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航天、熔融金属冶炼以及其他需要材料挑战极端温度与腐蚀环境的领域,硼化锆 (ZrB₂) 作为一种超高温陶瓷(UHTC)备受瞩目。其超过3000°C的熔点、优异的硬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以及对多种熔融金属的化学惰性,使其成为解决一系列工程难题的理想候选者。然而,将这些优异的本征特性转化为性能可靠的工程构件,其间的制备工艺充满了挑战与技术诀窍。
一切始于高质量的粉末。工业上制备硼化锆粉末,通常采用氧化锆 (ZrO₂) 的碳热还原法。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在高温下利用碳 © 和碳化硼 (B₄C) 作为还原剂,将稳定的氧化锆转化为硼化锆。有时会加入少量硼酐 (B₂O₃) 作为助熔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反应得到的ZrB₂块料需要经过严格的机械处理。为了在后续的烧结过程中获得高致密度的陶瓷体,必须将粉末的粒径控制在微米级别。通常,物料会被置于镶有橡胶内衬的球磨机中,以高硬度的碳化钨 (WC) 球作为研磨介质,进行长达48小时以上的湿磨,最终得到粒径小于5μm的精细粉末。这是决定最终制品微观结构均匀性的关键第一步。
如何将松散的粉末转变为具有特定形状和高致密度的坯体?成型与烧结工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最终制品的性能上限。
路径一:挤出成型与常压烧结
对于截面形状相对简单的棒材或管材,挤出成型是一种高效的方案。将ZrB₂粉末与有机粘结剂混合成可塑的泥料,通过挤泥机挤压成型。成型后的坯体首先需在400°C下进行低温素烧,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在保护性气氛(通常是石墨粉填埋)中缓慢排除有机粘结剂,避免产生裂纹。
真正的致密化发生在最后的高温烧结阶段。坯体被放置在石墨舟中,移入通有氢气的炭管炉内。在高达2200°C的温度下保温1至2小时,ZrB₂颗粒间发生扩散和再结晶,最终形成致密的陶瓷结构。氢气气氛在此处至关重要,它能有效防止ZrB₂在如此高温下发生氧化。
路径二:等静压成型与高温烧结
对于形状复杂或对密度均匀性要求更高的构件,等静压成型是更优越的选择。此工艺首先需要对粉料进行喷雾造粒,形成流动性良好的微米级球形颗粒。这些颗粒被填充到橡胶模具中,然后在等静压机中承受高达200 MPa的均向压力。这种全方位的压力确保了坯体(即“坏体”)内部密度分布的高度均匀性,为后续烧结奠定了完美基础。
等静压成型的坯体烧结工艺同样严苛。坯体被放置于石墨舟中,并使用0.5-1.0 mm粒径的硼化锆砂作为保护性填料,以创造一个局部的、成分兼容的烧结环境。在卧式炭管炉中,同样在氢气保护下,于2080°C保温1小时完成烧结。
不同的制备路径最终会体现在材料的宏观性能上。纯ZrB₂制品具备一系列出色的物理性能,如下表所示。
表1:ZrB₂制品典型物理性能
性能参数 | 指标 | 性能参数 | 指标 |
---|---|---|---|
晶型 | 六方晶系 | 弹性模量 | 3.43 × 105 MPa |
熔点 | 3040°C | 抗折强度 | 460 MPa |
理论密度 | 5.8 g/cm³ | 洛氏硬度 (HRA) | 88~91 |
线膨胀系数 (RT-1000°C) | 6.88 × 10-6 /K | 热导率 | 2.436 W/(m·K) |
电阻率 | 16.6 × 10-9 Ω·cm | 抗金属液侵蚀 | Al, Ca, Mg, Si, Pb, Sn |
1200°C空气中抗氧化性 | (增重 mg/cm²) | ||
50小时 | 4 | ||
100小时 | 6 | ||
200小时 | 15 |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纯ZrB₂的性能并非总能满足所有需求。通过调整组分和优化烧结方法(如采用热压烧结HP,而非传统的常压烧结NS),可以对材料性能进行精细调控,以适应特定的应用场景,例如提升耐热冲击性或耐磨性。
日本旭硝子(Asahi Glass Co.)开发的不同牌号ZrB₂产品就清晰地展示了这种“性能定制”的思路:
这种通过成分设计和工艺控制实现性能定制化的能力,是先进陶瓷材料工程的核心。从实验室的粉末配方,到烧结炉中的温度曲线,每一个环节的微小变动,都可能导致最终产品性能的巨大差异。如何精确表征这些性能,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并维持批次间的一致性,就成了研发和品控环节的重中之重。这需要依赖高精度的力学、热学及微观结构分析。这正是专业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央企背景,可靠准确。欢迎沟通交流,电话19939716636