4-5 58-62 23-31 <2.0 CA, CA₂, C₂AS
Ⅲ级 5-7 53-56 33-35 <2.0 CA, CA₂, C₂AS
纯铝酸钙水泥 CA-70 <0.1 71-73 20-23 <0.1 CA, CA₂
CA-75 <0.1 75-76 23-26 <0.1 CA₂, CA
CA-80 <0.1 79-81 18-20 <0.1 CA₂, CA, Al₂O₃

注:CA=CaO·Al₂O₃, CA₂=CaO·2Al₂O₃, C₂AS=2CaO·Al₂O₃·SiO₂

表2:普通铝酸钙水泥标号与物理性能参考

标号 比表面积 (cm²/g) 耐压强度 (MPa) 抗折强度 (MPa) 凝结时间 (h)
1天 3天 1天
425 >4500 26.0 42.5 4.0
525 >5500 46.0 52.5 3.0
625 >6500 56.0 62.5 6.0
725 >7000 66.0 72.5 7.0

强度演变的微观机理:水化产物的“变形记”

铝酸钙水泥的强度来源于加水后形成的水化产物,但这些产物并非一成不变。养护温度是决定水化产物类型的关键变量,也正是理解强度变化的核心。

  • 低温区 (<21°C): 主要生成六方针状或片状的 CaO·Al₂O₃·10H₂O (CAH₁₀) 和非晶态的氢氧化铝凝胶(AH₃)。这些交织的针状晶体能快速构建起骨架,提供优异的早期强度。
  • 中温区 (21-35°C): 主要生成 2CaO·Al₂O₃·8H₂O (C₂AH₈) 和氢氧化铝凝胶。
  • 高温区 (>35°C): 主要生成立方晶系的 3CaO·Al₂O₃·6H₂O (C₃AH₆) 和氢氧化铝凝胶。

关键在于,CAH₁₀ 和 C₂AH₈ 都是 亚稳态水合物。在常温或受热条件下,它们会不可逆地转变为 稳定态的 C₃AH₆。这个转变过程,恰恰是浇注料强度下降的元凶。

为什么转化会导致强度下降?

  1. 晶体形态的劣化: 从提供良好机械交织的针/片状(CAH₁₀, C₂AH₈)转变为离散的立方粒状(C₃AH₆),胶结网络被破坏,结合强度自然减弱。
  2. 密度的剧增与孔隙的产生: 这是一个更为隐蔽却影响巨大的因素。三种水化物的真密度差异悬殊:CAH₁₀ (1.72 g/cm³), C₂AH₈ (1.95 g/cm³), C₃AH₆ (2.53 g/cm³)。当低密度的亚稳相转变为高密度的稳定相时,固相体积收缩,在胶结相内部产生大量新的微观孔隙,有效承载面积减少,宏观表现即为强度大幅衰退。

因此,养护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如下图所示,20°C左右养护通常能获得最佳强度。温度过低,水化不充分;温度过高(如30°C以上),虽然早期强度发展快,但很快就会因C₃AH₆的生成而出现“强度倒退”。


图1:养护温度、龄期与强度的关系

从烘烤到烧结:强度的“V”形曲线

当浇注料被加热投入使用时,其强度会经历一个典型的“V”形变化。


图2:铝酸钙水化物加热过程中的相变示意

  • 脱水阶段 (100-300°C): 水化产物开始脱去结晶水,水化结合键被破坏,强度开始下降。
  • 中温强度谷 (300-1100°C): 这是性能最脆弱的区域。水化结合完全失效,而新的陶瓷结合尚未形成。浇注料的强度主要依赖于骨料颗粒间的摩擦力,处于最低点。
  • 陶瓷结合阶段 (>1100°C): 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材料基质中的细粉开始发生固相反应和烧结,形成新的、稳定的陶瓷结合。强度开始回升,甚至超过初始强度。

要准确评估浇注料在整个服役周期内的性能,就必须全面考察其从养护、烘烤到不同工作温度下的冷态和热态强度,特别是中温区的性能数据。这不仅涉及复杂的测试流程,更需要对材料相变机理的深刻理解。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我们提供全方位的耐火材料性能检测与失效分析服务,助您精准把控材料质量。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

应用实践:材料匹配与性能优化

在实际配方设计中,结合剂与骨料的匹配是基本原则。

  • 黏土质与高铝质浇注料: 通常选用经济的普通铝酸钙水泥。水泥加入量一般为10%-15%(质量比)。通过引入硅微粉等外加剂,可以优化颗粒级配,生成莫来石相,从而改善中温强度和耐磨性。

表3:普通铝酸钙水泥结合浇注料典型性能

指标 黏土质 高铝质 I 高铝质 II
化学成分 (%)
Al₂O₃ 40-45 60-65 70-75
SiO₂ 35-40 23-30 15-20
CaO 5-6 5-6 5-6
体积密度 (g/cm³)
110°C, 24h 2.0-2.1 2.4-2.5 2.7-2.8
1350°C, 3h 2.1-2.15 2.5-2.6 2.7-2.85
冷态抗折强度 (MPa)
110°C, 24h 4.5-6.0 5.0-6.0 5.5-6.0
1350°C, 3h 6.0-7.0 6.5-7.5 7.0-8.0
1350°C烧后线变化 (%) +(0.1~0.3) -(0.1~0.3) -(0.1~0.5)
拌和用水量 (%) 10-12 10-12 10-12
最高使用温度 (°C) 1350 1450 1550
  • 刚玉质浇注料: 必须使用纯铝酸钙水泥,以避免杂质在高温下形成低熔点相。CA-70和CA-75级水泥因其快凝相(CA)与慢凝相(CA₂)比例适中,性能稳定,应用最为广泛。例如,采用CA-70水泥配制的刚玉浇注料,在1500°C烧后,由于水泥中的CaO与骨料中的Al₂O₃反应生成六铝酸钙(CA₆),会产生微膨胀,有助于抵消烧结收缩,保持结构致密。

铝酸钙水泥浇注料的应用覆盖了从轧钢加热炉、锅炉,到电炉顶、LF炉盖、石化催化裂化反应器等几乎所有高温工业领域。理解其从水化到相变的内在逻辑,是实现材料性能最大化、确保工业窑炉长寿稳定运行的关键。

关于我们
CMA资质认定证书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中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NAS资质证书(英文)
CML证书
CML证书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智能型台式镜向光泽度仪
跌落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高精度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仪
落镖冲击试验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水蒸气透过率仪
报告查询
联系电话
0371-67646483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首页 检测领域 服务项目 咨询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